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 容易腳軟?小心周邊動脈硬化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健康小百科 容易腳軟?小心周邊動脈硬化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6.05.19  中國時報
健康小百科 容易腳軟?小心周邊動脈硬化
曹乃文(北醫附醫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動脈硬化向來是現代中老年人的致命殺手,隨其發作部位不同而有各異的疾病症狀
,如中風、心絞痛等等。如果動脈硬化發生在下肢血管,就會造成皮膚變薄,腿毛
脫落、趾甲萎縮、間歇性跛行、夜間下肢抽痛,甚至發紺、壞疽甚至須截肢等嚴重
症狀,這種下肢血管動脈硬化的疾病,就稱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周邊動脈阻塞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居多,據統計,老年男性約5%至10
%患有此疾,其危險因子與動脈硬化相同,如高膽固醇血症、抽菸、肥胖、男性、
高齡、糖尿病、高血壓、家族史等等,歐美的研究指出,在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
患者中有相當高的比率(約20%至50%)亦合併有腦血管阻塞或冠狀動脈心臟病,
而其整體的致命風險,將較一般病患大幅提高。

有些老年朋友,發現自己無法走遠,或上坡時便覺得下肢疼痛,舉步無力,常以為
這些是神經被壓迫或骨關節退化所造成的症狀,其實有相當多患者的症狀都是血管
阻塞引起,在長期神經骨骼治療仍然無效之後才考慮到血管問題,不但耗時傷神,
也造成了疾病持續惡化。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治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控制危險因子,如戒菸、減重,養成
運動習慣以改善血脂比率等,若已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則要嚴格控制血壓
血糖以避免或延緩血管硬化之發生。

如果已經罹患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則應再由藥物、復健來控制症狀,延緩疾病的
發展,目前有阿斯匹靈、保栓通(Clopidogrel)及Cilosazol等藥物可供使用,早期
疾患之臨床效果頗佳,適當的運動復健也可有效改善步行速度及距離。若病情已惡
化到即使雙腳不動也會疼痛的階段,外科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


周邊動脈阻塞自我診斷

這裡提供自我診斷周邊動脈阻塞的簡單方法:如果在行走或上坡時,下肢疼痛或無
力,而只要站立休息,即可於十分鐘內自然改善,並可自行再度行走著,多半即為周
邊動脈阻塞疾病的患者,宜在症狀早期求診於專科醫師,針對病情及危險因子早期治
療,以減輕痛苦,改善生活。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