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山地豆
發表於 : 2006-08-24 , 14:31
由 Enmo
山地豆~煉夾豆
全草治小兒消化不良;根可治肺病、咳嗽。
她的蝶形花朵 紫紅色的很小一朵唷

Re: 山地豆
發表於 : 2006-08-24 , 14:32
由 Enmo
成熟的種夾
會粘在衣服上 借有此法散播到各地

Re: 山地豆
發表於 : 2006-08-24 , 14:34
由 Enmo
山地豆~煉莢豆
【學名】Alysicarpus vaginalis (L.) DC. (= Hedysarum vaginalis L.= Alysicarpus nummularifolius DC.),豆科(Leguminosae)
【別名】大葉青、山地豆、山土豆、土豆舅、蠅翼草
【說明】練莢豆為一年生草本,莖平臥或上部直立,長30~90公分,分枝甚多,基部木質化;單葉,互生,葉常具兩種類型:橢圓形者通常長在基部,披針形者長在頂端,葉形變化大;托葉具有條紋,乾膜質,線狀披針型,與葉柄等長;花紫紅色,排列成總狀花序,多腋生,少頂生,長1.5~3公分,有花3~8對,在花序軸的節上成對排列;花萼5裂,宿存性,兩體雄蕊,10枚;花期在夏秋之際;莢果扁圓柱形,4~7莢節,成熟後各節分別掉落。
練莢豆大多蔓生在草坪或荒地裡,在金門地區分布非常普遍,平常並不引人注意,但到了開花期,點點的紫紅色蝶形花就會出現在綠綠的草叢裡。練莢豆因為葉子與花生頗為類似,所以有山土豆、土豆舅等別名,它的主根入地很深,亦具有一條根的形態,最近幾年來,在金門地區市售的一條根藥材也偶見以練莢豆之根充用者。練莢豆的根系有根瘤菌共生、可改良土壤,為適合推廣作為水土保持植栽及綠肥之原生植物。
全草供藥用,具有活血通絡,接骨消腫,去腐生肌,清熱解毒等功能。用於治療跌打骨折、筋骨酸痛、外傷出血、瘡瘍潰爛久不收口、慢性肝炎、腮腺炎、蛇咬傷等諸症。
一整片
屬蔓性藤本
不開花時 還不容易發現她的蹤跡呢
枝葉呈樹枝狀 分散開來

發表於 : 2006-09-19 , 1:20
由 藍子
這個是藥的模樣了。呵呵。
山地豆
發表於 : 2006-12-08 , 7:57
由 懸壺子
山地豆
【別名】假花生、大葉青、異果山綠豆、稗豆
【來源】為豆科山螞蝗屬植物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 (L.) DC.,以全株入藥。夏、秋採收,洗淨,曬乾。
【源形態】半灌木或小灌木,高1~3米,嫩枝疏被白色長柔毛。莖直立或稍彎,有時近平臥。三出復葉互生。夏季頂生或側生總狀花序,密綴雙生花,蝶形花冠紫紅色。莢果條形,長1.2~2.5厘米,寬約3公釐,先端留有彎曲柱基,被有帶鉤緣毛,具4~7近方形的節莢,節間淺波狀。種子圓腎形。
【性味歸經】苦、甘,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預防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喉痛;外用治毒蛇咬傷,跌打腫痛,廱癤。
【使用方式用量】 0.5~2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