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保健》深喉嚨之恙 梅核氣

有關內科方面,請在此貼!
頭像
Enmo
石斛養胃陰者
石斛養胃陰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8471
註冊時間: 2006-01-03 , 13:08
個人狀態: 開心享受幸福
性別:
來自: 直達你心 ^o^

《生活保健》深喉嚨之恙 梅核氣

未閱讀文章 Enmo »

《生活保健》深喉嚨之恙 梅核氣

 
在門診中,碰到有些病人常覺得喉嚨深處有異物感,但是吃飯、喝水時並沒有吞嚥困難的情形,經檢查後發現咽喉沒有任何異樣,這種症狀中醫有個特殊的名詞,稱為「梅核氣」,現代醫學稱為喉球症候群。
 

「梅核氣」這種症狀,可能與精神、情緒有關,所以在焦慮、緊張時,會使得喉中的異物感更明顯、強烈,呼吸更不順暢。明《古今醫鑑》中提到:「梅核氣者,窒礙於咽喉之間,咯不出,嚥不下,如梅核之狀是也,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釀,乃成痰涎鬱結,致斯疾耳。」經過現代醫學的研究,這種喉中異物感多是吞嚥肌肉與咽部的環咽肌過度緊張造成,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受情緒影響,無論是那種屬因,通稱為喉部神經緊張症。

 
這種喉球症現代醫學將它視為是一種慢性咽喉炎,雖然並不疼痛,主要是由於黏膜的慢性發炎,造成口水分泌物變濃稠,無法潤滑喉部,所以異物感很明顯。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荷爾蒙減少,更容易產生這樣的症狀,這種症狀也會隨著抽煙、喝酒、長時間吹冷氣而加重。

 
「梅核氣」這種症狀,有些病人逛遍了各醫院診所,仍然無法解決,主要是因為這種症狀與自己的精神、情緒,甚至起居作息有關。所以宋朝楊士瀛的《直指方》說:「男女或有胸喉間有梅核之恙者,觸事勿怒,飲食勿冷。」意即有「梅核氣」症狀的人情緒要穩定,不要動則發怒,同時不能吃生冷等刺激性的飲食。

 
漢代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有一治療梅核氣的名方:「婦人咽中如有灸臠,半夏厚朴湯主之。」對於症狀的治療,有不錯的療效。

 
不過對於這種環咽肌過於緊張引起的症狀,配合呼吸吐納方法的調和及深入,內在心情的平靜詳和,才能起到根本解決的作用,正如《內經.素問.奇病論》中所言:「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意思是說「息積」這種毛病,並不妨害飲食,但不可用灸的方法,因為灸療會助火邪,更傷津液,必須配合導引及服藥才可治癒,單是用藥是沒辦法根治此病的。而這也是為什麼練習養生功法一段時間後,很多人不知不覺的將「梅核氣」消除的原因!


(奇摩健康 er: )

有你在,真的很幸福  ...
 
頭像
Enmo
石斛養胃陰者
石斛養胃陰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8471
註冊時間: 2006-01-03 , 13:08
個人狀態: 開心享受幸福
性別:
來自: 直達你心 ^o^

Re: 《生活保健》深喉嚨之恙 梅核氣

未閱讀文章 Enmo »

會厭逐瘀湯治療梅核氣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會厭逐瘀湯是清代著名醫學家王清仁創立的治療痘疹飲水即嗆的名方。我父親在王氏會厭逐瘀湯的原方基礎上加減運用治療梅核氣,效果滿意。

梅核氣是外感風邪引動肺胃積熱上升,侵襲咽喉所致,由於熱毒雍積,加之心情不暢,長期積鬱氣滯血凝而成。患者感覺咽喉有物梗阻,初如棗皮,繼而自覺有如腫塊,且不適感逐漸加重,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但吞咽正常。

二十年前家人因服用人參蜂王漿不當,引動肺火上炎,加之心情不好,導致肝胃不和,久之氣滯血凝,患了梅核氣。先後服過六神丸等藥,只有短效,後請過十多個大夫看過,服了四五十劑中藥,療效仍不十分明顯。後來,翻閱父親留下的醫書,發現在《傅青主女科》的空頁上寫著:“梅核氣是由氣滯血凝而成,用王清仁會厭逐瘀湯加行氣活血化瘀藥方可治癒——非其方無效,因其他藥物達不到會厭處。” 我茅塞頓開。於是用王清仁《醫林改錯》中會厭逐瘀湯加減,令其連服兩劑後病癒。此後,我用此方治好30多位梅核氣患者,均有顯效。

會厭逐瘀湯方中桃仁、紅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配合當歸、生地活血養血,使瘀血去而不傷血;柴胡、枳殼疏肝理氣,使氣行而血行;元參治喉部結毒壅阻,清利咽喉;桔梗根載藥上行,使藥力達到胸喉之會厭處;再加川樸、香附、烏藥、栝樓、薤白,進一步增強行氣、止痛、破瘀、消腫、化結作用,使邪氣自去,結毒消除。


〈程進榮/中國中醫藥報〉

有你在,真的很幸福  ...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5.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