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慢性淋巴白血病 5年增4成

發表於 : 2014-02-27 , 10:15
懸壺子
慢性淋巴白血病 5年增4成
台灣新生報作者: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2月27日 上午12:00

六十五歲退休遊覽車運將蕭先生兩年前某天晚上收班停好車準備返家時,忽然感到一陣暈眩軟腳,緊急就醫才知非因疲勞駕駛,而是「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導致,發現時已是第二期,經醫師建議採用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病情已得控制,復原良好。
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輸血醫學科醫療科主任邱宗傑解釋,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初期只會出現淋巴球增多現象,幾乎沒有症狀,等淋巴球越來越多,紅血球、血小板、白血球就會逐漸減少,紅血球變少,便容易貧血,進而出現容易頭暈、疲倦、無力等症狀,像蕭先生症狀就是貧血所造成。當血小板減少,患者就很容易出血。患者也很容易發燒、感染。大多數患者是透過健康檢查抽血才發現,台灣罹病人數五年來約增加四成。
白血病的分類複雜,根據細胞類型與與急慢性主要可分為急性骨髓樣白血病(AML)、慢性骨髓樣白血病(CML)、急性淋巴芽細胞白血病(ALL)與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四型,其中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為一種B細胞淋巴惡性腫瘤,會造成患者體內不正常的白血球增多。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患者好發於中老年人。根據民國久十九年癌症登記報告,男女罹病年齡中位數分別為六十九歲、六十五歲。
根據國健署統計,十八歲以上成年人當中,一年僅兩成六比率做過健康檢查,邱宗傑主任呼籲,民眾應定期做健康檢查。當發現異常貧血、出血症狀時,最好接受進一步檢查,以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