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追風箏的人> 作者:卡勒德•胡賽尼

發表於 : 2006-05-31 , 18:26
miqi
<l> 作者:卡勒德•胡賽尼
12歲的阿富汗富家爺阿米爾與人哈桑情同足。然而,在一場風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事,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逃往美國。
  成年後的阿米爾無法原諒自己當對哈桑的背叛。阿米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阿米爾該如何抉擇?
  這是一部語言純淨,但真摯感人的小說,帶給了美國出版界自《可愛的骨頭》以來從來有過的驚喜。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長居一年有餘,也是去年全美第三大暢銷小說
http://www.517book.com/bbs/dispbbs.asp? ... 43&ID=5921
更多的STK下载书库
圖檔
圖檔

Re: <追風箏的人> 作者:卡勒德•胡賽

發表於 : 2006-05-31 , 23:25
wevily
呵呵,這本書小弟在之前才看過,覺得還算不賴,不過總是缺少些什麼,以下就來打打小弟的讀後感。

此類的作品與已出版很久的 "少年小樹之歌" 風格有點類似,皆是描寫作者縮經歷過的故事,因此這種
作品的作者其身後多少都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在人生的過程中,難免偏激,慶幸的是,大家似乎對於此
書的評論是"真摯感人",也描寫到大家不熟悉的回教生活實景呢。這本書看起來厚厚的一本,不過大致
上分為三個部份:寫作者與兒時玩伴哈山的關係,寫作者與父親在大戰開打後逃亡到美國尋求政治僻護
的階段,還有寫作者父親死後解開一切被隱瞞已久的事實,不過可惜的是,不知是作者因寫此書而多說
感情?或者還有隱藏一些自我不想透露的訊息,總覺得三段故事的連結並不是如此的恰當。

最令讀者玩味的即是作者與哈山似友似主僕的關係,那是作者內心最自我譴責的部份,這是不能改變的
事實,有趣的是,在一堆文字陳述出來作者的糗態後,是否每位讀者也能有所感觸?即使那是每個人最
不想去回憶的事情,有些人會選擇遺忘,有些人則是選擇跟作者一樣,盡其所能的去找管道來掩蓋自己
的認為的遺憾,但是那卻不是多念幾次阿拉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逃亡歸逃亡,作者還是不能也無法體會真正疾苦的感覺,也無法掩飾自己終究是生長在富裕家庭的事實
,因此,再本書裡第二階段性的故事小弟認為似乎就顯得平淡無奇,因為他絕對不會比在30年代在台灣
農村生長的子弟更為悲慘,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去參考 "碎琉璃" 這本書,有所經歷的人都會對於琉璃一
書有所感觸,不免老淚縱橫,作者的遭遇就真的顯得幸福多了。小弟認為充其量不過是充當篇幅罷了。

第三段的故事則是在作者父親死後解開所有而時那些撲朔迷離的謎題,也得知了一些令人意外的事實,
不過此段再如何的精采,還是無法逃脫作者於第一階段的陰影,即使他在死對頭的陣營裡跟別人PK,即
使塞再多的錢到拜訪人家的枕頭下,即使他被大家說他善良,即使他找到另一個驚奇後的人。

簡單的說哈山終究是哈山,不會因其有所最為就變成另一個別人,更何況那是兩個不同的靈魂,這是不
變的道理,也是不爭的事實,真正會改變的只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