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吃甜食解壓?醫師:無益大腦 恐愈吃愈累

發表於 : 2015-04-08 , 9:46
懸壺子
吃甜食解壓?醫師:無益大腦 恐愈吃愈累
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 – 2015年4月7日 下午1:00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常說「累的時候特別想吃甜食」。當我們感到疲倦時,只要吃下巧克力、餅乾等甜食,就會感到幸福,疲勞也會在一瞬間煙消雲散。為什麼呢?因為吃完甜食後,腦部的幸福荷爾蒙「血清素」會暫時增加。我們之所以習慣「疲憊時吃甜食」,是因為身體已經記住「如何增加血清素的方法」。
「血清素」的原料是色胺酸,屬於胺基酸的一種。當我們吃下甜食後,色胺酸會排擠其他胺基酸,被腦部選擇性吸收後合成血清素。但是,這種能量補給只是暫時應急,如果沒辦法隨時供應充足的色胺酸,便無法生產血清素。因此,如果沒有攝取胺基酸,只吃「甜食(醣類)」暫時增加血清素,幸福感不久就會消失。如此一來,我們只會想吃更多的甜食,身體卻沒辦法製造充足的血清素,吃再多也無法滿足。
如果長期持續缺乏血清素,會變得暴躁易怒、焦慮,久而久之轉為慢性疲勞,甚至可能惡化成憂鬱症。工作時吃點心,或愛喝含糖的罐裝咖啡,無法提高工作效率,只會加班到越來越晚。
多吃堅果、小魚乾 有效增加紓緩腦部的「血清素」
如果無法戒除「吃甜食」的習慣,除了影響腦部運作外,也會對其他部位造成影響。身體為了壓低急速攀升的血糖,會大量分泌胰島素使脂肪增加。這些脂肪會轉化為內臟脂肪,最後成為「代謝症候群」的導火線。
我們要讓製造出的「血清素」持續發揮作用,而不是只有短暫效果。雖說肉類和魚類富含蛋白質,但我們不可能在點心時間吃這些食物。因此,不妨多吃起司、堅果、小魚乾、牛奶、豆漿、無糖優格及魷魚絲等。這些食物都必須經過咀嚼才能吞下肚,可促使唾液分泌,消除飢餓感。事實上,只要咀嚼15到20分鐘,身體自然而然就會開始分泌血清素。
因此,只有勞動後才適合吃甜食(醣類),如健行、登山或慢跑結束後,為了補充被消耗的熱量,可吃糖果或巧克力。如果只是因工作而感覺疲累,則必須要補充「血清素」而不是吃甜食,才能有效紓緩腦部疲勞。
(本文摘自/活腦力飲食/采實文化出版)

《甜食容易加重發炎》呷甜生痰 缺醫學佐證

發表於 : 2016-03-14 , 16:07
懸壺子
《甜食容易加重發炎》呷甜生痰 缺醫學佐證
台灣新生報作者【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6年3月14日 上午12:00
推薦1
呼吸道充滿黏膜,平時就會分泌黏液,當細菌或病毒感染時,呼吸道會腫脹,導致黏膜分泌物增加,也讓鼻涕與痰量提高,假使未能排出體外,持續累積至肺部,可能阻塞胸腔出現密閉空間,加重感染風險;至於可能有吃甜食容易有痰說法,以現代醫學角度而言,缺乏實質有效證據。
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士森表示,當呼吸道遭到感染,黏膜就會腫脹,分泌物量也會增加,從鼻腔前流出就稱為鼻涕,從鼻腔倒流到喉嚨,再咳出來就稱為痰;平時呼吸道黏膜分泌物較少,物質密度也比較低,顏色多透明,但生病時分泌物量大,物質密度也高,易與空氣發生作用顏色轉為黃綠色。
林士森補充,感染病患黏膜分泌物增加,如果未能適時導出體外,容易蓄積在肺部,由於肺部溫暖潮濕,如果再加上空間密閉,就會大幅增加病菌滋長機會,導致疾病加重不容易治療;有時病情太嚴重,呼吸道組織發生壞死出現膿液,也會被咳出來,顏色偏乳白,飄散氣味也較重。
至於吃甜食是否容易有痰,林士森解釋,感染患者是否因甜食增加黏膜分泌,目前未出現有效證據,唯一比較合理說法,甜食容易增加胃部酸性物質,提高胃食道逆流發生機率,當胃酸刺激呼吸道,容易發生咳嗽,也讓人覺得痰變多了,因此並非感染病患不能吃甜食,重要的是維持均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