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反覆下背痛,慎防僵直性脊椎炎

發表於 : 2008-08-06 , 16:56
MissC
反覆下背痛,慎防僵直性脊椎炎
uho
uho編輯部



僵直性關節炎是另外一類自體過敏反應下所產生的全身性關節的病變,由於這種病好發生在人的脊椎上,所以,又被命名為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的致病機轉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據統計95%病人具有HLA-B27抗原。

台東基督教醫院骨科潘文惇醫師說明,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40歲的成年人,男女比例約為5-10:1,在台灣僵直性脊椎炎病人總數約佔全人口的0.1-0.4 %。典型的僵直性脊椎炎症狀為「慢性下背痛、晨間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背痛通常以兩側薦腸關節處為最,嚴重時於胸骨與肋骨交接處亦有壓痛,部份病人同時有週邊關節炎─將近四分之一的僵直性關節炎病人侵犯髖關節;其次為膝及肩關節(不侵犯週邊小關節)。偶爾有(20%)肌腱、韌帶與骨骼交接處的發炎,此外有少數人有關節外症狀,主要侵犯眼睛、腎臟、心臟、肺部等。

僵直性脊椎炎末期脊椎會黏合,形成竹竿狀,因此造成畸型、駝背。脊椎黏合之後,柔軟度喪失,較易骨折,神經壓迫,胸部受壓迫,擴張不良,心肺功能受影響,嚴重時,甚至可導致死亡。

僵直性脊椎炎血中發炎指標(如CRP及ESR)於僵直性脊椎炎活性期可見增加;血中免疫球蛋白可能增加(尤其是A型免疫球蛋白)。HLA-B27 呈陽性反應。潘文惇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早期,薦腸關節在X光中可以看到「白化」的現象,以及關節縫呈模糊狀;在末期時,脊椎關節發生黏合後,X 光會出現典型的竹竿狀脊椎的影象。核子掃描(Bone scan)對早期薦腸關節炎的診斷亦有幫助,但對已經纖維化或黏合的病灶則無助益,不能用以評估疾病的嚴重度。

目前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目標為減輕疼痛、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功能,以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潘醫師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病人教育與遺傳諮詢

僵直性脊椎炎的病程通常是慢性的,因此,讓病人了解疾病的病程、預後及可能的併發症,並能充分地配合追蹤及治療是最基本的。睡眠干擾常是主要的問題,教導病人睡姿宜平躺或趴睡,枕頭宜低,床板宜硬,鋪約5公分厚之軟墊。據統計,所有HLA-B27(+)的人,有2-10%終將發展成僵直性脊椎炎;若爸爸為僵直性脊椎炎病人,則小孩得僵直性脊椎炎之可能性約為10%。

二、運動及物理治療

運動可減輕疼痛,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增進生活品質。運動種類不限,原則上只要能活動關節的運動皆可,如柔軟體操、游泳、跳舞……都是很好的運動。維持正確的姿勢也很重要,多做擴胸伸展運動及伸張脊椎的運動,以預防脊椎的變形。

三、藥物治療

可分為消炎止痛藥(NSAID)和免疫調節劑。前者目的在減輕疼痛,使病人能多做運動,並增進生活品質,後者如磺胺匹林(Salfasalazine),具有調節免疫系統,改變僵直性脊椎炎的疾病活性的功能。

四、手術

對脊椎嚴重變形的病人,可經手術改善關節功能。若關節嚴重受損時可行關節修補或置換術。

僵直性關節炎在台灣算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是也卻常被誤認為只是普通的下背痛而已,而錯過就醫的黃金期。潘醫師特別提醒民眾,若是年輕人有反覆下背痛,晨間僵硬,而家族中有僵直性關節炎的病史者,應考慮僵直性脊椎炎之可能。早期診斷及治療有助於並增進生活品質,定期複診及治療,可防止脊椎變形及併發症。

io:

Re: 反覆下背痛,慎防僵直性脊椎炎

發表於 : 2008-08-06 , 17:25
MissC
僵直性脊椎炎誤診 駝背變形
蘋果日報
【邱俊吉╱台北報導】



許多人在發育過程曾經歷「生長痛」,但某些幼年型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卻因被誤診為生長痛,錯失及早治療機會。醫師提醒,若家長發現孩子關節疼痛不拘時段,且關節變形,應及早帶孩子就醫。


國小發病錯認生長痛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昨於「亞太區風濕病學高峰會」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的發生與基因、感染有相關性,若是身體內有「HLA-B27」基因,而且曾發生過感染,該基因即可能被活化,引發此症。
林孝義說,僵直性脊椎炎多數在成年後發病,但某些幼年型患者,可能未成年即出現肢體疼痛症狀,而由於該年齡層不少有運動習慣,這些關節的疼痛常被誤認是運動傷害,或更常見的生長痛;二十五歲吳姓病友昨即表示,他在十一歲出現關節疼痛,但家人、醫師當時以為是生長痛,兩年後、到十三歲時才被診斷出來,但因未及早用藥,現脊椎已變形、導致駝背。
台北醫學大學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楊晨說,門診確實常看到生長痛與僵直性脊椎炎的混淆,以生長痛而言,幾乎只會在睡前疼痛,不像僵直性脊椎炎隨時可能痛;另生長痛不會使關節腫脹,僵直性脊椎炎則可能造成膝關節、踝關節等較大關節變形,家長可依據上述特徵,初步瞭解孩子是否真為生長痛。


僵直性脊椎炎小檔案
病因:不明,但醫界發現多數患者體內有HLA-B27基因,推論若帶此基因,再遭細菌等感染,可能使基因活化、誘發此症
盛行率:約5.5%,國內帶基因者約130萬人,其中約1成發病,但就醫者僅約5萬人
好發:20至40歲,男多於女,約5:1
症狀:下背痛、起床脊椎僵硬;幼年型患者常從腳跟痛起
治療:消炎止痛藥、生物製
須知:幼年型患者常被家長、醫師誤為生長痛,若發現除腳跟痛外,膝蓋也有水腫,應留心此症可能性
資料來源:林孝義醫師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