健康吃魚油 孕婦 腎臟病 不建議服用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健康吃魚油 孕婦 腎臟病 不建議服用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健康吃魚油 孕婦 腎臟病 不建議服用


消基會日前公開質疑深海魚油誇大療效,引發許多食用者疑慮。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藥學組組主任林綺珊表示,現在醫學上只證實魚油可以降低三酸甘油酯,其他療效還有待證實,有腎臟疾病或是孕婦除非諮詢過醫師,否則不建議服用魚油。


先了解 降三酸甘油酯

魚油是從魚的脂肪所提煉出來,含有EPA(Eicosapentaenoic acid)跟DHA (Decosahexanoid acid),據醫學界研究EPA可改善三酸甘油酯、防止血管及動脈硬化。

而DHA則是構成腦細胞的重要成分,林綺珊表示,市面上對魚油功效的說法很多,例如:抗憂鬱症、預防失智症、抗癌等。

真正經過醫學上證實的只有降低三酸甘油酯,其他方面的功效還有待進一步的醫學研究。


魚油跟魚肝油差異
許多人會誤以為魚油跟魚肝油是一樣的,其實是不同,魚油的提煉以魚肉及脂肪為主,而魚肝油主要來自魚的肝臟,主要成分是維生素A及維生素D,適當的魚肝油對於視力、牙齒及骨骼有幫助,但過量容易累積在肝臟,造成肝中毒。


吃魚即可攝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許雲卿表示,魚油所含的成分是從深海魚裡所提煉出來,建議每周吃2次魚就可以補充所需的營養,而鮭魚、鮪魚、鯽魚、秋刀魚都含有這些成分,如果是素食者不能吃魚,林綺珊表示,海藻也含有DHA跟EPA,素食者可以吃含有海藻類食物。


攝取注意 不要過量

林綺珊建議以現在市面上1顆魚油劑量約300到500毫克來看,建議1天不要超過3到4顆,如果1天超過8顆容易增加腎臟負擔,可能引起腎臟病變,而日前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也表示,由於魚油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造成自由基產生,過多自由基會引起脂質代謝異常,容易引起免疫系統的異常,也會引起動脈硬化。


孕婦勿服用

懷孕期間服用魚油是否對胎兒有影響現在還未證實,建議孕婦最好不要吃魚油以免對胎兒成長有影響,建議可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較佳,若一定要服用,還是需要先詢問醫師。


腎臟病不要吃

由於腎臟功能不好,再增加任何健康食品或是藥物對於身體都不好,藥師不建議有腎臟病再吃魚油增加腎臟負擔,林綺珊表示,由於魚油有加速血液循環,若有服用抗凝血劑者也不建議服用魚油,容易有出血性中風的危險,若要服用必須先詢問過醫師或請醫師測試凝血時間。


過敏也不適合

對於海鮮過敏者或是較易過敏的體質,可能不知道自己對於魚的哪個部位過敏,而魚油的提煉也因品牌、魚種類而提煉不同部位,因此不建議服用魚油以免過敏症狀產生。


購買保存

購買要注意
魚油粹取不易,技術上有一定難度,最好選擇有品牌、有信譽的業者所生產的魚油,或在包裝上必須要有衛生署食品字號或是健康食品字號的魚油,品質上較有保障。
消費者可上網(http://food.doh.gov.tw/chinese/info/healthfoodlist.doc)查詢。

保存須乾燥
許多人會將健康食品或是維他命放冰箱,但冰箱內外溫差大,取出食用後,沒有馬上放進冰箱易吸取濕氣,建議放在陰涼處或是家裡防潮箱也非常適合擺放健康食品。開瓶後建議3個月內服用完。


專家說

長期吃才可能預防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藥學組主任林綺珊
保健食品長期吃才可能有預防保健效果,且勿對健康食品有很大期待,期望能夠有神奇療效,均衡飲食比起健康食品補充重要太多,只有飲食均衡,對身體健康才有幫助。

年長者吃魚須限制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許雲卿
雖然吃魚可以攝取到魚油的營養成分,但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或是年紀大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魚,油脂跟熱量都偏高。而每天需要的蛋白質約6份,魚肉大約佔2份,大約2兩。

(From Apple Daily)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西醫婦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