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
發表於 : 2006-01-03 , 10:50
主 題:FW:金箔與中藥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5-05-11 18:29:34
金箔與中藥 【陳潮宗卅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最近吹起一股食品「金箔」風,先撇開美味與否,食材的高價位就夠令人咋舌。不過,傳聞從前有人「吞金自殺」,不免讓人懷疑?黃金真的可以吃嗎?
在中醫師的眼裡,「吃黃金」不足為奇,因為古代中醫已將金箔視為一味藥材。
古代要食用金箔時,可是要大費周章。首先將一小塊純金夾在兩片厚的草紙中,利用純金的延展性,用力敲打,打到變成薄薄的一片金箔,就可以食用。 懸壺子按:感謝HOU找尋。
現代用機器壓製,一公克的純金可以製成5500平方公分大小的金箔,而且只有0.0001mm厚,近來更研發出以奈米化打碎成極細小的黃金粉末,除了金箔,還有液態金箔,在一杯香濃的咖啡中噴灑一點液態金箔,使咖啡更加耀眼,號稱有養生美容功效。
《本草備要》中記載金箔:「性味辛平、有毒」,功用為鎮心肝、安魂魄,主治驚癇風熱、肝膽之病;亦記載大扺「寶物」多能鎮心安魂,如金箔、琥珀、真珠之類,而銀的效用與金箔最為類似。
金箔可加入藥煮成煎劑,炮製成丸劑多用為「衣」,與現代西藥藥錠的外層糖衣類似,不同的是金箔有其療效。
最有名的「安宮牛黃丸」就是以金箔為衣的一味藥品,有降腦壓、治療腦膜炎引起高燒溫病導致神昏譫語。
另如出自《春腳集》的十香返魂丹、《外科證治全生集》的梅花點舌丹都以金箔為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至寶丹則內含金箔與銀箔,皆以金箔增強藥物重鎮安神的作用。
至於安全性,是否會造成重金屬中毒?中醫把金分為「生金」與「熟金」,未經多次冶煉鍛打的黃金叫生金,其「有毒能殺人,切忌入藥」,因為生金尚未去除其中的雜質。
以科學觀點來看,金箔純度在90%以上,食用安全性高;相對地,金箔純度愈低,摻合的重金屬成分,如鉛、銅……就越多,不適合食用,且會造成重金屬中毒。
世界衛生組織在1983年將黃金列為食品添加物範疇,我國亦在民國91年公告金可為食品添加物。
因為金箔的質輕,一噸黃金大宴中用掉的黃金不到2公克,一些如金箔肉包、金箔咖啡、金箔蛋糕,吃下的金箔量極小,且純度高(90%以上)的金箔食用後約24小時就會排出體外,在體內不會堆積。
金箔在日本多用於壯陽、增壽,觀念與道家思想「食金者壽如金,食玉者壽如玉」相似;歐美則用於美白、除皺、化妝品;亦有國外以金箔之鹽類治療免疫類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但未有進一步相關研究證實。 【2005/03/07 聯合報】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5-05-11 18:29:34
金箔與中藥 【陳潮宗卅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最近吹起一股食品「金箔」風,先撇開美味與否,食材的高價位就夠令人咋舌。不過,傳聞從前有人「吞金自殺」,不免讓人懷疑?黃金真的可以吃嗎?
在中醫師的眼裡,「吃黃金」不足為奇,因為古代中醫已將金箔視為一味藥材。
古代要食用金箔時,可是要大費周章。首先將一小塊純金夾在兩片厚的草紙中,利用純金的延展性,用力敲打,打到變成薄薄的一片金箔,就可以食用。 懸壺子按:感謝HOU找尋。
現代用機器壓製,一公克的純金可以製成5500平方公分大小的金箔,而且只有0.0001mm厚,近來更研發出以奈米化打碎成極細小的黃金粉末,除了金箔,還有液態金箔,在一杯香濃的咖啡中噴灑一點液態金箔,使咖啡更加耀眼,號稱有養生美容功效。
《本草備要》中記載金箔:「性味辛平、有毒」,功用為鎮心肝、安魂魄,主治驚癇風熱、肝膽之病;亦記載大扺「寶物」多能鎮心安魂,如金箔、琥珀、真珠之類,而銀的效用與金箔最為類似。
金箔可加入藥煮成煎劑,炮製成丸劑多用為「衣」,與現代西藥藥錠的外層糖衣類似,不同的是金箔有其療效。
最有名的「安宮牛黃丸」就是以金箔為衣的一味藥品,有降腦壓、治療腦膜炎引起高燒溫病導致神昏譫語。
另如出自《春腳集》的十香返魂丹、《外科證治全生集》的梅花點舌丹都以金箔為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至寶丹則內含金箔與銀箔,皆以金箔增強藥物重鎮安神的作用。
至於安全性,是否會造成重金屬中毒?中醫把金分為「生金」與「熟金」,未經多次冶煉鍛打的黃金叫生金,其「有毒能殺人,切忌入藥」,因為生金尚未去除其中的雜質。
以科學觀點來看,金箔純度在90%以上,食用安全性高;相對地,金箔純度愈低,摻合的重金屬成分,如鉛、銅……就越多,不適合食用,且會造成重金屬中毒。
世界衛生組織在1983年將黃金列為食品添加物範疇,我國亦在民國91年公告金可為食品添加物。
因為金箔的質輕,一噸黃金大宴中用掉的黃金不到2公克,一些如金箔肉包、金箔咖啡、金箔蛋糕,吃下的金箔量極小,且純度高(90%以上)的金箔食用後約24小時就會排出體外,在體內不會堆積。
金箔在日本多用於壯陽、增壽,觀念與道家思想「食金者壽如金,食玉者壽如玉」相似;歐美則用於美白、除皺、化妝品;亦有國外以金箔之鹽類治療免疫類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但未有進一步相關研究證實。 【2005/03/07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