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美麗文章共欣賞

版主: sherryhsu

頭像
sherryhsu
丹砂鎮心辟邪者
丹砂鎮心辟邪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9394
註冊時間: 2006-01-06 , 15:00
個人狀態: 期待中^^..
職稱: 美人魚區版主
性別: 美人魚
聯繫:

你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未閱讀文章 sherryhsu »

多點思考更能放鬆


你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調查:如果可以選擇,你願意生活富裕,卻時時處在緊張壓力與憂慮之中;還是錢雖不多,但天天輕鬆自在?(當然,這裡所謂的錢不多,並非指一貧如洗,而是至少可以應付一般日常生活所需)。

結果第二個選項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很明顯地,財富固然吸引人,但多數人卻寧願活得更快樂、更幸福,度過輕鬆自在的人生。

同樣的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當然,活得輕鬆自在,並不容易,但我卻敢肯定地說,只要願意,人真的可以改變想法,克服憂慮、恐懼、讓人生變得更美好。

或許有人會嗤之以鼻,認為我要開始講大道理了;也或許你可以舉出種種實例與難題,證明你是多麼忙碌、多麼無奈,有多少放不下的憂慮、恐懼、壓力與煩惱,對生活感到乏味厭倦……我相信你說的都不是藉口,但還是想提醒你,有時候只要稍微靜一靜,想一想,做點小小的改變,可能就獲益無窮。

記得我在休斯飛機公司工作時,有一次為了一件緊急的公事,希望能隨時和美國老闆保持聯繫,因此請他告訴我手機號碼。沒想到他猶豫許久,才婉轉地說明,為了保有不受打擾的家居生活和寧靜,他的手機幾乎是不開機的,只在必須用手機對外聯絡時才用。

這位美國老闆管理這麼大一家企業,每天有開不完的會議,做不完的決策,等著見他的人排滿行程,卻還是努力為自己保留一塊清靜的領域;但相反地,有許多人的手機是二十四小時開機,深怕漏接了任何一通電話,不管是度假、用餐、散步、睡覺,都不得安寧。

我很想問問這些朋友,真有必要如此嗎?

電話不過是小小的例子,你可以仔細想想,日常生活、工作中,還有多少類似的狀況,帶給我們超重卻不見得非如此不可的負擔?

或許你也是企業家,每天都得上緊發條,日理萬機,但不妨想想看,那些找你的電話、包圍你的事務,真的全部都那麼重要嗎?──換句話說,你有必要忙到連一點點寧靜都被剝奪嗎?

找個時間,拿出筆來吧,全盤檢討自己的生活、工作模式,最好能像記流水帳一般逐條列下來,看看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都耗費在哪些事項上。客觀檢討其中有哪些是不必要的虛耗,哪些事可以更有效率地處理,避免寶貴人生被非必要事物給纏繞、吞噬掉。

試試看,你真的可以事分輕重、循序漸進、提高效率,慢慢品味生活,享受工作,拒絕超額的壓力與緊張。

我有一位在汽車公司擔任業務員的朋友,最近就聰明地這樣做了。

他一直很努力工作,常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和客戶應酬、推廣業務,無奈業績毫無起色,心情糟透了,連帶地影響了婚姻與親子關係。他感覺自己腹背受敵,充滿焦慮,跑來問我該怎麼辦。

我建議他冷靜下來,客觀地分析業務狀況。結果他發現,其實成交的案例,多數在與客戶首次接觸時就會露出端倪。而且,他愈是站在客戶的立場著想,「幫助客戶買到適合的車」,而非「說服客戶買最棒最好的車」,愈能有效成交;相反地,一些非必要的應酬,不僅耗掉他太多時間,有時候還會因為過度頻繁的互動,造成人際之間的摩擦。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他開始調整自己的工作模式,改變銷售策略。雖然性格外向的他,向來喜愛交際、聊天打屁,真可謂樂在應酬中,但他還是做了必要的修正。如此一來,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增加了,花在「有效業務」的時間卻沒有減少,工作得更為從容,績效也變好了。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 聰明的人不問現在; 豁達的人不問未來
頭像
sherryhsu
丹砂鎮心辟邪者
丹砂鎮心辟邪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9394
註冊時間: 2006-01-06 , 15:00
個人狀態: 期待中^^..
職稱: 美人魚區版主
性別: 美人魚
聯繫:

Re: 你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未閱讀文章 sherryhsu »

黑幼龍

解壓方程式一 下定決心,過更自在的生活
我堅信人的生活受到意識力量的左右,如果一個人自信地朝夢想邁進,調整生活,終將達到夢想中的成功。
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就在最近,一位朋友跟我了分享一件發生在她身上的事。

這位朋友在廣告公司擔任中級主管,待遇不錯,婚姻平順,在外人看來,她一直是個幸運兒,就連她也承認自己境遇不差。

那天,她剛向一位客戶做完簡報,匆匆開車上高速公路,腦袋裡走馬燈似的想著,明天會議有幾個重點、下週該交的企劃書還差個有力的結尾……對了,待會兒可以順道經過銀行辦事,再彎到九如買些粽子;還有,進公司前要先將放在後車廂的被單送洗;兒子最近成績退步不少,或許該換個補習班了……她盤算著一件又一件公事、私事,還用耳機接了幾通電話。沒想到,就在下交流道前,她內心突然一陣激動,莫名其妙地流淚不止,真想將車子直直撞向山壁───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她猛然清醒,急轉開方向盤,踩緊煞車,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打了幾轉──很幸運地,當時是交通離峰時段,前後都沒有車,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件事讓我有很大的震撼和感觸。這位朋友在日復一日,家庭工作兩頭燒的壓力之下,總是不由自主的煩惱著這件事,憂慮著那件事。平靜的外表下,身心其實早已被悄悄侵蝕,她卻毫未察覺,直到那天爆發了瞬間失控,危機才顯現出來。

我知道,我朋友的經驗絕對不是特例。類似的情況,一定在許多人週遭發生過,甚至就曾經降臨在你的身上。

坦白說,我寫作這本書的心情,和其他書比起來,可以說是嚴肅而沉重的。

憂慮,是大部分人的困擾

早在二十世紀初期,卡內基就從他的學員身上深切體認到,除了溝通與人際關係外,「憂慮」也是困擾人們的一項重大課題。

他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大老闆、企業主管、工程師、推銷員、會計、家庭主婦……這些人無分性別、職位、年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問題。他發現,在上課中如果不給特定題目,學員們所談的幾乎都是心中的憂慮。顯然,憂慮普遍存在著,而且不同程度地威脅、影響著大部分的人。

將近一百年後的現在,情況如何呢?

我們實在無法不承認,現代人雖然擁有空前富裕的物質享受,但並未更快樂。我們肩上揹負的重擔、無法逃避的壓力、所忍受的痛苦指數,反而和財富與物質文明的進步,同步擴增。

偏偏現代人總是為了工作、婚姻、子女、生活中的柴米油塩醬醋茶、車貸房貸……忙得團團轉,不知道「如何有效克服憂慮、排除壓力、緊張」,只能任由自己被憂慮、緊張、壓力摧殘,直到可以忍受的痛苦指數衝破安全閥,整個人突然崩潰,問題一發不可收拾,就像我的朋友一樣。

這真是很令人惋惜的,其實,「如何克服憂慮、排除壓力、緊張」是有方法的,只要用對方法,任何人都能活得比前更輕鬆、更快樂,打造更自在、更富創意的優質人生。

親愛的朋友,這是迫切而重要的事,我真心希望你也能夠靜下心來好好面對、思索。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 聰明的人不問現在; 豁達的人不問未來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佳文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