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2 頁)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6-02-11 , 20:51
懸壺子
五、手少陰心經
1 極泉
【定位】腋窩正中,動脈搏動處。
【主治】心悸,心痛,胸悶,肘臂冷痛或不舉。
【刺灸法】避開動脈,直刺 0.5-0.8 寸。

2 青靈
【定位】少海穴上 3 寸,肱二頭肌内側緣。
【主治】目黃,脅痛,肘臂痛, 頭痛 。
【刺灸法】直刺 0.5-0.8 寸。

3 少海(合穴)
【定位】屈肘,肘橫紋尺側端。
【主治】心痛,脅痛,肘臂疼痛,頭痛,瘰疠。
【刺灸法】直刺 0.5-0.8 寸。

4 靈道(經穴)
【定位】腕橫紋上 1.5 寸,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
【主治】心,心痛,舌強不語,暴瘖,肘臂疼痛。
【刺灸法】直刺 0.3-0.5 寸。

5 通里(絡穴)
【定位】腕橫紋上 1 寸,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
【主治】心,心痛,舌強不語,暴瘖,腕臂疼痛,咽喉腫痛。
【刺灸法】直刺 0.3-0.5 寸。

6 陰郄(郄穴)
【定位】腕橫紋上 0.5 寸,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
【主治】心悸,胸痛,盜汗,失語。
【刺灸法】直刺 0.3-0.5 寸。
 
7 神門(輸穴、原穴)
【定位】腕橫紋上 ,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
【主治】心痛,心,不寐,癲狂,癲癇,失音,腕臂痛。
【刺灸法】直刺 0.3-0.5 寸。

8 少府(滎穴)
【定位】手掌第四、五掌骨間,掌指關節後方取穴。
【主治】心悸,胸痛,掌中熱,小指攣痛。
【刺灸法】直刺 0.3-0.5 寸。

9 少衝(井穴)
【定位】小指橈側指甲角旁約 0.1寸。
【主治】昏迷急救,心悸,心痛,指節疼痛,熱病。
【刺灸法】淺刺 0.1 寸或點刺出血。
心經.jpg
9778ee2.jpg

五、手少陰心經 經脈循行路線

發表於 : 2006-03-23 , 9:39
懸壺子
手少陰心經  經脈循行路線

2222wd8.gif

手少陰心經  經脈循行路線
起於心中,出屬心系
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
上挾咽
繫目系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
下循臑內後廉,循太陰,心主之後
下肘內,循臂內後廉;
抵掌後銳骨之端
入掌內後廉;
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r5da5.jpg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6-03-23 , 9:42
懸壺子
手少陰心經經穴

手少陰心經起於極泉,止於少商衝,左右各9穴位。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極泉
上臂外展,在腋窩正中,腋動脈跳動處。
寬胸寧神 心痛、胸悶、心悸、氣短、悲愁不樂、乾嘔噦、目黃、脅痛  

青靈
舉臂,在少海與極泉的連線上,少海上3寸,肱二頭肌的尺側溝中。
理血止痛 脅痛,目黃,頭痛,肩背痛  

少海
屈肘,在肘橫紋尺側頭陷凹中取穴。
寧心安神 心痛、暴喑、健忘、癲狂善笑、癇證、頭痛、目眩、腋脅痛、瘰癧、臂麻、手顫 合穴

靈道
仰掌,在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5寸取穴。
寬胸理氣 心痛、悲恐、暴喑、乾嘔、抽筋、肘臂攣急 經穴

通里
仰掌,在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寸取穴。
寧志安神,益陰清心 心痛、心悸怔忡、悲恐畏人、暴喑、面紅、婦人經血過多、崩漏。虛煩、盜汗。 絡穴

陰郄
仰掌,在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取穴。
寧心涼血 心痛、驚悸、盜汗、衄血、吐血、失音。 郄穴

神門
仰掌,腕豆骨的橈側緣,即尺側腕屈肌腱附著於腕豆骨的橈側,掌後橫紋上。
扶正祛邪,寧心安神 心痛、心煩、失眠、恍惚、健忘、驚悸、怔忡、癡呆悲哭、癲狂癇證、嘔血、吐血、目黃脅痛、失喑、喘逆上氣 輸穴

少府
在四、五掌指關節後方,仰掌屈指,當小指端與無名指端之間取穴。
清心寧神 心痛、心煩、小便不利,癰瘍、陰癢、陰挺、陰痛、善笑、悲恐驚、手小指拘攣 滎穴

少衝
在小指橈側,去指甲角橈側根部,約去爪甲指0.1寸許取穴。
清熱熄風,寧神醒腦 心痛、癲狂,熱病昏厥,胸滿氣急,手攣臂痛。 井穴

Re: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6-03-23 , 9:46
懸壺子
懸壺背誦口訣:
  • 手少陰極靈海 靈通陰神少府衝
    手少陰即您嗨 靈通陰神燒符沖

Re: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6-06-18 , 8:40
懸壺子
陳怡魁著作--實用經絡學


sd001ju2.jpg
sd002oa3.jpg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6-06-18 , 8:45
懸壺子
  • 手少陰心經穴歌

    九穴午時手少陰 極泉青靈少海深

    靈道通里陰卻邃 神門少府少衝尋

手少陰心經經穴(HT)Heart

1.本經在十大天干中,以"丁"字代之。

2.五行中屬陰火,起:極泉穴,終:少衝穴。

3.多氣少血,午時(當地時間上午11時-下午1時),氣血注此。

4.凡九穴,左右共十八穴。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6-06-18 , 8:47
懸壺子
手少陰心經



<<傳統醫學的主治病症<;>

是動病

1.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

2.目黃、脅痛

3.臑臂內後廉痛厥

所生病

是主心所生病者

2.經氣絕證<;>脈不通,血不流,面色如黧黑


<<現代醫學觀點<;>

1.心悸、心臟痛。

2.胸痛、肋間神經痛。

3.高爾夫球肘(小腸經配心經)。

4.手汗。

5.精神緊張,失眠,焦慮。

6.狐臭汗為心之液。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6-06-18 , 8:51
懸壺子
少海

<<取穴法<;>

手肘略屈, 手掌向上, 於約紋頭取之搯住棋紋頭, 將手臂扭轉向外側,小指朝下,
手掌向後則筋開穴現, 按之痠楚。 與曲池在肘橫紋頭, 一內一外, 上下彼此。

旋前圓肌, 肱肌; 有貴要靜脈;尺側下副動脈, 尺動脈: 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
前掌側為正中神經。

<<穴性<;>

寧神、通絡、瀉火

<<主治<;>
肘關節及前臂掌側病症, 神經衰弱, 精神分裂症, 肋間神經痛, 項不得回顧,
頭風、喉痛、脅痛等。

<<臨床應用與配伍<;>

配手三里, 能治兩臂頑麻。

治高夫球肘之效果。

配後谿亦能治手顫。

配天井治瘰癧。


神門

<<取穴法<;>

仰掌, 穴在掌後銳骨之端, 腕骨與尺骨相接處, 內側凹陷中, 陰下五分, 與陽谷穴中隔一條

在尺側屈腕肌腱與屈指淺肌之間, 深層為屈指深肌: 下正當尺動脈通過處:有前臂內側內?

<<穴性<;>

安神, 寧心, 通絡。

<<主治<;>

健忘, 心煩, 癲狂, 失眠。

<<臨床應用與配伍<;>

1.配內關、心俞, 治心絞痛, 心律不整, 甚效。

2.配內關, 三陰治神經衰弱、失眠均有效。


少府

<<取穴法<;>

此穴屈小指頭取之, 當其處之橫紋上, 第四第五掌骨之間, 與勞宮橫平。

>在 4、5 掌骨間, 有第四蚓狀肌, 屈指淺深腱深部為骨間肌: 有指掌側總動脈、靜脈:為
尺神經分支)分布處。

<<穴性<;>

寧神志, 調心氣。

<<主治<;>

心悸,胸痛,手小指拘攣,小便不利,遺尿。

<<臨床應用與配伍<;>

1.配關元、足三里治尿閉。

2.配內關、心俞、治心悸。


少衝

<<取穴法<;>

小指爪甲內側, 與無名指相近之側, 去爪甲角分許是穴。與爪甲外側屬小腸經之少澤穴相對

有指掌側固有動脈所形成的動脈網:布有指掌側尺神經分支。

<<穴性<;>

開竅、醒腦、清熱、通絡。

<<主治<;>

心痛, 心悸, 黃疸, 胸脅痛, 熱病, 煩躁不安, 中風急救。

<<臨床應用與配伍<;>

本穴為十二井穴之一治中暑、休克、暈厥。

Re: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6-12-06 , 16:19
懸壺子
手少陰心經
五、手少陰心經 少血多氣
氣血物質的運行變化是由血化氣。 
屬丁火。 起極泉,終少衝。 多氣少血, 午時注此。

黃帝內經生理: 內經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身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舌,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其液汗。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醫學入門生理: 丁火之臟,脈在左寸。實則熱而虛則寒,靜則安而動則燥。虛寒者,怯怕多驚,健忘恍惚,清便自可,診必濡細遲虛。實熱者,癲狂讝語,腮赤舌乾,二腑澀黃,脈須數洪沉實。心盛則熱見乎標,心虛則熱收於內。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虛實既知,補瀉必當,味甘瀉而補之以鹹,氣熱補而瀉之以冷。心陽不足,桂心代赭紫石英,補須參附。離火有餘,竹葉大黃山梔子,瀉用芩連。涼心者硃砂,壯心者琥珀。舌長過寸,研冰片敷之即收,血衂如泉,炒槐花摻之即止。除瘡琥珀膏,犀角與辰砂,定志寧神丸,硃砂共蓮草。蔓荊子涼諸經之血,草連翹瀉六經之火,驚悸不安,須龍腦沙參小草。健忘失記,必茯神遠志當歸。多睡飲盧同之苦茶,不眠服雷公之酸棗。涼血補陰生地黃,行津止渴天花粉,文蛤末敷愈口瘡,鐵繡粉噙消舌腫。中風不語,燒竹瀝涼之更良。感熱多言。飛硃砂鎮之又善。胸間痞痛,開之枳實瓜簍。心內懊憹,治之梔子豆豉。熱心痛,炒菖蒲川棟,梔子宜焦。冷心痛須木香肉桂,玄胡可炒。心驚盜汗。飛辰砂與六黃。鼻衂流血,煮黃芩炒芍藥。驚熱獨妙珍珠。癲狂獨加鐵粉。安鎮靈台,琥珀丹砂和玉屑,開清神府,茯神遠志共菖蒲,大哉離兮,應物無跡。倘真血之有虧,覓真鉛而補實。至靈心也,操存有要,或元氣之有損,求真汞而填完。用藥因可言傳,上達必由心悟。「導引本經」:夫心乃一身之主宰,生死之路頭也。是故心生則種種欲生,而神不入氣。心靜則種種欲靜, 而神氣相抱也。內經曰:夏月人身,陽氣發外,伏陰在內,是脫精神之時,忌疏通以泄精氣。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英華成秀,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故人常宜燕居靜坐,調心息氣,食熱戒冷,常要兩目垂簾,返光內照,降心火於丹田,使神氣相抱。故太玄養初曰:藏心於淵,美厥靈根,神不外也。心牽如事,則火動於中矣。心火夏令正旺,脈本洪大,若緩是傷暑,至晚少飱飲食,睡勿揮扇,風邪易入,昔鄺子元有心疾,或曰:有僧不用符藥,能治心疾。元叩其僧。曰:貴恙起於煩惱,煩惱生妄想。夫妄想之來,其機有三:或追憶數十年前榮辱恩仇,悲歡離合,及種種閑情,此是過去妄想也。或事到眼前,可以順應,卻又畏首畏尾,三番四復,猶豫不決,此是現在妄想也。或期望日後富貴皆如願,或期望功成名遂,告老歸田。或期望子孫登庸,以繼書香,與夫一切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未來妄想也。三者妄想,忽然而生,忽然而滅,禪家謂之幻心。能照見其妄,而斬斷念頭,禪家謂之覺心。故曰不患念起,惟患覺遲。此心若同太虛,煩惱何處安腳。又曰,貴恙亦原於水火不交,凡溺愛治容,而作色荒,禪家謂之外感之欲。夜深枕上,思得治容,或成宵寐之變。禪家謂之內生之欲。二者之欲,綢繆染著,消耗元精,若能離之,則腎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於心。至若思索文字,忘其寢食,禪家謂之理障。經綸職業,不顧劬勞,禪家謂之事障。二者雖非人欲,亦損性靈,若能遣之,則火不至上炎,可下交於腎。故曰:塵不相緣,根無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又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子元如其言,乃獨處一室,掃空萬緣,坐靜月餘,心疾如失。

是動病: 咽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
所生病: 目黃,舌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
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
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臑音鐃)
補用未時,少衝為井木。木生火,虛則補其母。
瀉用午時,神門為俞土。火生土,實則瀉其子。

心經循行: 脈起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俠咽繫目。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多氣少血,午時氣血注此。

五俞穴運用: 假令得浮洪脈,病人煩悶心痛,掌中熱而, 臍上有動氣, 此心病也。若心下滿刺少衝井。身熱,刺內庭滎。體重節痛刺神門俞。喘嗽寒熱刺靈道經。逆氣而泄刺少海合。

經穴: 九穴午時手少陰,極泉青靈少海深,靈道通里陰郤邃,神門少府少衝尋。(左右一十八穴)

1 極泉 
【穴 義】 心經經水由本穴始傳。
【名 解】 極,頂也,房屋中的梁或最高位置。泉,水液也。極泉名意指心經經水由本開始向心經傳運。本穴物質為巨闕穴募集的心經氣血,循皮部上行至此後散熱冷降而成為地部經水,所處為心經的最高部位,經水循心經下行時如從頂部落下,故名極泉。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亦即為血。
【運行規律】 循心經下行青靈穴並不斷氣化。
【功能作用】 為心經傳輸血液。
【治 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2 青靈 
【別 名】 青靈泉。 
【穴 義】 心經之血的氣化之氣在此以水濕雲氣的形式運行。
【名 解】 青靈。青,肝之色也,指穴內氣血的運行為風的橫行。靈,靈巧也。青靈名意指本穴的氣血運行為風木的橫向運行方式。本穴物質為極泉穴下傳血液的氣化之氣,在本穴的運行過程中,它因散熱而縮合為水濕雲氣並以雲氣的方式向下傳輸,表現出風木的靈巧特徵,故名青靈。青靈泉名意與青靈名同,泉指天部運行的雲氣中富含水濕。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濕熱雲氣。
【運行規律】 循心經下行少海穴。
【功能作用】 運化心血。
【治 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3 少海 合穴,屬水。 
【別 名】 曲節。 
【穴 義】 心經經水在此匯合。
【名 解】1)少海。少,陰也,水也。海,大也,百川所歸之處也。少海名意指心經的地部經水匯合於本穴。本穴物質為青靈穴水濕雲氣的冷降之雨和極泉穴的下行之血匯合而成,匯合的地部水液寬深如海,故名少海。
2)曲節。曲,穩秘也。節,樹之分叉處也。曲節名意指匯合於本穴的地部經水不斷氣化。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匯合而成,經水在本穴匯合為本穴氣血的主要運動變化。但因本穴的經水溫度較高,水液亦同時進行氣化,經血的氣化如樹枝分化但又不易察覺,故名曲節。
3)心經合穴。本穴物質中,它不光有地部匯合的經水,它還有自少衝穴等穴上行匯合于此的水濕雲氣,為心經水、氣二物的共同匯合之處,故為心經合穴。
4)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氣血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部的經水與天部的雲氣匯合之處,水濕雲氣在本穴為縮合冷降,穴內氣血總體特性表現出水的潤下特性,故其屬水。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之血和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 地部之血循心經下行,天部之氣循心經上行。
【功能作用】 降濁升清。
【治 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4 靈道   經穴,屬金。 
【穴 義】 心經經水由此通過並氣化。 
【名 解】1)靈道。靈,與鬼怪相對,神靈也,指穴內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道,道路。靈道名意指心經經水在此氣化。本穴物質為少海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在本穴處為氣化散熱,氣化之氣循心經氣血通道而上行,故名靈道。
2)心經經穴。經,經過也。本穴為心經地部經水運行的通道,經水在地部無散失,故為心經經穴。
3)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在本穴的變化是蒸發化氣,所化之氣與心經氣血相比,性涼,表現出肺金的秋涼特性,故其屬金。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血)及經水的氣化之氣。
【運行規律】 經水循心經下行,氣化之氣循心經上行。
【功能作用】 生髮心氣。
【治 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5 通里 絡穴。 
【穴 義】 心經經水由此交于少陰腎經。
【名 解】1)通里。通,通道也。裏,內部也。通里名意指心經的地部經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質為靈道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通於地之地部,經水即從本穴的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通里。
2)心經絡穴。本穴物質為地部流行的經水,經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內走心經的體內經脈,有聯絡心經內外經脈氣血物質的作用,故為心經絡穴。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經血)。
【運行規律】 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即由心經交於腎經)。
【功能作用】 溝通心腎。
【治 法】 寒則通之,熱則瀉之。
【其 它】 人體的同名經,它們的氣血特性相近,所處的層次亦相近,且它們之間有氣血交流的路徑。心經與腎經同名,心經氣血交於腎經即是通過本穴而實現的。因此,對於少陰病所出現的上寒下熱或心寒腎熱之症,其實質機理即是心陰太過而心氣不足,在本穴針而通之則能很好地將心經之液導入腎經,心經之寒則得以除,腎經之熱則得以解。   

6 陰郄 郄穴。 
【別 名】 手少陰郤,石宮,少陰郤。 
【穴 義】 心經經水由本穴回流體內經脈。 
【名 解】1)陰郤。陰,水也。郤,空隙也。陰郤名意指心經經水由本穴回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通里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經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故名陰郤。
2)手少陰郤、少陰郤。手,手部。少陰,心經也。郤,孔隙也。穴名之意指本穴經水循地部孔隙回流地之深部。理同陰郤名解。郤穴之意與本名解同。
3)石宮。石,腎之所主也,水也。宮,宮殿也,出入的門戶小而內部寬大也。石宮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經水流入地之深部的巨大場所。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是從地之天部流入腎骨所處的地之地部,孔隙中流下的細小水流匯入了腎水的大海之中,故名石宮。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 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 溝通心腎。
【治 法】 寒則通之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藏 象】 人體的體內經脈和體外經脈就像是同一區域向同一方向流趟的地下與地面河道。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河水來自同一發源地,這就如人體的內外兩部經脈氣血是來自同一臟腑。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交匯處則如人體末端的井穴,因此地表的經水是向內注,地表下部的氣態物是向上升。以通里、陰郤二穴論,它則如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溝通孔隙,它位於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中部區域,因此,地面河道的河水在河道的中部即會循孔隙注入地下河道之中,此即如心經體表經水的運行。

7 神門   俞穴,屬土。 
【別 名】 兌沖,中都,銳中,兌骨。 
【穴 義】 心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由此交於心經體表經脈。 
【名 解】1)神門。神,與鬼相對,氣也。門,出入的門戶也。神門名意指心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物質由此交於心經體表經脈。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氣血物質為心經體內經脈的外傳之氣,其氣性同心經氣血之本性,為人之神氣,故名神門。
2)兌沖。兌,八卦中的口也。沖,突也。兌沖名意指心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向體表沖出。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心經體內經脈的強熱水濕之氣由本穴向外沖出,故名兌沖。兌骨名意與兌沖同,骨為水,喻意外出的強熱之氣中富含水濕。
3)中都。中,內部也。都,都市也。中都名意指心經的氣血物質由此聚散。本穴物質為心經體內經脈外輸的強勁濕熱之氣,出體表經脈後氣血物質由穴內向穴周擴散,如都市之物質聚散,故名中都。
4)銳中。銳,尖細之物也。中,與外相對,內部也。銳中名意指心經的氣血物質外出體表時是沖射之狀。
5)心經俞穴。本穴為心經氣血物質的對外輸出之處,故為心經俞穴。
6)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心經體內經脈的外輸之氣,其運行變化為在本穴聚集後又不斷地散熱蒸發,有土的固定不移之性,故本穴屬土。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較高溫度的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 由穴內向穴外傳輸。
【功能作用】 補益心氣。
【治 法】 寒則通之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8 少府  滎穴,屬火 
【別 名】 兌骨。 
【穴 義】 心經氣血在此聚集。
【名 解】1)少府。少,陰也。府,府宅也。少府名意指本心經氣血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少衝穴傳來的高溫水濕之氣,至本穴後為聚集之狀,如雲集府宅,故名少府。
2)兌骨。兌,八卦中的口也。骨,水也。兌骨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中富含水濕。本穴物質為少府穴傳來的高溫水濕之氣,在本穴為雲集之狀,如口中含水之象(口在人體中處於天部,即意天部之水),故名兌骨。
3)心經滎穴。滎,極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質為少府穴傳來的高溫水濕雲氣,在本穴又為聚集之狀,一方面水濕雲氣進一步氣化上行天部,另一方面散熱後的水濕又冷降於地,降地之水極為細小,為心經滎穴。
4)本穴屬火。屬火,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少府穴傳來的高溫水濕之氣,因其溫高熱散,所散之熱上炎天部,故本穴屬火。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高溫水濕雲氣。
【運行規律】 不斷地進行散熱冷降,所散熱氣上炎天之天部,冷降之液歸落地部。
【功能作用】 發散心火。
【治 法】 寒則補之或灸之,熱則瀉之。 

9 少衝   井穴,屬木。 
【別 名】 經始。 
【穴 義】 心經內部的氣血物質由本穴向外沖出。 
【名 解】1)少衝。少,陰也。衝,突也。少衝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由體內沖出。本穴為心經體表經脈與體內經脈的交接之處,體內經脈的高溫水氣以沖射之狀外出體表,故名少衝。
2)經始。經始,即言本穴為少陰心經的起始之處,無它意。
3)心經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交通心經體內與體表經脈,氣血物質是由地部井孔而出,故為心經井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心經體內經脈外出的高溫水濕之氣,其運行是由內向外、由下向上,因其水濕含量大,雖為上行但上行不高,只有木的生髮特性,故其屬木。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高溫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 由心經的體內經脈外出體表經脈。
【功能作用】 生髮心氣。
【治 法】 點刺出血。
【楊氏井穴】人病心痛煩渴,臂厥,脇肋疼,心中熱悶,呆癡忘事,顛狂。斯乃以其脈起於心,支從心系俠喉嚨出,向後腕骨之下,直從肺行腋下臑內,循廉肘內通臂,循廉抵腕,直過神門脈,入少衝。可刺手心經井少衝, 手小指內側,交肉者如韭葉,刺一分,行六陰數,右取左,若灸三壯,如麥大,不已,復刺神門穴。
7520pk5.gif

發表於 : 2007-04-02 , 18:14
無寂
初接觸的我請問少陰心經&膽經
是右手嗎?左手(腳)也有嗎
所有穴道多是對襯的嗎?
謝謝喔

Re:

發表於 : 2007-04-02 , 18:18
yehrussell
無寂 寫:初接觸的我請問少陰心經&膽經
是右手嗎?左手(腳)也有嗎
所有穴道多是對襯的嗎?
謝謝喔
除了任脈、督脈兩脈,是單獨
其他12經,都是左右手對稱的!  ce21: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7-04-30 , 19:54
懸壺子
五、手少陰心經 少血多氣
手少陰經少血多氣,氣血物質的執行變化是由血化氣。
1 極泉 
【穴義】 心經經水由本穴始傳。
【名解】 極,頂也,房屋中的樑或最高位元置。泉,水液也。極泉名意指心經經水由本開始向心經傳運。本穴物質為巨闕穴募集的心經氣血,循皮部上行至此後散熱冷降而成為地部經水,所處為心經的最高部位,經水循心經下行時如從頂部落下,故名極泉。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亦即為血。
【執行規律】 循心經下行青靈穴並不斷氣化。
【功能作用】 為心經傳輸血液。
【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2 青靈 
【別名】 青靈泉。 
【穴義】 心經之血的氣化之氣在此以水濕雲氣的形式執行。
【名解】 青靈。青,肝之色也,指穴內氣血的執行為風的橫行。靈,靈巧也。青靈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執行為風木的橫印執行方式。本穴物質為極泉穴下傳血液的氣化之氣,在本穴的執行程序中,它因散熱而縮合為水濕雲氣並以雲氣的方式向下傳輸,表現出風木的靈巧特徵,故名青靈。青靈泉名意與青靈名同,泉指天部執行的雲氣中富含水濕。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溼熱雲氣。
【執行規律】 循心經下行少海穴。
【功能作用】 運化心血。
【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3 少海
合穴,屬水。 
【別名】 曲節。 
【穴義】 心經經水在此匯合。
【名解】1)少海。少,陰也,水也。海,大也,百川所歸之處也。少海名意指心經的地部經水匯合於本穴。本穴物質為青靈穴水濕雲氣的冷降之雨和極泉穴的下行之血匯合而成,匯合的地部水液寬深如海,故名少海。
2)曲節。曲,穩秘也。節,樹之分叉處也。曲節名意指匯合於本穴的地部經水不斷氣化。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匯合而成,經水在本穴匯合為本穴氣血的主要運動變化。但因本穴的經水溫度較高,水液亦同時進行氣化,經血的氣化如樹枝分化但又不易察覺,故名曲節。
3)心經合穴。本穴物質中,它不光有地部匯合的經水,它還有自少衝穴等穴上行匯合於此的水濕雲氣,為心經水、氣二物的共同匯合之處,故為心經合穴。
4)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氣血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內容。本穴物質為地部的經水與天部的雲氣匯合之處,水濕雲氣在本穴為縮合冷降,穴內氣血總體特性表現出水的潤下特性,故其屬水。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之血和天部之氣。
【執行規律】 地部之血循心經下行,天部之氣循心經上行。
【功能作用】 降濁升清。
【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4 靈道  
經穴,屬金。 
【穴義】 心經經水由此通過並氣化。 
【名解】1)靈道。靈,與鬼怪相對,神靈也,指穴內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道,道路。靈道名意指心經經水在此氣化。本穴物質為少海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在本穴處為氣化散熱,氣化之氣循心經氣血通道而上行,故名靈道。
2)心經經穴。經,經過也。本穴為心經地部經水執行的通道,經水在地部無散失,故為心經經穴。
3)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氣血物質執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內容。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在本穴的變化是蒸發化氣,所化之氣與心經氣血相比,性涼,表現出肺金的秋涼特性,故其屬金。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血)及經水的氣化之氣。
【執行規律】 經水循心經下行,氣化之氣循心經上行。
【功能作用】 生發心氣。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5 通里
絡穴。 
【穴義】 心經經水由此交於少陰腎經。
【名解】1)通里。通,通道也。裏,內部也。通里名意指心經的地部經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質為靈道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通於地之地部,經水即從本穴的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通里。
2)心經絡穴。本穴物質為地部流行的經水,經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內走心經的體內經脈,有聯絡心經內外經脈氣血物質的作用,故為心經絡穴。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經血)。
【執行規律】 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即由心經交於腎經)。
【功能作用】 溝通心腎。
【治法】 寒則通之,熱則瀉之。
【注】 人體的同名經,牠們的氣血特性相近,所處的層次亦相近,且牠們之間有氣血交流的路徑。心經與腎經同名,心經氣血交於腎經即是通過本穴而實作的。因此,對于少陰病所出現的上寒下熱或心寒腎熱之症,其實質機理即是心陰太過而心氣不足,在本穴針而通之則能很好地將心經之液匯入腎經,心經之寒則得以除,腎經之熱則得以解。
6 陰郄
郄穴。 
【別名】 手少陰郄,石宮,少陰郄。 
【穴義】 心經經水由本穴回流體內經脈。 
【名解】1)陰郄。陰,水也。郄,空隙也。陰郄名意指心經經水由本穴回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通里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經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故名陰郄。
2)手少陰郄、少陰郄。手,手部。少陰,心經也。郄,孔隙也。穴名之意指本穴經水循地部孔隙回流地之深部。理同陰郄名解。郄穴之意與本名解同。
3)石宮。石,腎之所主也,水也。宮,宮殿也,出入的門戶小而內部寬大也。石宮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經水流入地之深部的巨大場所。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是從地之天部流入腎骨所處的地之地部,孔隙中流下的細小水流匯入了腎水的大海之中,故名石宮。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執行規律】 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 溝通心腎。
【治法】 寒則通之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藏象】 人體的體內經脈和體外經脈就象是同一欄位向同一方向流趟的地下與地面河道。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河水來自同一發源地,這就如人體的內外兩部經脈氣血是來自同一臟腑。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交匯處則如人體末端的井穴,因此地表的經水是向內注,地表下部的氣態物是向上昇。以通里、陰郄二穴論,它則如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溝通孔隙,它位於地下河道與地面河道的中部欄位,因此,地面河道的河水在河道的中部即會循孔隙注入地下河道之中,此即如心經體表經水的執行。
7 神門  
俞穴,屬土。 
【別名】 兌衝,中都,銳中,兌骨。 
【穴義】 心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由此交於心經體表經脈。 
【名解】1)神門。神,與鬼相對,氣也。門,出入的門戶也。神門名意指心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物質由此交於心經體表經脈。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氣血物質為心經體內經脈的外傳之氣,其氣性同心經氣血之本性,為人之神氣,故名神門。
2)兌衝。兌,八卦中的口也。衝,突也。兌衝名意指心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向體表沖出。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心經體內經脈的強熱水濕之氣由本穴向外沖出,故名兌衝。兌骨名意與兌衝同,骨為水,喻意外出的強熱之氣中富含水濕。
3)中都。中,內部也。都,都市也。中都名意指心經的氣血物質由此聚散。本穴物質為心經體內經脈外輸的強勁溼熱之氣,出體表經脈後氣血物質由穴內向穴周擴散,如都市之物質聚散,故名中都。
4)銳中。銳,尖細之物也。中,與外相對,內部也。銳中名意指心經的氣血物質外出體表時是衝射之狀。
5)心經俞穴。本穴為心經氣血物質的對外輸出之處,故為心經俞穴。
6)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氣血物質執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內容。本穴物質為心經體內經脈的外輸之氣,其執行變化為在本穴聚集後又不斷地散熱蒸發,有土的固定不移之性,故本穴屬土。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較高溫度的水濕之氣。
【執行規律】 由穴內向穴外傳輸。
【功能作用】 補益心氣。
【治法】 寒則通之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8 少府 
滎穴,屬火 
【別名】 兌骨。 
【穴義】 心經氣血在此聚集。
【名解】1)少府。少,陰也。府,府宅也。少府名意指本心經氣血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少衝穴傳來的高溫水濕之氣,至本穴後為聚集之狀,如雲集府宅,故名少府。
2)兌骨。兌,八卦中的口也。骨,水也。兌骨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中富含水濕。本穴物質為少府穴傳來的高溫水濕之氣,在本穴為雲集之狀,如口中含水之象(口在人體中處於天部,即意天部之水),故名兌骨。
3)心經滎穴。滎,極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質為少府穴傳來的高溫水濕雲氣,在本穴又為聚集之狀,一方面水濕雲氣進一步氣化上行天部,另一方面散熱後的水濕又冷降於地,降地之水極為細小,為心經滎穴。
4)本穴屬火。屬火,指本穴氣血物質執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內容。本穴物質為少府穴傳來的高溫水濕之氣,因其溫高熱散,所散之熱上炎天部,故本穴屬火。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高溫水濕雲氣。
【執行規律】 不斷地進行散熱冷降,所散熱氣上炎天之天部,冷降之液歸落地部。
【功能作用】 發散心火。
【治法】 寒則補之或灸之,熱則瀉之。
9 少衝  
井穴,屬木。 
【別名】 經始。 
【穴義】 心經內部的氣血物質由本穴向外沖出。 
【名解】1)少衝。少,陰也。衝,突也。少衝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由體內沖出。本穴為心經體表經脈與體內經脈的交接之處,體內經脈的高溫水氣以衝射之狀外出體表,故名少衝。
2)經始。經始,即言本穴為少陰心經的起始之處,無它意。
3)心經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交通心經體內與體表經脈,氣血物質是由地部井孔而出,故為心經井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物質執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內容。本穴物質為心經體內經脈外出的高溫水濕之氣,其執行是由內向外、由下向上,因其水濕含量大,雖為上行但上行不高,祇有木的生發特性,故其屬木。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高溫水濕之氣。
【執行規律】 由心經的體內經脈外出體表經脈。
【功能作用】 生發心氣。
【治法】 點刺出血。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8-02-24 , 8:08
懸壺子
五、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Heart Meridian of Hand-Shaoyin, HT)

經脈循行:起於心中,聯繫心系、肺、咽及目系,屬心絡小腸,淺出腋下,循行於上肢內側後緣,止於小指橈側端。

《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①,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②。
其直者:複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 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③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注釋:①心系:是指心與各髒相連的組織。②目系:指眼後與腦相連的組織。③掌後銳骨:指腕後之豌豆骨部。

主治概要:心、胸、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心痛,心前區疼痛、胸痛、出汗、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目黃,脅痛,上臂內側痛(屈側後緣),厥冷,手心發熱等。

本經腧穴:分佈在腋下,上肢掌側面的尺側緣和小指的橈側端。起于極泉,止於少沖,左右各9穴。

1.極泉 (Jíquán,HT 1)
【定位】 上臂外展,腋窩正中,腋動脈搏動處
【解剖】 在胸大肌的外下緣,深層為喙肱肌;外側為腋動脈;布有尺神經,正中神經,前臂內側皮神經及臂內側皮神經。
【功能】 寬胸寧神
【主治】 ①心痛、胸悶、心悸、氣短、悲愁不樂、乾嘔噦、目黃;②肩臂疼痛,脅肋疼痛,臂叢神經損傷。③瘰癧,腋臭;④上肢針麻用穴
【操作】 避開腋動脈,直刺或斜刺0.3~0.5寸。

2.青靈 (Qīnglíng,HT 2) 
【定位】 臂內側,在極泉穴與少海穴的連線上,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尺側緣;舉臂,在少海與極泉的連線上,少海上3寸,肱二頭肌的尺側溝中
【解剖】 當肱二頭肌內側溝處,有肱三頭肌;有貴要靜脈,尺側上副動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神經。
【功能】 理血止痛
【主治】 ①頭痛,振寒,目黃;②脅痛,肩臂疼痛。
【操作】 直刺0.5~l寸。

3.少海 (Shàohǎi,HT 3) 合穴
【定位】 屈肘,當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屈肘,在肘橫紋尺側頭陷凹中取穴
【解剖】 有旋前圓肌,肱肌;有貴要靜脈,尺側上下副動脈,尺返動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外前方有正中神經。
【功能】 寧心安神
【主治】 ①心痛,癔病、暴喑、健忘、癲狂善笑、癇證;②肘臂攣痛,臂麻手顫,頭項痛、目眩、腋脅痛;③瘰癧(瘰藶)。
【操作】 直刺0.5~l寸。

4.靈道 (Língdào,HT 4) 經穴
【定位】 腕橫紋上1.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解剖】 在尺側腕屈肌與指淺屈肌之間,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尺動脈通過;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
【功能】 寬胸理氣
【主治】 ①心痛,悲恐善笑;②暴喑、乾嘔;③肘臂攣痛、抽筋。
【操作】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傷及血管和神經。留針時,不可作屈腕動作。

5.通里 (Tōnglǐ,HT 5) 絡穴
【定位】 腕橫紋上 1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解剖】 在尺側腕屈肌與指淺屈肌之間,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尺動脈通過;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
【功能】 寧志安神,益陰清心
【主治】 ① 心痛、心悸,怔仲;②舌強不語、悲恐畏人,暴喑、面紅、婦人經血過多、崩漏。虛煩、盜汗;③腕臂痛。
【操作】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傷及血管和神經。留針時,不可作屈腕動作。

6.陰郄 (Yīnxì,HT 6) 郄穴
【定位】 腕橫紋上0.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解剖】 在尺側腕屈肌與指淺屈肌之間,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尺動脈通過;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
【功能】 寧心涼血
【主治】 ① 心痛,驚悸;②骨蒸盜汗;③吐血,衄血、失音。
【操作】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傷及血管和神經。留針時,不可作屈腕動作。

7.神門 (Shénmén,HT 7) 俞穴;原穴
【定位】 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仰掌,腕豆骨的橈側緣,即尺側腕屈肌腱附著於腕豆骨的橈側,掌後橫紋上
【解剖】 在尺側腕屈肌與指淺屈肌之間,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尺動脈通過;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
【功能】 扶正祛邪,寧心安神
【主治】 ①心痛,心煩,驚悸,怔仲、恍惚,健忘,失眠,癡呆,悲哭、癲狂癇等心與神志病變;嘔血、吐血、目黃脅痛、失喑、喘逆上氣 ;②高血壓;③胸脅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8.少府 (Shàofǔ,HT 8) 滎穴
【定位】 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當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在4、5掌指關節後方,仰掌屈指,當小指端與無名指端之間
【解剖】 在第4、5掌骨間,有第4蚓狀肌,指淺、深屈肌腱,深部為骨間肌;有指掌側總動、靜脈;布有第4指掌側固有神經。
【功能】 清心寧神
【主治】 ①心悸、心痛、心煩,胸痛、善笑、悲恐驚;②陰癢、陰挺、陰痛;③小便不利,癰瘍;④手小指攣痛,拘攣。
【操作】 直刺0.3~0.5寸。

9.少衝 (Shàochōng,HT 9) 井穴
【定位】 小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在小指橈側,去指甲角橈側根部,約去爪甲指0.1寸許取穴
【解剖】 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指掌側固有神經。
【功能】 清熱熄風,寧神醒腦
【主治】 ① 心悸,心痛,癲狂;②熱病,昏迷。③胸脅痛,胸滿氣急,手攣臂痛。
【操作】 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

Re: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8-05-27 , 21:39
懸壺子
心經循行
-心經.gif

Re: 五、手少陰心經

發表於 : 2008-12-30 , 7:44
懸壺子
心形如未敷蓮花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附脊第五椎

2=標題= 手少陰心經
內經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者身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舌,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
其穀黏,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其液汗。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
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
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2=標題= 手少陰心經穴歌
九穴午時手陰,極泉青靈少海深,靈道通里陰郄邃,神門少府少衝尋。
(左右一十八穴)此一經起於極泉,終於少衝,取少衝,少府,神門,靈道,少海,
與井榮俞經合也。脈起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俠咽繫目,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
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多氣系血。
午時氣血注此,丁火之臟,脈在右寸,實則熱而虛則寒,靜則安而動則燥。虛寒者,
怯怕多驚,健忘恍惚,清便自可,診必濡細遲虛。實熱者,癲狂讝語,腮赤舌乾,
二腑澀黃,脈須數洪沉實。心盛則熱見乎標,心虛則熱收於內,虛則補其母,
實則瀉其子。虛實既知,補瀉必當,味甘瀉而補之以鹹,氣熱補而瀉之以冷。
心陽不足,桂心代赭紫石英,補須參附,離火有餘,竹葉大黃山梔子,瀉用芩連。
涼心者硃砂,壯心者琥珀。舌長過寸,研冰片敷之即收,血衄如泉,炒槐花摻之即止。
除瘡琥珀膏,犀角與辰砂,定志甯神丸,硃砂共蓮草,蔓荊子涼諸經之血,
草連翹瀉六經之火,驚悸不安,須龍腦沙參少草,健忘失記,必茯神遠志當歸,
多睡飲盧仝之苦茶,不眠服雷公之酸棗,涼血補陰生地黃,行津止渴天花粉,文蛤末,
敷愈口瘡,鐵繡粉噙消舌腫,中風不語,燒竹瀝涼之更良,感熱多言。
飛硃砂鎮之又善,胸間痞痛,開之枳實瓜簍,心內懊憹,治之梔子豆豉,
熱心痛炒菖蒲川棟梔子宜焦,冷心痛須木香肉桂,玄胡可炒,心驚盜汗。
飛辰砂與六黃,鼻衄流血,煮黃芩芍藥驚熱獨妙珍珠,癲狂獨加鐵粉,安鎮靈台,
琥珀丹砂和玉屑,開清神府,茯神遠志共菖蒲,大哉離兮,應物無跡,倘真血之有虧,
覓真鉛而補實,至靈心也。操存有要,或元氣之有損,求真攻而填完,用藥因可言傳,
上達必由心悟。導引本經 夫心乃一身之主宰,生死之路頭也。是故心生則種種欲生,
而神不入氣,心靜則種種欲靜,而神氣相抱也。內經曰:夏月人身,陽氣發外,
伏陰在內,是脫精神之時,忌疏通以泄精氣。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英華成秀,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
秋為痎瘧。故人常宜燕居靜坐,調心息氣,食熱戒冷,常要兩目垂簾,返光內照,
降心火於丹田,使神氣相抱。故太玄養初曰:藏心於淵,美厥靈根,神不外也。
心牽如事,則火動於中矣,心火夏令正旺,脈本洪大,若緩是傷暑,至晚少餮飲食,
睡勿揮扇,風邪易入,昔鄺子元有心疾。或曰:有僧甭符藥,能治心疾,元叩其僧。
曰:貴恙起於煩惱,煩惱生妄想。夫妄想之來。其機有三:或追憶數十年前榮辱恩仇,
悲歡離合,及種種床情,此是過去妄想也。或事到眼前,可以順應,卻又畏首畏尾,
三番四復,猶豫不決,此是現在妄想也。或期望日後富貴皆如願,或期望功成名遂,
告老歸田,或期望子孫登庸,以繼書香,與夫一切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
此是未來妄想也。三者妄想,忽然而生,忽然而滅,禪家謂之幻心,能照見其妄,
而斬斷念頭,禪家謂之覺心。故曰不患念起,惟患覺遲。
此心若同太虛,煩惱何處安腳。又曰貴恙亦原於水火不交,凡溺愛治容,
而作色荒,禪家謂之外感之欲,夜深枕上,思得治容,或成宵寐之變。
禪家謂之內生之欲,二者之欲綢繆染著,消耗元精。若能離之,則腎水自然滋生,
可以上交於心,至若思索文字,忘其寢食,禪家謂之理障。經綸職業,不顧駛勞,
禪家謂之事障。二者雖非人欲,亦損性靈,若能遣之,則火不至上炎,可下交於腎。
故曰:塵不相緣,根無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又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子元如其言,乃獨處一室,掃空萬緣,坐靜月餘,心疾如失。

考正穴法

極泉
臂內腋下筋間,動脈入胸。銅人針三分,灸七壯。主臂肘厥,寒肢不收,心痛,
乾嘔煩渴,目黃,脅滿痛,悲愁不樂。

青靈
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銅人灸七壯,明堂灸三壯。主目黃頭痛,振寒脅痛,
肩臂不舉,不能帶衣。

少海
(一名曲節)
肘內廉節後,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向頭得之,
手少陰心脈所入為合水。銅人針三分,灸三壯。甄權云:不宜灸,針五分,
甲乙針二分,留三呼,瀉五吸,宜灸。素註,灸五壯。資生云:數說不同,
要之非大急不灸。主寒熱齒齟痛,目眩發狂,嘔吐涎沫,項不得回顧,肘攣腋脅下痛,
四肢不得舉,齒痛,寒風頭痛,氣逆噫噦,瘰癧心疼,手顫健忘。

靈道
掌後一寸五分,手少陰心脈所行,為經金。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心痛乾嘔,
悲恐相引,瘈瘲肘攣,暴瘖不言。

通里
掌後一寸陷中,手少陰心脈之絡,別走太陽小腸經。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明堂灸七壯。主目眩頭痛,熱病,先不樂,數日懊憹,數欠,頻呻悲,面熱無汗,頭風,
暴瘖不言,目痛心悸,肘臂臑痛,苦嘔喉痺,少氣,遺溺,婦人經血過多,崩中,
實則支滿膈腫,瀉之,虛則不能言補之。

陰郄
掌後脈中,去腕五分。銅人針三分,灸七壯。主鼻衄吐血,洒淅畏寒,
厥逆氣驚,心痛,霍亂,胸中滿。

神門
(一名銳中一名中都)
掌後銳骨端陷中,手少陰心脈所注,為俞土,心實瀉之。
銅人針三,留七呼,灸七壯。主瘧,心煩甚,欲得冷飲,惡寒,則欲處溫中,
咽乾不嗜食,心痛數噫,恐悸,少氣不足,手臂寒,面赤喜笑,掌中熱而(口宛),
目黃脅痛,喘逆身熱,狂悲狂笑,嘔血吐血,振寒上氣,遺溺失音,心性癡呆,健忘,
心積伏梁,大小人五癇。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
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之俞神門,同精導氣,以復其本位。靈樞經曰:少陰無俞,
心不病乎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脫骨之端,心者,
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其臟堅固,邪不能容,容邪則身死。
故諸邪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

少府
手小指本節後,骨縫陷中,直勞宮,手少陰心脈所溜為榮火。銅人針二分,
灸七壯,明堂灸三壯。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掌中熱,臂痠,肘腋攣急,胸中痛,
手踡不伸,痎瘧久不愈,振寒陰挺出,陰癢陰痛,遺尿偏墜,小便不利,太息。

少衝
(一名經始)
手小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陰心脈所出,為井木,
心虛補之。銅人針一分,灸三壯,明堂灸一壯。主熱病煩滿,上氣嗌乾渴,目黃,
臑臂內後廉痛,胸心痛,痰氣悲驚,寒熱,肘痛不伸,張潔古治前陰臊臭,瀉汗行間,
後於此穴,以治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