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紫花酢漿草
發表於 : 2006-03-22 , 11:20
由 懸壺子
紫花酢漿草
紫花酢漿草Oxalis corymbosa DC.
酢漿草科,酢漿草屬
全草藥用,本品無毒
別名,紅花酢漿草、大鹽酸草、大鹽酸仔草
全草解毒、清熱、消腫、散瘀
治腎炎、痢疾、白帶、痔瘡、跌打損傷、疔瘡、咽喉腫痛
授權C級——
允許與作者和本站聯繫轉載
sany01553rb.jpg
sany01528gu.jpg
Re: 紫花酢漿草
發表於 : 2006-03-22 , 11:21
由 懸壺子
原網址:
http://flowers.hunternet.com.tw/showthr ... adid=73342
請問壺子大,紫花酢醬草~~~~
鬍子大.請問紫花酢醬草有何功能.能當菜吃嗎~~~~~~
相信粉多花友的花盆或園子都會長的到處都是,當然滿好看的但是?]粉困擾~~~?]為太會繁殖了.每次都會拔一大堆,想丟掉又有點可惜~~~~~~麻煩了謝謝喔
呵 可以入菜!酸酸的,如果敢入口的話
洗乾淨.....
建議安全用量,一星期不要超過兩次(兩餐)!提供參考!
因為每人體質有異....
Re: 紫花酢漿草
發表於 : 2006-03-22 , 11:22
由 懸壺子
那地下莖有無其特殊功能~~~~~謝謝喔
地下莖就是所寫其功能囉
酢漿草
發表於 : 2006-12-14 , 20:28
由 懸壺子
酢漿草
(《唐本草》)
【異名】酸箕(李當之《藥錄》),三葉酸草(《千金方》),醋母草、鳩酸草、小酸茅(《唐本草》),雀林草(《外台秘要方》),酸漿、赤孫施(《本草圖經》),醋啾啾、田字草(《百一選方》),酸漿草(《履巉岩本草》),雀兒草、酸母草(《永類鈐方》),酸餃草(《滇南本草》),小酸苗(《品匯精要》),酸草(《摘元方》),三葉酸、三角酸、雀兒酸(《綱目》),酸迷迷草(《綱目拾遺》),斑鳩草、酸味草(《生草藥性備要》),三葉酸漿(《植物名實圖考》),酸酸草(《分類草藥性》),酸斑莧(《嶺南採藥錄》),鹹酸草、酸酢草(《福建民間草藥》),酸得溜(《江蘇植藥志》),鋪地蓮(《南寧市藥物志》),酸梅草、三葉破銅錢、黃花梅(《江西民間草藥》)、老鴨咀、滿天星(《廣西中藥志》),黃花草、六葉蓮、野王瓜草、王瓜酸、沖天泡、長血草(《湖南藥物志》),酸芝草、酸批子(《閩東本草》),東陽火草、水晶花(《上海常用中草藥》),蒲瓜酸、鵓鴣酸(《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酢漿草科植物酢漿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酢漿草
多年生草本。莖匍匐或斜升,多分枝,長達50厘米,上被疏長毛,節節生根。葉互生,掌狀復葉,葉柄長2.5~5厘米;托葉與葉柄連生,形小;小葉3枚,倒心臟形,長達5~10公釐,無柄。花1至數朵成腋生的傘形花序,花序柄與葉柄等長;苞片線形;萼片5,花瓣5,黃色,倒卵形;雄蕊10,花絲下部聯合成筒;子房心皮5,5室,花柱5,離生,柱頭頭狀。蒴果近圓柱形,長1~1.5厘米,有5稜,被柔毛,熟時裂開將種子彈出。種子小,扁卵形,褐色。花期5~7月。
生於耕地、荒地或路旁。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化學成分】莖葉含多量草酸鹽。另有謂葉含檸檬酸及大量酒石酸,莖含蘋果酸。
【藥理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對大腸桿菌則無效;此植物據云對羊有毒。同屬植物毛茛酢漿草能傷害家畜腎臟,使血中非蛋白氮明顯升高。
【性味】酸,寒。
《唐本草》:"味酸,寒,無毒。"
《履巉岩本草》:"味酸,有小毒。"
《滇南本草》:"性寒,味酸微澀。"
【歸經】《得配本草》:"入手陽明、太陽經。"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消腫解毒。治洩潟,痢疾,黃疸,淋病,赤白帶下,痲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疔瘡,廱腫,疥癬,痔疾,脫肛,跌打損傷,湯火傷。
《唐本草》:"主惡瘡瘸瘺搗敷之,殺諸小蟲。""食之解熱渴。"
《本草圖經》:"治婦人血結不通,淨洗細研,暖酒調服之。"
《滇南本草》:"治久潟腸滑,久痢赤白,用砂糖同煎服。"
《綱目》:"主小便諸淋,赤白帶下,同地錢、地龍治砂石淋;煎湯洗痔痛脫肛;搗敷湯火蛇蠍傷。"
《生草藥性備要》:"殺螆止痛,散熱消腫,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乾水止癢。"
《醫林纂要》:"補肺潟肝,除熱氣,去瘀血,斂陰。"
《分類草藥性》:"截瘧塞鼻;酒炒敷魚口。"
《嶺南採藥錄》:"治痲疹,蛇毒,疥瘡。"
《陸川本草》:"消腫止痛,去腐肉。治瘡廱潰爛。"
《貴陽民間藥草》:"清熱,利尿,接骨。治尿結,黃疸。"
⑾《中國藥植圖鑑》:"用紅糖混煎服,治流火(絲蟲病初期)。"
⑿《陝西植藥調查》:"健胃止咳。"
⒀《湖南藥物志》:"治發熱咳嗽,心胃氣痛,瘡瘍腫脹作痛,毒瘡。"
【使用方式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搗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搗敷、搗汁塗、調敷或煎水漱口。
【選方】治水潟:酸漿草三錢衝,加紅糖蒸服。(《雲南中醫驗方》)
治痢疾:酢漿草研末,每服五錢,開水送服。(《湖南藥物志》)
治溼熱黃疸:酢漿草一兩至一兩五錢。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間草藥》)
治血琳熱淋:酸漿草取汁,入蜜同服。(《履巉岩本草》)
治尿結尿淋:酸漿草二兩,甜酒二兩。共同煎水服,日服三次。(《貴陽民間藥草》)
治二便不通:酸草一大把,車前草一握。搗汁入砂糖一錢,調服一盞;不通再服。(《摘元方》)
治小便不通,氣滿悶:酸漿草一握。研取自然汁,與醇酒相半,和服;不飲酒,用甘草三寸,生姜一棗大,銼,同研,用井華水五分盞,濾取汁和服亦得。(《聖濟總錄》酸漿酒)
治赤白帶下:三葉酸草,陰乾為末,空心溫酒服三錢匕。(《千金方》)
治痲疹:酸味草每用二錢至三錢。水煎服。(《嶺南採藥錄》)
治鼻衄:鮮酢漿草杵爛,揉作小丸,塞鼻腔內。(《江西民間草藥》)
⑾治吐衄:酢漿草四錢,食鹽數粒。水煎服。(《閩東本草》)
⑿治瘧疾:酢漿草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⒀治齒齦腐爛:鮮酢漿草和食鹽少許,搗爛絞汁,用消毒棉花蘸汁,擦洗患處,一日三、五次。(《江西民間草藥》)
⒁治咽喉腫痛:鮮酢漿草一至二兩,食鹽少許。共搗爛,用紗布包好含於口中;或煎湯漱口。並治口腔炎。(《閩東本草》)
⒂治喘咳:鮮酢漿草一兩,加米少許煮服,連服三劑。(《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⒃治疔瘡:鮮酢漿草,和紅糖少許,搗爛為泥,敷患處。(《江西民間草藥》)
⒄治乳廱:酢漿草五錢。水煎服,渣抖爛外敷。(《湖南藥物志》)
⒅治腹部廱腫:鮮酢漿草二兩。放碗內搗出汁,熱甜酒衝,去渣服。(《江西民間草藥》)
⒆治癬瘡作癢:雀兒草擦之,數次即愈。(《永類鈐方》)
⒇治痔:雀林草一大握,粗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頓服盡,三日重作一劑。(《外台秘要方》)
(21)治跌打新老損傷:㈠酢漿草根三錢,甜酒煎服。㈡鮮酢漿草四份,蔥頭二份,生姜一份,酒釀糟五份。同杵爛,炒熱,布包熨之,俟溫敷傷處。(《江西民間草藥》)
(22)治創傷青腫:鮮酢漿草二兩。搓傷處;又用鮮草二兩,加紅糖五錢。開水燉服。(《閩東本草》)
(23)治湯火傷:鮮酢漿草洗淨搗爛,調麻油敷患處。(《閩東本草》)
(24)小便血淋。用酢漿草搗汁,煎五苓散服下。
(25)牙齒腫痛。用酢漿草一把,洗淨,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搗爛,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處,有效。
【臨床套用】治療失眠
取酸漿草10斤、松針2斤,加水8000毫升,煎1小時,過濾去渣;另取大棗1斤搗碎,加水2000毫升煎1小時,過濾去渣。將兩液混合,加適量糖及防腐劑備用。每服15~20毫升,每日3次。觀察5000餘例,有一定的鎮靜、安眠效果。
治療傳染性肝炎
取酢漿草1兩,瘦豬肉1兩燉服。每日1劑,連服1周。治療20餘例(部分病例配合中藥復方治療),均取得一定療效。
Re: 紫花酢漿草
發表於 : 2007-01-23 , 14:30
由 reed
屏東老家後院長了很多紫花酢醬草
一直是小朋友扮家家酒的最佳主角
過去我工作的地區交通醫療都不方便
村落有人長痔瘡
會採回去說剁碎後加點鹽巴擦痔瘡
PS:
我總是想問加了鹽巴擦在傷口 不是要----cr:
Re: 紫花酢漿草
發表於 : 2017-03-15 , 10:42
由 懸壺子
酢漿草
《全國中草藥彙編》:酢漿草
藥材名稱酢漿草
別名酸漿草、酸酸草、斑鳩酸、三葉酸
來源酢漿草科植物酢漿草 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採,以夏秋有花果時採藥效較好,除去泥沙,曬乾。
性味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於感冒發熱,腸炎,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神經衰弱;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癰腫瘡癤,腳癬,濕疹,燒燙傷。
用法用量 0.5~2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酢漿草
藥材名稱酢漿草
拼音 Zuò Jiānɡ Cǎo
別名酸箕(李當之《藥錄》),三葉酸草(《千金方》),醋母草、鳩酸草、小酸茅(《唐本草》),雀林草(《外台秘要方》),酸漿、赤孫施(《本草圖經》),醋啾啾、田字草(《百一選方》),酸漿草(《履巉岩本草》),雀兒草、酸母草(《永類鈐方》),酸餃草(《滇南本草》),小酸苗(《品匯精要》),酸草(《摘元方》),三葉酸、三角酸、雀兒酸(《綱目》),酸迷迷草(《綱目拾遺》),斑鳩草、酸味草(《生草藥性備要》),三葉酸漿(《植物名實圖考》),酸酸草(《分類草藥性》),酸斑莧(《嶺南採藥錄》),鹹酸草、酸酢草(《福
出處《唐本草》
來源為酢漿草科植物酢漿草的全草。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莖匍匐或斜升,多分枝,長達50厘米,上被疏長毛,節節生根。葉互生,掌狀複葉,葉柄長2.5~5厘米;托葉與葉柄連生,形小;小葉3枚,倒心臟形,長達5~10毫米,無柄。花1至數朵成腋生的繖形花序,花序柄與葉柄等長;苞片線形;萼片5,花瓣5,黃色,倒卵形;雄蕊10,花絲下部聯合成筒;子房心皮5,5室,花柱5,離生,柱頭頭狀。蒴果近圓柱形,長1~1.5厘米,有5棱,被柔毛,熟時裂開將種子彈出。種子小,扁卵形,褐色。花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於耕地、荒地或路旁。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化學成分莖葉含多量草酸鹽。另有謂葉含檸檬酸及大量酒石酸,莖含蘋果酸。
藥理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對大腸桿菌則無效;此植物據云對羊有毒。同屬植物毛茛酢漿草能傷害家畜腎臟,使血中非蛋白氮明顯升高。
性味酸,寒。
①《唐本草》:"味酸,寒,無毒。"
②《履巉岩本草》:"味酸,有小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酸微澀。"
歸經《得配本草》:"入手陽明、太陽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消腫解毒。治泄瀉,痢疾,黃疸,淋病,赤白帶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疔瘡,癰腫,疥癬,痔疾,脫肛,跌打損傷,湯火傷。
①《唐本草》:"主惡瘡瘸瘺搗敷之,殺諸小蟲。""食之解熱渴。"
②《本草圖經》:"治婦人血結不通,淨洗細研,暖酒調服之。"
③《滇南本草》:"治久瀉腸滑,久痢赤白,用砂糖同煎服。"
④《綱目》:"主小便諸淋,赤白帶下,同地錢、地龍治砂石淋;煎湯洗痔痛脫肛;搗敷湯火蛇蠍傷。"
⑤《生草藥性備要》:"殺螆止痛,散熱消腫,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乾水止癢。"
⑥《醫林纂要》:"補肺瀉肝,除熱氣,去瘀血,斂陰。"
⑦《分類草藥性》:"截瘧塞鼻;酒炒敷魚口。"
⑧《嶺南採藥錄》:"治麻疹,蛇毒,疥瘡。"
⑨《陸川本草》:"消腫止痛,去腐肉。治瘡癰潰爛。"
⑩《貴陽民間藥草》:"清熱,利尿,接骨。治尿結,黃疸。"
⑾《中國藥植圖鑑》:"用紅糖混煎服,治流火(絲蟲病初期)。"
⑿《陝西植藥調查》:"健胃止咳。"
⒀《湖南藥物誌》:"治發熱咳嗽,心胃氣痛,瘡瘍腫脹作痛,毒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搗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搗敷、搗汁塗、調敷或煎水漱口。
複方 ①治水瀉:酸漿草三錢衝,加紅糖蒸服。(《雲南中醫驗方》)
②治痢疾:酢漿草研末,每服五錢,開水送服。(《湖南藥物誌》)
③治濕熱黃疸:酢漿草一兩至一兩五錢。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間草藥》)
④治血琳熱淋:酸漿草取汁,入蜜同服。(《履巉岩本草》)
⑤治尿結尿淋:酸漿草二兩,甜酒二兩。共同煎水服,日服三次。(《貴陽民間藥草》)
⑥治二便不通:酸草一大把,車前草一握。搗汁入砂糖一錢,調服一盞;不通再服。(《摘元方》)
⑦治小便不通,氣滿悶:酸漿草一握。研取自然汁,與醇酒相半,和服;不飲酒,用甘草三寸,生薑一棗大,銼,同研,用井華水五分盞,濾取汁和服亦得。(《聖濟總錄》酸漿酒)
⑧治赤白帶下:三葉酸草,陰乾為末,空心溫酒服三錢匕。(《千金方》)
⑨治麻疹:酸味草每用二錢至三錢。水煎服。(《嶺南採藥錄》)
⑩治鼻衄:鮮酢漿草杵爛,揉作小丸,塞鼻腔內。(《江西民間草藥》)
⑾治吐衄:酢漿草四錢,食鹽數粒。水煎服。(《閩東本草》)
⑿治瘧疾:酢漿草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⒀治齒齦腐爛:鮮酢漿草和食鹽少許,搗爛絞汁,用消毒棉花蘸汁,擦洗患處,一日三、五次。(《江西民間草藥》)
⒁治咽喉腫痛:鮮酢漿草一至二兩,食鹽少許。共搗爛,用紗布包好含於口中;或煎湯漱口。並治口腔炎。(《閩東本草》)
⒂治喘咳:鮮酢漿草一兩,加米少許煮服,連服三劑。(《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⒃治疔瘡:鮮酢漿草,和紅糖少許,搗爛為泥,敷患處。(《江西民間草藥》)
⒄治乳癰:酢漿草五錢。水煎服,渣抖爛外敷。(《湖南藥物誌》)
⒅治腹部癰腫:鮮酢漿草二兩。放碗內搗出汁,熱甜酒衝,去渣服。(《江西民間草藥》)
⒆治癬瘡作癢:雀兒草擦之,數次即愈。(《永類鈐方》)
⒇治痔:雀林草一大握,粗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頓服盡,三日重作一劑。(《外台秘要方》)
(21)治跌打新老損傷:㈠酢漿草根三錢,甜酒煎服。㈡鮮酢漿草四份,蔥頭二份,生薑一份,酒釀糟五份。同杵爛,炒熱,布包熨之,俟溫敷傷處。(《江西民間草藥》)
(22)治創傷青腫:鮮酢漿草二兩。搓傷處;又用鮮草二兩,加紅糖五錢。開水燉服。(《閩東本草》)
(23)治湯火傷:鮮酢漿草洗淨搗爛,調麻油敷患處。(《閩東本草》)
(24)小便血淋。用酢漿草搗汁,煎五苓散服下。
(25)牙齒腫痛。用酢漿草一把,洗淨,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搗爛,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處,有效。
臨床應用 ①治療失眠
取酸漿草10斤、松針2斤,加水8000毫升,煎1小時,過濾去渣;另取大棗1斤搗碎,加水2000毫升煎1小時,過濾去渣。將兩液混合,加適量糖及防腐劑備用。每服15~20毫升,每日3次。觀察5000餘例,有一定的鎮靜、安眠效果。
②治療傳染性肝炎
取酢漿草1兩,瘦豬肉1兩燉服。每日1劑,連服1週。治療20餘例(部分病例配合中藥複方治療),均取得一定療效。
摘錄《中藥大辭典》
Re: 紫花酢漿草
發表於 : 2017-03-15 , 10:42
由 懸壺子
《中華本草》:酢漿草
藥材名稱酢漿草
拼音 Zuò Jiānɡ Cǎo
英文名 Creeping Woodsorrel Herb, Herb of Creeping Oxalis
別名酸箕、三葉酸草、酸母草、鳩酸草、小酸茅、雀林草、酸漿、赤孫施、酸啾啾、田字草、酸漿草、雀兒草、酸母草、酸餃草、小酸苗、酸草、三葉酸、三角酸、雀兒酸、斑鳩草、酸味草、酸迷迷草、三葉酸漿、酸酸草、酸斑莧、鹹酸草、酸酢草、酸得溜、鋪地蓮、酸梅草、三葉破銅錢、黃花梅、滿天星、黃花草、六葉蓮、野王瓜草、王瓜酸、沖天泡、長血草、酸芝草、酸批子、東陽火草、水晶花、蒲瓜酸、鵓鴣酸、斑鳩酸、三梅草、老鴉酸。
出處清熱利濕;涼血散瘀;解毒消腫
來源藥材基源:為酢漿草科植物酢漿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xalis corniculata L.[O.repens Thunb.]
採收和儲藏:生於荒地、田野、道旁。全年均可採收,尤以夏、秋季為宜,洗淨,鮮用或鮮用。
原形態酢漿草多年生草本。根莖細長,莖細弱,常褐色,匍匐或斜生,多分枝,被柔毛。總葉柄長2-6.5cm;托葉明顯;小葉3片,倒心形,長4-10mm,先端凹,基部寬楔形,上面無毛,葉背疏生千伏毛,脈上毛較密,邊緣具貼伏緣毛;無柄。花單生或數朵組成腋生繖形花序;花梗與葉柄等長;花黃色,萼片長卵狀披針形,長約4mm,先端鈍;花瓣倒卵形,長約9mm,先端圓,基部微合生;雄蕊的花絲基部合生成簡;花枝5。葫果近圓柱形,長1-1.5cm,略具5棱,有喙,熟時彈裂;種子深褐色,近卵形而扁,有縱槽紋。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分佈於全國大部分地區。
栽培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陰濕地生長。以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上或壤上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4月播種,撒播或條播,播後薄覆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稍加鎮壓。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田間管理生長期間經常拔除雜草,追施稀人糞尿或硫酸銨、尿素等。遇雨水過多要及時排除積水;遇旱要適時埔溉。
性狀性狀鑑別為段片狀。莖、枝被疏長毛。葉紙質,皺縮或破碎,棕綠色。花黃色,萼片、花瓣均5枚。蒴果近圓柱形,有5條棱,被柔毛,種子小,扁卵形,褐色。具酸氣。味鹹而酸澀。
化學成分全草含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去氫抗壞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丙酮酸(pyruvic acid),乙醛酸(glyoxalicacid),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牡荊素(vitexin),異牡荊素(isovitexin),牡荊素-2”-O-β-D-吡喃葡萄糖甙(vitexin-2〃-O-β-D-glucopyranoside),以及17種化合物:如2-庚烯醛( 2-heptenal),2-戊基呋喃(2-pentylfuran),反式植醇(trans-phytol),並含中性類脂化合物(neutral lipid),醣脂(glycolipide),磷脂(phospholipide)以及脂肪酸(C10-C14),a-生育酚(a-tocopherol),β-生育酚(β-tocopherol)。
藥理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對大腸桿菌則無效;此植物據云對羊有毒。同屬植物毛茛酢漿草Oxalis cernus能傷害家畜腎臟,使血中非蛋白氮明顯升高。
性味酸;寒
歸經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 1.治療失眠:取酢漿草10斤、松針(雲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加水8000ml,煎1小時,過濾去渣;另取大棗1斤搗碎,加水2000ml煎1小時,過濾去渣。將兩液混合,加適量糖及防腐劑備用。每服15-20ml,每日3次。觀察5000餘例,有定的鎮靜、安眠效果。
2.治療傳染性肝炎:取酢漿草1兩,瘦豬肉1兩燉服。每日1劑,連服1週。治療20餘例(部分病例配合中藥複方治療),均取得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研末;或鮮品絞汁飲。外用:適量,煎水洗、搗爛敷、搗汁塗或煎水漱口。
注意 ①治水瀉:酢漿草三錢衝,加紅糖蒸服。(《雲南中醫驗方》)②治痢疾:酢漿草研末,每服五錢,開水送服。(《湖南藥物誌》)③治濕熱黃疸:酢漿草一兩至一兩五錢。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間草藥》)④治血淋熱淋:酸漿草取汁,入蜜同服。(《履CHAN岩本草》)⑤治尿結尿淋:酸漿草二兩,甜酒二兩。共同煎水服,日服三次。(《貴陽民間藥草》)⑥治二便不通:酸草一大把,車前草一握。搗汁人砂糖一錢,調服一盞;不通再服。(《摘元方》)⑦治小便不通,氣滿悶:酸漿草一握。研取自然汁,與醇酒相半,和服;不飲酒,用甘草三寸,生薑一棗大,銼,同研,用井華水五分盞,濾取汁和服亦得。《聖濟總錄》酸漿酒)⑧治赤白帶下:三葉酸草,陰乾為末,空心溫酒服三錢匕。(《千金方》)⑨治麻疹:酸味草每用二錢至三錢。水煎服。(《嶺南採藥錄》)⑩治鼻衄:鮮酢漿草杵爛,揉作小丸,塞鼻腔內。(《江西民間草藥》)(11)治吐衄:酢漿草四錢,食鹽數粒。水煎服。(《閩東本草》)(12)治瘧疾:酢漿草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13)治齒齦腐爛:鮮酢漿草和食鹽少許,搗爛絞汁,用消毒棉花蘸汁,擦洗患處,一日三、五次。《江西民間草藥》)(14)治咽喉腫痛:鮮酢漿草一至二兩,食鹽少許。共搗爛,用紗布包好含於口中;或煎湯漱口。並治口腔炎。(《閩東本草》)(15)治喘咳:鮮酢漿草一兩,加米少許煮服,連服三劑。(《浙江民間常用草藥》)(16)治療瘡:鮮酢漿草,和紅糖少許,搗爛為泥,敷患處。(《江西民間草藥》)(17)治乳癰:酢漿草五錢。水煎服,渣抖爛外敷。(《湖藥物誌》)(18)治腹部癰腫:鮮酢漿草二兩。放碗內搗出汁,熱甜酒衝,去渣服。(《江西民間草藥》)(19)治癬瘡作癢:雀兒草擦之。(《永類鈐方》)(20)治痔:雀林草一大握,粗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頓服盡,三日重作一劑。(《外台秘要方》)(21)治跌打新老損傷:一、酢漿草根三錢。甜酒煎服。二、酢漿草四份,蔥頭二份,生薑一,酒釀糟五。同杵爛,炒熱,布包尉之,俟溫敷傷處。(《江西民間草藥》)(22)治創傷青腫:鮮酢漿草二兩。搓傷處;又用鮮草二兩,加紅糖五錢。開水燉服。(《閩東本草》)(23)治湯火傷:酢漿草洗淨搗爛,調麻油敷患處。(《閩東本草》)
各家論述濕熱泄瀉;痢疾;黃疸;淋證;帶下;吐血;衄血;尿血;有經不調;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癰腫疔瘡;丹毒;濕疹;疥癬;痔瘡;麻疹;燙火傷;蛇蟲咬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