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巴金森氏症

發表於 : 2008-07-12 , 20:43
MissC
巴金森氏症
作者﹕員山榮民醫院物理治療生 吳惠君
摘自《員山榮民醫院97年6月醫訊》




巴金森氏症是由於黑質中製造多巴胺之細胞退化,造成基底核神經元退化。黑質內之細胞喪失80%時,病徵才會出現,目前造成退化的原因仍不清楚。常發生在六十歲以上的人。此病的開始通常是漸進性的,事實上病人常常無法注意到自己的改變。

巴金森氏症早期的症狀可能是很模糊的,如無法解釋的疲倦、輕度的肌肉酸疼或抽痛。最先出現在手部活動的改變,行動的變慢及精密工作能力的減退,尤其是須要迅速反覆的動作,早期無法看得出來,直等有一個或幾個典型的症狀出現,才有辦法作確實的診斷。

‧「顫抖」
最明顯的症狀,通常是當肢體在休息的時候發生,而肢體作動作的時候反而減少或消失。顫抖有時候只發生在一根手指頭;有時候是大姆指與食指之間表現一種來回的抖動,被稱作「捲藥丸的顫抖」。

‧「僵硬」
早期的時候常常引起病人的酸痛或僵直的感覺,要去動病人的關節的時候,阻力就逐漸增加,醫學上把它叫做「齒輪式的僵硬」。僵直的狀況會越來越嚴重,最後會造成彎腰駝背的姿勢、頭部前傾、兩肩下垂,外觀上如同猿類一般。

‧「動作緩慢」
每一個動作要開始都很慢,很難作重覆的快速動作,同時容易疲勞,這是巴金森氏症最困擾。同時也因為動作的緩慢會使病人眨眼睛的動作減少了,正常的表情動作減少了,變成面具臉。交談中的一些輔助動作,變得緩慢,甚至消失。

‧自主神經系統官能障礙

包括:姿位性低血壓(最常見)、性功能障礙、排尿排不乾淨、便秘、吞嚥困難、暈眩、皮膚看起來油油的,及過度流汗。

‧不正常步態
起步、停步困難、步態不穩(小碎步、越走越快)、上肢擺動幅度減小、缺乏手臂擺動現象,下肢關節無法全力伸展,缺乏腳跟著地,導致用腳尖走路的不正常步態、軀幹及骨盤缺乏旋轉。

治療:目前的治療是以內科為主、外科為輔的治療策略。

(一)藥物治療:

以下幾種常見的藥物:Anti-cholinergics、Amantadine、Carbidopa-levadopa、 Boromocriptine、Selegiline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退化性疾病,上述藥物的使用雖可改善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病人「左多巴 (L-Dopa)」的需求量會逐漸增加,但藥物的有效作用時間反而縮短

(二)物理治療:

* 放鬆運動:坐在搖椅上緩慢前後的晃動,手腳輕微來回搖晃以及旋轉肢體;或是趴在球上輕輕搖晃

* 關節活動度運動:加強主動及被動的關節活動

* 伸展運動:每次肌肉伸展要維持15~20秒,施行被動肌肉伸展要緩慢,以避免肌肉拉傷。

* 呼吸訓練:擴胸運動、深呼吸運動

* 平衡訓練:先張眼在閉眼訓練練習站立或走直線

* 改善異常步態:利用木桿、標示物等視覺提示、跨障礙物的標示物、給予聽覺刺激,強調身體挺直、跨大步、雙手擺動及姿勢反應。

* 重心轉移運動

* 臉部運動→如按摩、張嘴、揚眉、擠眼。

* 日常生活訓練→盡可能讓病患獨立生活自理的生活活動。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