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齒縫清潔不當 國人爛牙主因

發表於 : 2012-04-01 , 20:12
MissC
齒縫清潔不當 國人爛牙主因
2012年03月28日


昨(27)日公布的「國人牙縫清潔行為大調查」,在有效問卷1418人中,高達72%受訪者1天清潔牙縫不到2次、有68%受訪者認為牙縫卡食物殘渣才需清潔。牙周病專科醫師紀泓輝指出,清潔牙縫不只在去除有形的食物殘渣,最重要的是去除無形的牙菌斑;因放任牙菌斑孳生,不僅會分泌酸性物質導致蛀牙,久了還會鈣化形成牙結石,造成牙齦炎和牙周病。建議每天至少早、晚各清潔1次牙縫,最佳的口腔保健方式是每天三餐飯後刷牙、使用漱口水並清潔牙縫。
忽略齒縫清潔,易孳生牙菌班導致牙齦炎及牙周病。

牙線清潔效果佳
此次調查也顯示受訪者不常清潔牙縫的原因,不外乎是覺得牙縫清潔工具難操作、耗時,或以為刷牙就足夠。紀泓輝醫師強調,牙菌斑需靠機械式摩擦來破壞,無法光靠刷牙或漱口水去除;而市面清潔牙縫的工具很多,最不推薦用牙籤和牙線棒,因無法清潔牙縫的牙菌斑,還易造成牙齦受傷和重複感染的疑慮,建議用牙線清潔最理想。
飯後刷牙、使用漱口水並清潔牙縫,是最佳口腔保健方式。

牙縫兩面都清潔
紀泓輝醫師提醒,牙線非穿過齒縫就了事,每個齒縫有兩個牙齒的接觸面,因此牙線穿過齒縫後,應包住其中一個齒面形成C字型,再以垂直方式從下往上刮除牙菌斑,來回5~10次,再換另一面,使用牙線時最好對著鏡子操作,每清一個齒縫就換一次新的牙線線段。紀泓輝醫師表示,現有一種牙線機,採空氣加壓水柱,噴頭較細能深入後排牙齒,並對準牙縫按壓噴出水柱,進而清潔牙菌斑,使用上簡單方便,但費用也較貴。

超過12小時才刷牙 牙齒酸蝕易蛀牙

發表於 : 2016-03-14 , 16:09
懸壺子
超過12小時才刷牙 牙齒酸蝕易蛀牙

健康醫療網作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6年3月14日 下午3:58
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用餐完有潔牙嗎?國內最新調查發現,高達7成民眾沒有餐後刷牙習慣,超過12小時才刷牙。醫師表示,
進食後
口腔處於酸性環境,牙菌斑易附著牙齒,造成蛀牙,甚至牙周病,建議餐後先漱口或嚼口香糖,中和口腔環境再刷牙,可避免破壞牙齒琺瑯質。
僅3成民眾餐後潔牙
一項「國人潔牙習慣大調查」,針對全台300名、20至50歲民眾進行,結果發現,僅3成民眾用餐後會立即潔牙,4成以為喝水、漱口即可達到潔牙效果,更有超過6成餐後間隔下一次刷牙的時間超過12小時。
酸性口腔環境 易蛀牙、牙周病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牙科主治醫師蔡恒惠表示,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餐後無法立即刷牙,加上喜歡吃零食、喝飲料,口中無時無刻都有食物殘渣,導致口腔長時間呈現酸性狀態,容易滋生牙菌斑侵蝕牙齒琺瑯質,就會造成蛀牙、牙周病。
刷牙+牙線 有效清除牙菌斑
蔡恒惠強調,喝水、漱口無法完全清除卡在齒縫的食物殘渣,對於口腔清潔並無實質幫助;若餐後不方便立即刷牙時,建議選擇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大量分泌,中和口中酸性,再以含氟牙膏刷牙,並搭配牙線清潔齒縫,來降低牙菌斑附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