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丸
發表於 : 2007-02-19 , 20:35
感應丸(袪寒之劑)
總 結:寒積瀉痢
組 成:丁香、木香、杏仁、肉豆蔻、乾薑、巴豆、百草霜
主 治:治新舊冷積瀉痢等證。
歸 經:此手足陽明藥。
方 義:
(1)肉蔻:逐冷消食,下氣和中。
(2)丁香:暖胃助陽,宣壅除癖。
(3)木香:升降諸氣,和脾疏肝。
(4)杏仁:降氣散寒,潤燥消積。
(5)炮薑:能逐錮冷而散痞通關。
(6)巴豆:善破沉寒而奪門宣滯,寒積深錮,非此莫攻。
(7)百草霜:和中溫散亦能消積治痢為佐也。
炮 製:
(1)巴豆、杏仁另研同煎藥末和勻。
(2)用好黃臘,溶化重絹去渣。
(3)好酒一斤,於砂鍋內煮數沸,候酒冷,臘浮。
(4)用清酒,銚內熬熟,取臘同化成汁。
(5)就銚內和酒藥末,乘熟拌勻,丸如豆大。
煎服法:每服三十丸,空心薑湯下。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總 結:寒積瀉痢
組 成:丁香、木香、杏仁、肉豆蔻、乾薑、巴豆、百草霜
主 治:治新舊冷積瀉痢等證。
歸 經:此手足陽明藥。
方 義:
(1)肉蔻:逐冷消食,下氣和中。
(2)丁香:暖胃助陽,宣壅除癖。
(3)木香:升降諸氣,和脾疏肝。
(4)杏仁:降氣散寒,潤燥消積。
(5)炮薑:能逐錮冷而散痞通關。
(6)巴豆:善破沉寒而奪門宣滯,寒積深錮,非此莫攻。
(7)百草霜:和中溫散亦能消積治痢為佐也。
炮 製:
(1)巴豆、杏仁另研同煎藥末和勻。
(2)用好黃臘,溶化重絹去渣。
(3)好酒一斤,於砂鍋內煮數沸,候酒冷,臘浮。
(4)用清酒,銚內熬熟,取臘同化成汁。
(5)就銚內和酒藥末,乘熟拌勻,丸如豆大。
煎服法:每服三十丸,空心薑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