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可吸收細菌毒素護身
發表於 : 2013-12-11 , 13:01
血栓可吸收細菌毒素護身
台灣新生報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12月11日 上午12:00
血栓雖然可能會增加中風、心肌梗塞風險,但血栓也不見得是壞東西。美國最新研究發現,身體傷口所產生的血栓會吸收細菌毒素,進而保護身體免受細菌毒素侵害。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加州大學達維斯分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較受彼德‧阿姆斯壯表示,對動物來說,血栓就好像是一項暫時性防禦武器,可幫助對抗細菌毒素,避免細菌毒素引發敗血症。
即使使用現代抗生素藥物,美國一年還是有大約三十萬人出現細菌感染性休克,細菌性感染性休克致死率大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細菌性感染性休克多半是革蘭氏陰性菌釋放內毒素脂多醣所造成。脂多醣只要一點點濃度,就會引起發炎反應,當發炎反應日益嚴重,脂多醣會進入血液當中,導致器官、組織受到嚴重損害。
血液凝結會產生血栓,而這種血栓會封住傷口,避免血液、體液滲出,等於形成一道生理防線,阻止細菌進入體內,進一步為害身體。最新研究顯示,血栓會吸收細菌毒素,這樣傷口部位細菌所釋放的毒素就會減少,身體就比較不容易出現嚴重感染症,死亡風險也會降低。
台灣新生報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12月11日 上午12:00
血栓雖然可能會增加中風、心肌梗塞風險,但血栓也不見得是壞東西。美國最新研究發現,身體傷口所產生的血栓會吸收細菌毒素,進而保護身體免受細菌毒素侵害。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加州大學達維斯分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較受彼德‧阿姆斯壯表示,對動物來說,血栓就好像是一項暫時性防禦武器,可幫助對抗細菌毒素,避免細菌毒素引發敗血症。
即使使用現代抗生素藥物,美國一年還是有大約三十萬人出現細菌感染性休克,細菌性感染性休克致死率大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細菌性感染性休克多半是革蘭氏陰性菌釋放內毒素脂多醣所造成。脂多醣只要一點點濃度,就會引起發炎反應,當發炎反應日益嚴重,脂多醣會進入血液當中,導致器官、組織受到嚴重損害。
血液凝結會產生血栓,而這種血栓會封住傷口,避免血液、體液滲出,等於形成一道生理防線,阻止細菌進入體內,進一步為害身體。最新研究顯示,血栓會吸收細菌毒素,這樣傷口部位細菌所釋放的毒素就會減少,身體就比較不容易出現嚴重感染症,死亡風險也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