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類風溼性關節炎 多風寒引起

發表於 : 2019-06-17 , 11:05
懸壺子
類風溼性關節炎 多風寒引起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9年6月17日 上午 12:00
類風溼性關節炎好發於中年婦女,常見疼痛、肌力下降、關節活動受限等症狀。執業中醫師陳逸光昨日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傳統中醫痹症等範疇,痹症成因常受外在環境因素、本身正氣盛衰所影響,常見天氣轉變,關節筋骨便會痛起來,患者常會宿疾復發。
陳醫師指出,中醫認為,外在環境因素是指風、溼、寒等三種氣候影響到人體,停留在經絡日久,造成經絡關節氣血阻滯不通,倘若不通則會引起疼痛,痹症發炎疼痛便因此產生,所以風、寒、溼三者是病因,關節氣血阻滯引起發炎腫痛才是結果。
類風溼性關節炎多為風寒所引起,一旦人體受到外感病邪侵襲,造成氣滯於關節上,就容易形成痹症,又分血痹、痛痹、寒痹、溼痹及風痹等類型,除了血痹之外,上述痹症一般多用天麻丸來治療;患有血痹者,治宜化瘀通血,一般多用獨活寄生湯來治療。
陳醫師指出,改善潮溼居處,平時注意保暖,是避免病症復發的基本原則,建議患者不要受到寒溼所傷,就以炎炎夏日來說,處於冷氣空調環境中,倘若未注意保暖,就可能造成寒痹復發。此外,台灣為海島型氣候,每當梅雨季節來臨時就會溼氣過重,平常居家最好經常打開窗戶,通風之外讓房子也能曬到太陽,因為太陽熱力是除溼最好媒介,同時陽光中的紫外線也能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