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口角炎

發表於 : 2007-01-21 , 9:14
懸壺子
口角炎

口角炎 不要舔

作者﹕汪婉


--------------------------------------------------------------------------------

【大紀元9月25日訊】口角炎俗稱「爛嘴角」,表現為口角潮紅、起疱、皸裂、糜爛、結痂、脫屑等。患者張口易出血,連吃飯說話都受影響。口角炎的誘發因素是冷乾的氣候,會使口唇、口角周圍皮膚黏膜乾裂,周圍的病菌乘虛而入造成感染,引起口角炎;口唇乾裂時,人們常會習慣性地用舌頭去舔,這更容易使口角乾裂;若從膳食中攝取的維生素減少,造成體內B族維生素缺乏,還會導致維生素B缺乏性口角炎的發生。


  秋冬季是口角炎的高發季節,應該採取必要措施積極預防。
  一是要加強營養,注意膳食平衡,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製品、胡蘿蔔、新鮮綠葉蔬菜等。因B族維生素很容易溶解於水,做飯時要注意防止維生素流失,米不要過度淘洗,蔬菜要先洗後切,切後儘快下鍋,炒菜時可加點醋。

  二是保護好面部皮膚,保持口唇清潔衛生,進食後注意潔淨口唇。口唇發乾時,不妨塗少許甘油、油膏或食用油,防止乾裂發生,注意不要用舌頭去舔,如果用舌頭去舔,唾液中的物質如澱粉酶、溶菌酶等在嘴角處殘留,形成一種高滲環境,導致局部越發乾燥,從而發生糜爛。

  一旦患了口角炎,可服複合維生素B,局部可塗用硼砂末加蜂蜜調勻製成的藥糊也有效。(http://www.dajiyuan.com)

9/25/2005 8:25:21 PM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5/9/25/n1064497.htm

Re: 口角炎

發表於 : 2007-01-21 , 9:17
懸壺子
口角炎是口角位置發炎,多發生在戴假牙或身體虛弱的人士身上。  
\r
成因
由於牙齒咬合不當,令口角部分的皮膚摺疊起來,口水積聚在口角處,營造了讓葡萄球菌及真菌滋生的環境,引致口角皮膚發炎。


徵狀
口角皮膚出現紅疹或潰瘍,患處痕癢甚至赤痛。 因此患者進食或說話時會覺痛楚及不自然。


處理方法
矯正咬合位置,例如調校假牙的咬合高度,令口水不再積聚在口角處
塗搽含抗生素及抗真菌藥膏
減少口角移動的動作,讓患處康復

預防方法
鑲配咬合位置正確的假牙
經常保持口角乾爽


資料來源:牙齒俱樂部

Re: 口角炎

發表於 : 2007-01-21 , 9:19
懸壺子
牛奶.口角炎.維生素B2


  民國四五十年代﹐美國援助台灣﹐大批奶粉運送到各地小學改善學童的營養。

  當時台灣的學童流行一種叫口角炎的病﹐這是一種維生素B2的營養缺乏症。症狀是口角發炎﹑破裂﹑流血﹐以及怕光﹐舌頭發炎等。牛奶富含維生素B2﹐正好可以解決口角炎的問題。而且﹐牛奶還提供蛋白質﹑鈣質等多種營養﹐對於學童營養的改善有莫大的助益。

  維生素B2的化學名稱叫核黃素﹐是一種黃綠色的物質﹐在光線中很容易被破壞﹐所以如果是以塑膠瓶盛裝的牛乳﹐應該避免曝露在光線下太久﹐避免維生素B2的損失。它不但在熱量代謝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和蛋白質及某些酵素的合成有關。缺乏維生素B2雖不像維生素B1一樣會要人命﹐卻也會造成口角﹑舌頭與眼睛的病變﹐有些研究還認為缺乏維生素B2與學童近視有關。

  維生素B2的需要量也與熱量攝取有關﹐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RDNA)建議每1000大卡熱量應該攝取0.55毫克的維生素B2。一個每日攝取2000大卡熱量的人﹐需要1.1毫克的維生素B2。牛奶﹑肝臟﹑酵母是維生素B2的含量最豐富的食物﹐蛋類﹑瘦肉及深綠色蔬菜也有一些。

  維生素B2一直是國人最缺乏的營養素﹐國民營養調查顯示維生素B2營養狀況良好的僅佔少數﹐在若干鄉鎮也還見得到口角炎的病歷。和鈣質一樣﹐如果不喝牛奶﹐即使遵循均衡飲食的原則﹐維生素B2還是不容易攝取足夠。每日1~2杯的乳品是必需的﹐如果因種種原因無法攝取牛奶等乳製品﹐也應適量攝取營養補充劑。


來源:http://web2.tmu.edu.tw/nutri/networks/newpage217.htm

為什麼會有口角炎?

發表於 : 2007-01-21 , 9:24
懸壺子
為什麼會有口角炎?

口角炎,俗稱爛嘴角,常發生在口角黏膜的一側或兩側。因病因不同而分為營養不良性口角炎、球菌性口角炎、真菌性口角炎。營養不良性口角炎在營養缺乏和維生素B族缺乏者中常有發生,以維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口角炎最常見。最初表現為口角上發紅、發癢,接著上皮脫落,形成糜爛、浸漬或裂痕,張嘴時拉裂而易出血,吃飯說話等都受到影響。此病並非是人們所說“上火”。特別是孩子飲食搭配不好或有偏食習慣,或在慢性腹瀉痢疾時易發生。冬天易得此病,是因為冬季氣候比較乾燥,蔬菜、水果相對吃得少些,常有維生素C和B2的缺乏,引起口角發乾而皸裂。嘴唇乾燥後,人們就喜歡用舌頭去舐它,目的是想使嘴唇和口角區潮潤些,可以得到一時的舒服。然而唾液碰到乾燥空氣很快地被蒸發,這樣不但不能解決乾燥的問題,相反會唾液中的微生物帶至裂口中,引起細菌感染,加重口角的炎症。

得了口角炎,可用些油脂或防裂油塗在上面,可服用維生素B2,每日3次,每次1-2片,局部可塗用冰硼散或雲南白藥。如已經糜爛發炎,可用1%的龍膽紫藥水在口角上每日塗布兩次。經過這些簡單的治療,絕大多數口角炎能很快治癒。為預防小兒口角炎的發生,應讓孩子吃米粉綠色新鮮蔬菜、豆類、小米、肉、牛奶等。做到進食品種多、粗細搭配,教育孩子不偏食。患有胃腸道疾病的孩子應積極治療。此外,口角不適時切忌用舌頭去舔,以免口角更加乾燥,更易破裂出血。球菌性口角炎是由于鏈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多見於老年無牙的患者。表現為雙側口角濕白色,糜爛或潰瘍,還可化膿、出血、結痂。治療應局部清洗後,用抗菌素(如紅黴素軟膏)塗擦,同時可口服廣譜抗生素。真菌性口角炎是由于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表現為雙側口角濕白且白色更加明顯,有糜爛或潰瘍,常伴發唇炎及唇部糜爛。PAS染色可見念珠菌菌絲。治療應局部用制霉菌素液清洗、擦乾,然後局部塗制霉菌素、克黴唑、咪康唑等,注意此病不宜使用廣譜抗生素。

來源:http://health.sohu.com/20010110/file/00 ... 00023.html

口腔潰瘍、口角炎、鵝口瘡和唇部泡疹

發表於 : 2007-01-21 , 9:27
懸壺子
口腔潰瘍、口角炎、鵝口瘡和唇部泡疹

  口腔潰瘍

一、症狀:即一般所說的「火氣」,通常是一粒或數粒,長在舌頭或口腔黏膜上,會非常痛。講話和吃喝東西時,一碰到傷處就疼痛不堪。易復發是其特性。

二、原因:與精神壓力、過度疲累、情緒低潮、免疫力不佳、經期等有關。與自體免疫有關,但真正原因並不很清楚。

三、病程:約1~2週。

四、治療:於潰瘍處點藥水、塗藥膏,可縮短病程,減輕痛苦按時服藥。

五、居家照顧:

 1、勿吃刺激性的食物,如:酸、甜、苦、辣、熱,因為直接刺激到破損的黏膜傷口而造成不適。

 2、多給予冰涼流質的飲食,如冰淇淋、涼牛奶、涼水等,對黏膜會稍有局部麻痺的作用,以利吞食。

 3、多休息,以減少體能消耗;多喝水,以補充體內喪失的水分。

 4、欲避免再發,就要消除留存的病媒菌,最好於此段時間內多注意口腔內的清潔,早晚以漱口水清理之。

六、注意事項:口腔潰瘍和口腔癌較無關,不過也不是絕對的,如有發現有口腔潰瘍超過二個星期,一直末好,最好至醫院檢查,看是否有惡性病變,會比較放心。而預防口腔癌就須禁吃檳榔,避免抽煙喝酒,定期作口腔檢查。

  口角炎

一、原因:黴菌(念珠菌)感染缺乏維他命,尤其是維他命B群牙齒喪失或假牙裝置不當,而導致口角過度緊密

二、治療:塗抗黴菌藥膏多吃蔬菜,補充多種維他命解決牙齒問題、注意口腔衛生。

  鵝口瘡

一、原因:長期服藥、免疫力不佳、口腔衛生不良,造成黴菌(念珠菌)感染。

二、症狀:乳白狀物,一點一點或一片一片的分佈於口腔或嘴唇內。會造成口腔不舒服,食慾不佳。

三、治療:先漱口,再將抗黴菌藥粉,直接點於患部後,含著約10分鐘,再吞下去。

  唇部泡疹

一、原因:由泡疹病毒感染,因壓力大或免疫力降低,會反覆的在嘴唇發出疼痛的小水泡而後結痂,約須1~2週才會痊癒。

二、治療:以抗泡疹病毒藥膏塗於患部。若嚴重,則須口服抗泡疹病毒藥物。不要弄破水泡,以免造成二次細菌感染。不要摸水泡,以免感染到其他的部位。也不要親吻小孩,以免傳染給他們。


in>: 來源http://myweb.hinet.net/home9/hsuwjim/oralulcer.htm

專家提醒: 春季慎防小兒口角炎

發表於 : 2007-01-21 , 9:29
懸壺子
專家提醒: 春季慎防小兒口角炎
冬春時節,時常看到有的小孩口角上起些小泡,並有滲血、糜爛、結痂,醫學上稱『口角炎』。小兒口角炎常因3種疾病引起:

  可能因缺維生素B2引起

  核黃素缺乏癥核黃素又名維生素B2,主要用於防治口角炎、舌炎、口腔炎、眼結膜炎、脂溢性皮炎、陰囊炎等癥。核黃素缺乏癥引起的口角炎生於一側、或兩側兼有,但一側較重,口角濕白、糜爛,張口時易出血,久之形成潰瘍,並會受細菌感染。核黃素含量較高的食物有奶類及其制品、動物肝腎、蛋黃、鱔魚、胡蘿卜、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

  傳染性口角炎多為鏈球菌與白色念珠感染,往往發生在小兒口角,受刺激容易擦破。特點是兩側口角粘膜及皮膚接界處除出現紅色炎癥外,口角粘膜和皮膚會腫脹、變厚、有痛感。病期反復可持續數星期。

  患病後不要用舌頭舔患處

  口角?疹由單?疹病毒引起,最初口角發紅、發癢,隨即發生圓形小泡,直徑約2毫米,小泡迅速破裂後成小潰瘍,有透明液體滲出,還伴有發熱和頜下及頸淋巴結腫痛,一般5天左右癥狀減輕,10天左右潰瘍結痂、脫落,自然痊愈。

  小兒得了口角炎,由於受炎癥刺激,會不時要用舌頭舔患處,甚至常用手去揭結痂,發現這種情況,家長要進行制止。因為手上所帶的病菌會引起糜爛面感染,使病情加重。

  注意保持小兒面部清潔溫暖

  預防小兒口角炎,應在冬春季注意保持小兒面部清潔和溫暖,進食後要給小兒洗臉清潔。

  如果小兒口角炎糜爛時間較長或引起其他癥狀,應考慮是否有其他疾患,如肺炎、藥物過敏等,此時要及時請醫生進行診治。



稿源: 健康時報 編輯: 樊慧http://health.big5.enorth.com.cn/system/2003/03/10/000522350.shtml

青黛治療口角炎及口唇炎

發表於 : 2007-01-21 , 13:52
懸壺子
青黛治療口角炎及口唇炎
<<中醫雜誌 >>2006年02期
周桂英 , 蔣保川

我們曾用青黛,滑石治療口角炎、口唇炎有效.自擬名為青滑散. 口角炎、口唇炎是指口角區發生的炎症,雖其病因複雜多樣,但臨床基本表現為充血、乾裂、糜爛、滲出等損害,病變多為雙側對稱,可向口內及口外黏膜,皮膚蔓延發展引起口角炎及口唇炎.

Re: 口角炎

發表於 : 2007-09-27 , 18:13
MissC
飯後擦嘴減少「口角炎」
uho
記者:周琪霏/整理報導



口角炎,是指上下唇交界處的部位的急性或慢性發炎,形成三角形的紅腫、脫皮情形。急性期可以產生滲液及黃色痂皮。時間一久,會產生色素沈澱及放射狀裂縫,張口都會疼痛。

口角炎成因相當複雜,往往夾雜著刺激性、感染、體質、磨擦、營養缺乏等因素,然而傳統上相信是因維生素缺乏〈尤其維生素B2〉,但在現今社會卻往往並非主因,因此不論吃再多的水果,也不會有幫助,有時反而因一些酸性的果汁,刺激了已經發炎的皮膚,而導致病情惡化。

因為咬合不佳、皮膚鬆弛下垂,也會使得上下嘴唇交界處產生過多的摩擦及密封,而形成對磨疹及尿布疹樣密封的效應,再加上蓄積的口水、食物殘汁、牙膏等的刺激,就形成了口角炎,在這樣的局部潮溼環境下,念珠菌或細菌都得到了滋生的機會。

一般口角炎都發生在雙側,如果只有在單側,也要考慮梅毒及疹的可能性。另外有一些口角炎是因藥物引起的,如治療痤瘡及乾癬所用的口服維生素A酸,就可能引起嘴唇乾裂,連帶引發口角炎。還有一種少見原因,是在先天發育時,上下唇交界處就存在有未閉合的盲孔,容易蓄積唾液及食物殘汁。

蔡呈芳 醫師建議在治療口角炎,除了要控制感染,依照臨床的判斷或培養的結果,給予抗生素或抗黴菌藥物治療外,找出局部的刺激因素,治療伴隨的溼疹才是最基本的。有時需要的只是換一副假牙就可以達到預防的效果。如果是因口水刺激,則可以嘗試在口腔清洗後,以凡士林或氧化鋅軟膏保護皮膚。

如果這些方法都還沒效,或是仍反覆出現感染現象,檢查一下身體免疫力是否缺陷,或缺營養素〈如維生素B12、B2、鐵、葉酸〉,或許也有幫助。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