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陟厘

發表於 : 2018-10-31 , 8:42
懸壺子
陟厘(音離)
味甘,大溫,無毒。主心腹大寒,溫中消谷,強胃氣,止瀉痢。生江南池澤。

陶隱居云∶此即南人用作紙者,方家唯合斷下藥用之。唐本注云∶此物乃水中苔,今取以為紙,名苔紙,青黃色,體澀。

《短劇方》云∶水中粗苔也。

範東陽方云∶水中石上生,如毛,綠色者。

《藥對》云∶河中側梨。側梨、陟厘,聲相近也。

王子年《拾遺》云∶張華撰博物誌》上晉武帝嫌繁,命削之,賜華側理紙萬張。

子所云∶陟厘紙也,此紙以水苔為之,溪人語訛,謂之側理也。

今按別本注云∶此即石發也。色類似苔,而粗澀為異。且水苔性冷,陟厘甘溫,明其陟厘與苔全異,池澤中石上名陟厘,浮水中者名苔爾。

衍義曰∶陟厘,今人事治(音池)為苔脯堪啖,京城市中甚多。然治渴疾,仍須禁食鹽。

餘方家亦罕用。

《證類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