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貓患狂犬病 多狗數倍
發表於 : 2013-12-15 , 12:50
學者:貓患狂犬病 多狗數倍
中時電子報作者: 康鴻志╱桃園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2月15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康鴻志╱桃園報導】
狂犬病自今年7月中旬爆發第1起後,全台已有258件動物確診病例,雖未傳出民眾遭感染的疑似案例,但疫苗施打覆蓋率距離全體免疫的70%仍有一段距離,台大農學院院長劉振軒14日呼籲,愛貓人士一定要為貓咪施打疫苗,因為貓罹患狂犬病的機率比狗來得高。
為提供民眾防疫資訊及了解施打狂犬病疫苗的重要性,台灣碩騰公司昨天與中國時報、桃園縣農業發展局動物防疫所舉辦「狂犬病系列講座」,並邀請農委會動檢局新竹分局長施泰華、台大農學院院長劉振軒、縣衛生局主祕楊文志、縣動防所所長陳仁信及前桃園縣獸醫公會理事長張聰明,從產官學角度剖析狂犬病的潛在危機。
會中也播放泰國紅十字會,蒐集全球2005份狂犬病案例,研究調查犬隻罹患狂犬病的真實影片,供與會的500位民眾實地了解,犬隻感染狂犬病後可能有下顎無力下垂、舔水無法吞入、無預警咬人、嗜睡、走路失去平衡、亂咬狗籠、無意識行走、舌頭外露、步伐僵硬等17項徵兆。
據調查,全球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高達5萬人左右,多半集中在15歲以下的孩童,所幸台灣自民國46年以來,尚未傳出有民眾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的案例,主要原因莫過於疫苗預防落實及醫療與教育水準的提升。
劉振軒指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徑99%來自遭犬隻咬傷及抓傷,主要原因在於犬隻咬傷多半是傷口,其次為傷口黏膜感染及吸入蝙蝠糞便粉末。
他說,狂犬病常遭民眾誤認為只有狗才會感染疾病,殊不知所有的溫血動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當中又以野生動物受感染機率最高,比例達90%,而根據全世界案例統計,貓感染狂犬病數甚至高過狗的感染數量數倍。
另外,鼬獾爆發狂犬疫情前,台灣狂犬疫苗施打率約3成,但至今也不過6成,距離狂犬病疫苗全體免疫的施打率7至8成,仍有一段距離。
他認為鼬獾與犬隻感染狂犬病應是兩回事,但若民眾不重視,不為家中「毛小孩」打疫苗,狂犬病還是有可能一觸即發。除緊記「二不一要」及「記、沖、送、觀」的事後處理4字訣外,也要從最根本的預防咬傷做起,了解「毛小孩」發出的徵兆訊息。
中時電子報作者: 康鴻志╱桃園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2月15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康鴻志╱桃園報導】
狂犬病自今年7月中旬爆發第1起後,全台已有258件動物確診病例,雖未傳出民眾遭感染的疑似案例,但疫苗施打覆蓋率距離全體免疫的70%仍有一段距離,台大農學院院長劉振軒14日呼籲,愛貓人士一定要為貓咪施打疫苗,因為貓罹患狂犬病的機率比狗來得高。
為提供民眾防疫資訊及了解施打狂犬病疫苗的重要性,台灣碩騰公司昨天與中國時報、桃園縣農業發展局動物防疫所舉辦「狂犬病系列講座」,並邀請農委會動檢局新竹分局長施泰華、台大農學院院長劉振軒、縣衛生局主祕楊文志、縣動防所所長陳仁信及前桃園縣獸醫公會理事長張聰明,從產官學角度剖析狂犬病的潛在危機。
會中也播放泰國紅十字會,蒐集全球2005份狂犬病案例,研究調查犬隻罹患狂犬病的真實影片,供與會的500位民眾實地了解,犬隻感染狂犬病後可能有下顎無力下垂、舔水無法吞入、無預警咬人、嗜睡、走路失去平衡、亂咬狗籠、無意識行走、舌頭外露、步伐僵硬等17項徵兆。
據調查,全球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高達5萬人左右,多半集中在15歲以下的孩童,所幸台灣自民國46年以來,尚未傳出有民眾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的案例,主要原因莫過於疫苗預防落實及醫療與教育水準的提升。
劉振軒指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徑99%來自遭犬隻咬傷及抓傷,主要原因在於犬隻咬傷多半是傷口,其次為傷口黏膜感染及吸入蝙蝠糞便粉末。
他說,狂犬病常遭民眾誤認為只有狗才會感染疾病,殊不知所有的溫血動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當中又以野生動物受感染機率最高,比例達90%,而根據全世界案例統計,貓感染狂犬病數甚至高過狗的感染數量數倍。
另外,鼬獾爆發狂犬疫情前,台灣狂犬疫苗施打率約3成,但至今也不過6成,距離狂犬病疫苗全體免疫的施打率7至8成,仍有一段距離。
他認為鼬獾與犬隻感染狂犬病應是兩回事,但若民眾不重視,不為家中「毛小孩」打疫苗,狂犬病還是有可能一觸即發。除緊記「二不一要」及「記、沖、送、觀」的事後處理4字訣外,也要從最根本的預防咬傷做起,了解「毛小孩」發出的徵兆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