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連
發表於 : 2006-04-28 , 14:59
金線連
http://www.ecaa.ntu.edu.tw/weifang/lab551/plant1.htm
一、簡介
臺灣金線連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為蘭科(Orchidaceae) 金線連屬 (Anoectochilus) 之小型地生蘭,屬多年生藥用植物,全草皆可入藥是民間極珍貴藥材 (1, 2, 3, 4, 6, 7, 9, 10, 11 ) ,因葉表墨綠色鑲以金色或銀色網狀線條因而得名( 6, 9 ),由於價格昂貴,在大量採摘之後,野生金線連數量銳減,故建立金線連之大量繁殖技術及尋找最適合的栽培環境為解決金線連供應不足的首要之務。
目前金線連已可用組織培養方式進行大量繁殖,但瓶苗出瓶後移植成活率不高,後續生長緩慢並於栽培過程中易發生病蟲害( 7, 9 ) 。
如何提高出瓶後組培苗的存活率及控制或調節栽培環境使後續的的生長期縮短並減少罹病機會,皆是未來研究之的方向。
二、前人研究彙整
(一) 分布及型態
金線連屬之植物超過35種,大致分布於印度、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亞各國、印尼、新喀里多尼亞以及夏威夷一帶( 9 )。
金線連分布於臺灣全島海拔500-1500公尺左右的闊葉林床 ( 4, 6, 9 ),北自台北縣的北插天山,新竹縣竹東,苗栗縣南庄、大湖,台中縣武陵農場、青山、谷關、白冷,南投縣仁愛鄉、蘆山、溪頭,嘉義縣吳鳳鄉,南至高雄縣旗山、扇平、阿卑縣,屏東縣霧台、來義、潮洲萬金庄、南仁山,東至台東縣中央山脈之水波、金山、太麻里、關山而至花蓮縣玉里、鳳林、太魯閣等陰濕身森林內皆可見其蹤跡 ( 9 ) 。
台灣自產金線連屬之植物有四種:
臺灣金線連(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
單囊開唇蘭( Anoectochilus inabai Hayata )
高雄金線連( Anoectochilus Koshunensis Hayata )
二囊開唇蘭( Anoectochilus lanceolatus Lindl ) ( 9 )
臺灣金線連(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之植物形態株高20 ~ 30公分,花序高可達14.5 ~ 26.5 cm,主根肥厚,長約4 ~ 5 cm;不定根數平均為3 ~ 4條。莖圓筒狀,肉質,基部直徑2.8 ~ 5.0mm。葉分開互生於莖具平滑的金色或銀色線條,葉呈橢圓型或卵型,表面為暗綠色,葉背為紫紅色,葉長約3-4公分,葉寬約2-3公分,全株葉片數約8枚,成株則剩約4 ~ 6枚,先端尖銳,基部擴大呈圓形為鞘而抱垂 ( 9 )。花數少,頂生有3 ~ 4 朵之穗狀花序,花序柄紅褐色,有白色柔毛,柄上具2 ~3 片披針形鞘狀苞。萼片數3個,微紅色,外密被柔毛,倒卵形長約6 mm,寬約5 mm,銳頭。上部萼片與二較少小花辮形成兜狀,側生的萼片卵狀橢圓形,長約9 mm,寬約5 mm,唇瓣長伸,已相當特化,外形與花瓣迴異,基部有一短距長約5 mm,距內有二腺體,唇瓣前端裂成2尖瓣,每片長約6 mm,其中段爪部有細絲狀構造,兩邊各約6條,長短不一,外形很像梳子。花柱較短,柱頭2個,花藥帽卵形,花粉塊微黃色,粉質。每年約9月抽苔,10 ~ 11月開花,未授粉的小花可持續到12月底才凋謝。
高雄金線連( Anoectochilus Koshunensis Hayata )另稱?甯K金線連,其根莖葉等植株外部形態與臺灣金線連極為相似,兩者主要的差別在於花數及唇瓣構造,臺灣金線連之花數較少而唇瓣爪部為深梳狀,距長約5 mm。高雄金線連之花數較多,唇瓣爪部為非梳狀,距較長,約1cm。兩者其他的區別點在於高雄金線連之節數較多,節間較長,且莖徑較細,莖色紫紅,故顯的植株較高,株色較深。此外高雄金線連的葉片長及寬都較小。( 9)
目前供作藥材主要以臺灣金線連及高雄金線連為主,而以臺灣金線連供鮮食較為普遍。
--------------------------------------------------------------------------------
(二) 栽培環境因子
因金線連分布於海拔500-1500公尺的闊葉林床,且生長緩慢,所以在栽培中溫度、濕度,是成功與否的重要因子( 5 ),以種子播種繁殖而言,必須兩年以後才能利用 ( 2 )。現在利用莖段培養可以提早採收,而採收適期的決定仍然和栽培時間的長短有密切的關係,至少必須在出瓶栽培十個月 (定植後8個月) 採收較適宜( 10 )。
1. 溫度
金線連之發育、生長、開花與結果都有一定的溫度。在金線連栽培環境中,溫度的影響甚鉅,溫度過低則生長緩慢 ( 9 ),高於30℃或低於15℃則不利於生長,若低於10℃,須加設施保溫,適宜的栽培溫度為20 ~ 25℃,栽培場所溫度過高時,可利用遮陰、澆水、加強通風或以蒸發冷卻方式如噴霧或使用水牆等方法以將溫度降下來。
2. 濕度
空氣濕度高有住於生長並提高植株鮮重( 21 ),但栽培介質不能過濕,過濕易導致莖腐病 ( 5 ),特別在高溫( 28-32℃ )、高濕下,容易有鐮刀菌感染進而發生猝倒病,這是平地夏天不能栽培成功的主要原因( 3 ) 。
莖腐病(stem rot ) 之病源菌為Fusarium oxysporum,基腐病(basal rot) 為Pythium ultimum ,目前以莖腐病發生最為嚴重,佔病害發生之 90%( 8 ) 。
3. 光度
金線連屬於陰性植物,原生於森林內樹下半遮陰的地方,因此適合金線連栽培的光度,約為正常日光量的1/3( 2, 9 ),最忌夏秋中午左右之直射陽光,此將引起日灼損傷葉片,一般而言,若光度高於5000lux 則會使新生葉片白化,低於 1000lux將使植株纖細徒長,一般栽培時可利用75%遮光網雙層控制在4000lux 左右,如此除了具有遮陰效果外,也利於濕度的保存及通風( 2, 9 ) 。海拔1000 公尺左右的地區栽培金線連,由於溫度適宜,因此夏天的生產量幾乎是平地的兩倍,惟冬天來螳劦釭`意寒害的發生,保溫設施中尤以隧道式陰棚較易保溫,平地栽培場若亦須採用此方式栽培,應將陰棚架高一些,以利於通風( 2 )。
4. 栽培介質
金線連屬地生蘭又是藥用植物,所以必須使用清潔及適宜的栽培介質栽培,適宜的介質除了須具備有良好的透氣性外尚須有良好的保水性( 2 ),目前所使用的介質包括有蛇目屑、碳化稻殼、蛭石、真珠石、腐葉土及水苔等,栽培中依不同的介質混合比例,來調整介質的通氣性及保水性( 2, 5, 9 ),苗株剛由瓶苗移出時最好以2號蛭石栽植,因蛭石係經高溫處理,吸水及透氣性均佳,且富含鎂及鉀離子,具蓄積養份之能力,可降低無菌狀態移出的苗株遭受病菌為害的機會,並可助於瓶苗適應環境變化的機會( 2 ),金線連須水而不宜積水,澆水量及次數將會隨著植株的發育狀況及生長環境而須調整,介質中的肥料以緩效性的有機肥為主。
5. 繁殖方式
在組織培養尚未被應用在金線連上時,傳統的繁殖方法為分株、扦插、種子播種,其中因為種子收穫不易及播種的發芽率低,所以以往大都以分株及扦插的方式繁殖,然而因易受環境的影響,此方式的存活率約為30 ~ 70 %(9),金線連生長緩慢( 5 ),以種子播種繁殖而言,必須兩年以後才能利用(2),現在利用莖段培養可以提早採收,而採收適期的決定仍然和栽培時間的長短有密切的關係,至少必須在出瓶栽培十個月(定植後8個月) 採收較適宜(9) 。
國內現在供作組織培養材料為臺灣金線連及高雄金線連(10) 。 目前常使用的金線連組織培養方式有下列幾種 :( 1 ). 無菌撥種繁殖,( 2 ). 頂芽培養,( 3 ). 無菌扦插繁殖,( 4 ). 無菌壓條繁殖,( 5 ). 液體振盪培養。
--------------------------------------------------------------------------------
三、研究方法
傳統上的園藝領域在組織培養的研究多由培養基中添加物含量與種類如生長激素、維生素、糖份或其它有機物等的改變去探討對植株生長勢、存活率等的影響,亦有由植物生理的出發點去探討前述因子的影響。此些均屬化學方法。
園藝工程領域的興起為傳統的園藝研究加入了一支生力軍:由工程的角度去探討組織培養,其最直接的就是由環境因子上著手,包括溫度、濕度、光量、光質、光週期、空氣成份如二氧化碳濃度等。由於培養容器內外的空氣交換量直接影響容器內溫度、濕度與二氧化碳濃度,所以容器封口材質也是一個重要的因子。此些調節環境因子的方法均屬物理方法。
簡言之,透過化學與物理的方法去探討各種因子對植物的影響為本研究的重點。初步規劃的試驗如下:
以不同光期、光質、封口材質、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濕度與培養基配方,對臺灣金線連組培苗進行培養試驗,觀察各處理間的生長情形,期能找出在瓶苗階段最適合生長發育的環境,並將各處理在瓶苗試驗間出瓶的植株再進行栽培試驗以觀察瓶苗階段的環境對後續出瓶後栽培生長速率的影響。
參考文獻
方彥. 1984. 開創精緻農業中看金線連企業化栽培. 興農 198 : 62-65.
何政坤. 張淑華. 陳振榮. 1987. 金線連之組織培養與馴化栽培. 臺灣農業 23(2) : 77-80.
林俊義. 1986. 金線連之繁殖與推廣 農友 37 : 14-17.
林學詩. 1994. 珍貴藥草 金線連的栽培法. 花蓮區農技報導
周惠慈 1983 臺灣金線連組織培養繁殖 --無性繁殖法之探討. 理工學報 20 : 97-111
周惠慈 謝萬全 張其善 1982 臺灣金線連組織培養繁殖法 . 理工學報 19 : 155-160.
陳雪貞 1986 臺灣金線連之微體繁殖 科學農業34(3-4):105-107.
莊維仁 1990 金線連莖腐病與基腐病病原學及防治之研究 國立中興大學 植物病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新裕 蔡新聲 徐原田 劉柏煙 1987 金線連之繁殖與栽培技術 科學農業 35(5-6)125-129.
劉新裕 蔡新聲 黃漢津 胡敏夫 葉常青 1987 金線連大量繁殖與栽培後之生育性狀 種間比較及營養成份研究 中華農業研究 36(4) : 357-366.
蕭翌柱 陳威臣 呂佳宜 蔡新聲 1995. 臺灣金線連之組織培養- I.改進種子萌芽率之研究 中華農業研究 44:279-286。
戴國興 .1987. 珍貴藥用植物金線連之組織培養繁殖. 中華農學會報(新) 137 : 42-54.
Cournac, L., B. Dimon, P. Carrier, A. Lohou and P. Chagvardieff. 1991.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olanum tuberosum plantlets cultivated in vitro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aeration, sucrose supply, and CO2 nrichment. Plant Physiol. 97:112-117.
Deng, R and Danielle J. Donnelly. 1993. In vitro hardening of red raspberry by CO2 enrichment and reduced medium sucrose concentration. Hortscience. 28(10):1048-1051
Fujiwara, K., T. Kozai and I. Watanabe. 1987. Fundmental studies on environment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vessels. (3) Measurements of carbon dioxide gas concentration in closed vessels containing tissue cultured plantlets and estimates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 of the plantlets. J. Agr. Meteorol. 43:21-31.
Fujiwara, K., T. Kozai and I. Watanabe. 1989. Effects of closures and vessels on light intensitie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vessels. J. Agr. Meteorol. 45(3):143-149. (JE)
Kozai, T. 1989. Autotrophic (sugar-free) micropropagation for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production costs. Chronic Hort. 29(2):19-20.
Ikeda, A., S. Nakayama, Y. Kitaya and K. Yabuki. 1988. Effect of photoperid, CO2 concentration, and light intensity on growth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 of letture and turnip. Acta Horticulturae 229:273-282.
Kozai, T. and K. Sekimoto. 1988. Effect of the number of air exchanges per hour of the closed vessel and the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on the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nside the vessel and the growth of strawberry plantlets in vitro. Environ. Control Biol. 26:21-29.
Kozai, T., S. Kushihashi, C. Kubota and K. Fujiwara. 1992. Effect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hotoperiod and dark period temperature , and photosynthetic photo flux density on the shoot length and growth of potato plantlets in vitro . J. Japan. Soc. Hort. Sci. 61(1):93-98.(JE)
Porter, M. A. and B. Grodzinski. 1985. CO2 enrichment and protected crops. Hort. Rev. vol 7:345-398.
Tanaka, K., K. Fujiwara and T. Kozai. 1992.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culture vessel on the transpiration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 of potato plantlets in vitro. Acta Hort. 319: 59-64.
http://www.ecaa.ntu.edu.tw/weifang/lab551/plant1.htm
一、簡介
臺灣金線連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為蘭科(Orchidaceae) 金線連屬 (Anoectochilus) 之小型地生蘭,屬多年生藥用植物,全草皆可入藥是民間極珍貴藥材 (1, 2, 3, 4, 6, 7, 9, 10, 11 ) ,因葉表墨綠色鑲以金色或銀色網狀線條因而得名( 6, 9 ),由於價格昂貴,在大量採摘之後,野生金線連數量銳減,故建立金線連之大量繁殖技術及尋找最適合的栽培環境為解決金線連供應不足的首要之務。
目前金線連已可用組織培養方式進行大量繁殖,但瓶苗出瓶後移植成活率不高,後續生長緩慢並於栽培過程中易發生病蟲害( 7, 9 ) 。
如何提高出瓶後組培苗的存活率及控制或調節栽培環境使後續的的生長期縮短並減少罹病機會,皆是未來研究之的方向。
二、前人研究彙整
(一) 分布及型態
金線連屬之植物超過35種,大致分布於印度、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亞各國、印尼、新喀里多尼亞以及夏威夷一帶( 9 )。
金線連分布於臺灣全島海拔500-1500公尺左右的闊葉林床 ( 4, 6, 9 ),北自台北縣的北插天山,新竹縣竹東,苗栗縣南庄、大湖,台中縣武陵農場、青山、谷關、白冷,南投縣仁愛鄉、蘆山、溪頭,嘉義縣吳鳳鄉,南至高雄縣旗山、扇平、阿卑縣,屏東縣霧台、來義、潮洲萬金庄、南仁山,東至台東縣中央山脈之水波、金山、太麻里、關山而至花蓮縣玉里、鳳林、太魯閣等陰濕身森林內皆可見其蹤跡 ( 9 ) 。
台灣自產金線連屬之植物有四種:
臺灣金線連(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
單囊開唇蘭( Anoectochilus inabai Hayata )
高雄金線連( Anoectochilus Koshunensis Hayata )
二囊開唇蘭( Anoectochilus lanceolatus Lindl ) ( 9 )
臺灣金線連( 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之植物形態株高20 ~ 30公分,花序高可達14.5 ~ 26.5 cm,主根肥厚,長約4 ~ 5 cm;不定根數平均為3 ~ 4條。莖圓筒狀,肉質,基部直徑2.8 ~ 5.0mm。葉分開互生於莖具平滑的金色或銀色線條,葉呈橢圓型或卵型,表面為暗綠色,葉背為紫紅色,葉長約3-4公分,葉寬約2-3公分,全株葉片數約8枚,成株則剩約4 ~ 6枚,先端尖銳,基部擴大呈圓形為鞘而抱垂 ( 9 )。花數少,頂生有3 ~ 4 朵之穗狀花序,花序柄紅褐色,有白色柔毛,柄上具2 ~3 片披針形鞘狀苞。萼片數3個,微紅色,外密被柔毛,倒卵形長約6 mm,寬約5 mm,銳頭。上部萼片與二較少小花辮形成兜狀,側生的萼片卵狀橢圓形,長約9 mm,寬約5 mm,唇瓣長伸,已相當特化,外形與花瓣迴異,基部有一短距長約5 mm,距內有二腺體,唇瓣前端裂成2尖瓣,每片長約6 mm,其中段爪部有細絲狀構造,兩邊各約6條,長短不一,外形很像梳子。花柱較短,柱頭2個,花藥帽卵形,花粉塊微黃色,粉質。每年約9月抽苔,10 ~ 11月開花,未授粉的小花可持續到12月底才凋謝。
高雄金線連( Anoectochilus Koshunensis Hayata )另稱?甯K金線連,其根莖葉等植株外部形態與臺灣金線連極為相似,兩者主要的差別在於花數及唇瓣構造,臺灣金線連之花數較少而唇瓣爪部為深梳狀,距長約5 mm。高雄金線連之花數較多,唇瓣爪部為非梳狀,距較長,約1cm。兩者其他的區別點在於高雄金線連之節數較多,節間較長,且莖徑較細,莖色紫紅,故顯的植株較高,株色較深。此外高雄金線連的葉片長及寬都較小。( 9)
目前供作藥材主要以臺灣金線連及高雄金線連為主,而以臺灣金線連供鮮食較為普遍。
--------------------------------------------------------------------------------
(二) 栽培環境因子
因金線連分布於海拔500-1500公尺的闊葉林床,且生長緩慢,所以在栽培中溫度、濕度,是成功與否的重要因子( 5 ),以種子播種繁殖而言,必須兩年以後才能利用 ( 2 )。現在利用莖段培養可以提早採收,而採收適期的決定仍然和栽培時間的長短有密切的關係,至少必須在出瓶栽培十個月 (定植後8個月) 採收較適宜( 10 )。
1. 溫度
金線連之發育、生長、開花與結果都有一定的溫度。在金線連栽培環境中,溫度的影響甚鉅,溫度過低則生長緩慢 ( 9 ),高於30℃或低於15℃則不利於生長,若低於10℃,須加設施保溫,適宜的栽培溫度為20 ~ 25℃,栽培場所溫度過高時,可利用遮陰、澆水、加強通風或以蒸發冷卻方式如噴霧或使用水牆等方法以將溫度降下來。
2. 濕度
空氣濕度高有住於生長並提高植株鮮重( 21 ),但栽培介質不能過濕,過濕易導致莖腐病 ( 5 ),特別在高溫( 28-32℃ )、高濕下,容易有鐮刀菌感染進而發生猝倒病,這是平地夏天不能栽培成功的主要原因( 3 ) 。
莖腐病(stem rot ) 之病源菌為Fusarium oxysporum,基腐病(basal rot) 為Pythium ultimum ,目前以莖腐病發生最為嚴重,佔病害發生之 90%( 8 ) 。
3. 光度
金線連屬於陰性植物,原生於森林內樹下半遮陰的地方,因此適合金線連栽培的光度,約為正常日光量的1/3( 2, 9 ),最忌夏秋中午左右之直射陽光,此將引起日灼損傷葉片,一般而言,若光度高於5000lux 則會使新生葉片白化,低於 1000lux將使植株纖細徒長,一般栽培時可利用75%遮光網雙層控制在4000lux 左右,如此除了具有遮陰效果外,也利於濕度的保存及通風( 2, 9 ) 。海拔1000 公尺左右的地區栽培金線連,由於溫度適宜,因此夏天的生產量幾乎是平地的兩倍,惟冬天來螳劦釭`意寒害的發生,保溫設施中尤以隧道式陰棚較易保溫,平地栽培場若亦須採用此方式栽培,應將陰棚架高一些,以利於通風( 2 )。
4. 栽培介質
金線連屬地生蘭又是藥用植物,所以必須使用清潔及適宜的栽培介質栽培,適宜的介質除了須具備有良好的透氣性外尚須有良好的保水性( 2 ),目前所使用的介質包括有蛇目屑、碳化稻殼、蛭石、真珠石、腐葉土及水苔等,栽培中依不同的介質混合比例,來調整介質的通氣性及保水性( 2, 5, 9 ),苗株剛由瓶苗移出時最好以2號蛭石栽植,因蛭石係經高溫處理,吸水及透氣性均佳,且富含鎂及鉀離子,具蓄積養份之能力,可降低無菌狀態移出的苗株遭受病菌為害的機會,並可助於瓶苗適應環境變化的機會( 2 ),金線連須水而不宜積水,澆水量及次數將會隨著植株的發育狀況及生長環境而須調整,介質中的肥料以緩效性的有機肥為主。
5. 繁殖方式
在組織培養尚未被應用在金線連上時,傳統的繁殖方法為分株、扦插、種子播種,其中因為種子收穫不易及播種的發芽率低,所以以往大都以分株及扦插的方式繁殖,然而因易受環境的影響,此方式的存活率約為30 ~ 70 %(9),金線連生長緩慢( 5 ),以種子播種繁殖而言,必須兩年以後才能利用(2),現在利用莖段培養可以提早採收,而採收適期的決定仍然和栽培時間的長短有密切的關係,至少必須在出瓶栽培十個月(定植後8個月) 採收較適宜(9) 。
國內現在供作組織培養材料為臺灣金線連及高雄金線連(10) 。 目前常使用的金線連組織培養方式有下列幾種 :( 1 ). 無菌撥種繁殖,( 2 ). 頂芽培養,( 3 ). 無菌扦插繁殖,( 4 ). 無菌壓條繁殖,( 5 ). 液體振盪培養。
--------------------------------------------------------------------------------
三、研究方法
傳統上的園藝領域在組織培養的研究多由培養基中添加物含量與種類如生長激素、維生素、糖份或其它有機物等的改變去探討對植株生長勢、存活率等的影響,亦有由植物生理的出發點去探討前述因子的影響。此些均屬化學方法。
園藝工程領域的興起為傳統的園藝研究加入了一支生力軍:由工程的角度去探討組織培養,其最直接的就是由環境因子上著手,包括溫度、濕度、光量、光質、光週期、空氣成份如二氧化碳濃度等。由於培養容器內外的空氣交換量直接影響容器內溫度、濕度與二氧化碳濃度,所以容器封口材質也是一個重要的因子。此些調節環境因子的方法均屬物理方法。
簡言之,透過化學與物理的方法去探討各種因子對植物的影響為本研究的重點。初步規劃的試驗如下:
以不同光期、光質、封口材質、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濕度與培養基配方,對臺灣金線連組培苗進行培養試驗,觀察各處理間的生長情形,期能找出在瓶苗階段最適合生長發育的環境,並將各處理在瓶苗試驗間出瓶的植株再進行栽培試驗以觀察瓶苗階段的環境對後續出瓶後栽培生長速率的影響。
參考文獻
方彥. 1984. 開創精緻農業中看金線連企業化栽培. 興農 198 : 62-65.
何政坤. 張淑華. 陳振榮. 1987. 金線連之組織培養與馴化栽培. 臺灣農業 23(2) : 77-80.
林俊義. 1986. 金線連之繁殖與推廣 農友 37 : 14-17.
林學詩. 1994. 珍貴藥草 金線連的栽培法. 花蓮區農技報導
周惠慈 1983 臺灣金線連組織培養繁殖 --無性繁殖法之探討. 理工學報 20 : 97-111
周惠慈 謝萬全 張其善 1982 臺灣金線連組織培養繁殖法 . 理工學報 19 : 155-160.
陳雪貞 1986 臺灣金線連之微體繁殖 科學農業34(3-4):105-107.
莊維仁 1990 金線連莖腐病與基腐病病原學及防治之研究 國立中興大學 植物病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新裕 蔡新聲 徐原田 劉柏煙 1987 金線連之繁殖與栽培技術 科學農業 35(5-6)125-129.
劉新裕 蔡新聲 黃漢津 胡敏夫 葉常青 1987 金線連大量繁殖與栽培後之生育性狀 種間比較及營養成份研究 中華農業研究 36(4) : 357-366.
蕭翌柱 陳威臣 呂佳宜 蔡新聲 1995. 臺灣金線連之組織培養- I.改進種子萌芽率之研究 中華農業研究 44:279-286。
戴國興 .1987. 珍貴藥用植物金線連之組織培養繁殖. 中華農學會報(新) 137 : 42-54.
Cournac, L., B. Dimon, P. Carrier, A. Lohou and P. Chagvardieff. 1991.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olanum tuberosum plantlets cultivated in vitro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aeration, sucrose supply, and CO2 nrichment. Plant Physiol. 97:112-117.
Deng, R and Danielle J. Donnelly. 1993. In vitro hardening of red raspberry by CO2 enrichment and reduced medium sucrose concentration. Hortscience. 28(10):1048-1051
Fujiwara, K., T. Kozai and I. Watanabe. 1987. Fundmental studies on environment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vessels. (3) Measurements of carbon dioxide gas concentration in closed vessels containing tissue cultured plantlets and estimates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 of the plantlets. J. Agr. Meteorol. 43:21-31.
Fujiwara, K., T. Kozai and I. Watanabe. 1989. Effects of closures and vessels on light intensitie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vessels. J. Agr. Meteorol. 45(3):143-149. (JE)
Kozai, T. 1989. Autotrophic (sugar-free) micropropagation for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production costs. Chronic Hort. 29(2):19-20.
Ikeda, A., S. Nakayama, Y. Kitaya and K. Yabuki. 1988. Effect of photoperid, CO2 concentration, and light intensity on growth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 of letture and turnip. Acta Horticulturae 229:273-282.
Kozai, T. and K. Sekimoto. 1988. Effect of the number of air exchanges per hour of the closed vessel and the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on the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nside the vessel and the growth of strawberry plantlets in vitro. Environ. Control Biol. 26:21-29.
Kozai, T., S. Kushihashi, C. Kubota and K. Fujiwara. 1992. Effect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hotoperiod and dark period temperature , and photosynthetic photo flux density on the shoot length and growth of potato plantlets in vitro . J. Japan. Soc. Hort. Sci. 61(1):93-98.(JE)
Porter, M. A. and B. Grodzinski. 1985. CO2 enrichment and protected crops. Hort. Rev. vol 7:345-398.
Tanaka, K., K. Fujiwara and T. Kozai. 1992.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culture vessel on the transpiration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 of potato plantlets in vitro. Acta Hort. 319: 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