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覓仙方覓睡方

有關內科方面,請在此貼!
頭像
salute
岐黃醫者(中醫師)
岐黃醫者(中醫師)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9
註冊時間: 2006-04-17 , 20:47
來自: 大屯山下
聯繫:

不覓仙方覓睡方

未閱讀文章 salute »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失眠的經驗,而且不論古今中外的人均曾因此而受苦,那種輾轉反側、愈想睡愈睡不著的滋味著實難受。
 常見的失眠原因有--一、心理因素: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變化,及來自學業、工作、家庭、婚姻等的壓力都易引起睡眠障礙,此時除了自我心理調適或藉宗教信仰求得心靈的依託外,可選用鬆弛神經、減緩精神壓力的方藥,如以「逍遙散」疏肝解鬱、「甘麥大棗湯」「百合地黃湯」來安定神經、解除煩躁。二、生活習慣:像在下午或晚上喝酒或咖啡、茶,在睡前運動或從事密集勞心或勞力的工作是會影響睡眠的。三、輪班工作或時差:造成生理時鐘的失調。四、環境干擾:臥房太冷、太熱、太吵或太亮,都會影響睡眠,有人會認床,換了房間就不好睡。五、生理因素:許多身體上的問題都會干擾睡眠,如關節炎及其他會引起疼痛的疾病、氣喘發作、婦女更年期症候群,另外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意思就是腸胃消化功能有異常也會影響睡眠。六、藥物:某些藥物的副作用會讓人不好睡,像高血壓、氣喘或憂鬱等藥物。而停用某些藥物,如鎮靜劑、安眠藥,也會讓人睡不好。
 自我可以利用穴位按摩來幫助睡眠,方法如下:主穴-神門穴,位置於仰掌、腕橫紋近尺側端陷中,按左手穴時,以右手指按實,數分鐘後輪換位罝交替按壓,見有睡意時停止即能睡;其次按三陰交-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按法同上;其三按耳後完骨下,方法同上,或雙手齊按亦可。亦可臨睡前用熱水浸腳,然後用拇指在腳底正中凹陷處(即湧泉穴)上下推100下,再用整隻手掌,從腳板後跟處起一直向上推至腳指,動作重覆36次。
 針灸方面,耳針可在耳朵的神門點、耳後的安眠穴做埋針或貼王不留行籽;體針則可取前額際神庭、眉衝三穴及耳後的安眠穴與神門、三陰交等穴。用藥上,根據體質的不同、證型的差異,可分別選用天王補心丹(因思慮過度,心血不足而健忘、失眠)、龍膽瀉肝湯(口苦、尿黃、易怒等肝火旺現象)、琥珀多寐丸、酸棗仁湯、歸脾湯、溫膽湯、保和丸等方劑來處理。
 休息是為走更長遠的路,良好的睡眠可以恢復體力而神采奕奕地迎接充滿活力的一天,希望每位讀者每晚都有個香甜的好眠。
圖檔

﹒°.﹒‧° ﹒°.﹒‧° ‧°☆∴°﹒°.﹒‧°
        ╭~*╮ ((((   
        /('-')   ('.')
         /■ ..../■  
_____________√√ ....√√________ 

     萬物靜觀皆自得
頭像
含笑
恆心會員
恆心會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06-04-24 , 7:10
來自: 俗世凡塵
聯繫:

Re: 不覓仙方覓睡方

未閱讀文章 含笑 »

「逍遙散」疏肝解鬱、「甘麥大棗湯」「百合地黃湯」
來安定神經、解除煩躁。
天王補心丹、龍膽瀉肝湯、琥珀多寐丸、酸棗仁湯、
歸脾湯、溫膽湯、保和丸等方劑...

這些中藥如何熬煮? 或是[中藥房]有現成的,簡易的!cq:
含笑也為失眠所苦,曾到中藥房詢問良方...
結果藥商吹捧[酸棗仁湯],
含笑也就傻傻的帶回“一大包”...
結果酸棗【仁】放到變成酸棗【粉】,18:
每次想要煮來服用,卻不知如何下手(還要大費周章一番)
所以,後來只好求[西醫]去了~ ce24:
頭像
salute
岐黃醫者(中醫師)
岐黃醫者(中醫師)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9
註冊時間: 2006-04-17 , 20:47
來自: 大屯山下
聯繫:

未閱讀文章 salute »

睡眠障礙有各種類型,常見如:不易入睡、多夢、眠淺、易醒、醒後不易再入睡、過度早起等。
中醫處方用藥是依辨證論治,所以即使是同樣的失眠型態,不同證型的人可能吃不同的方劑。
所以不是吃酸棗仁湯就可處理(這樣的想法,就像買西藥的安眠藥來吃一樣),臨床上個人在處理睡眠障礙上,幾乎沒有用酸棗仁湯這方劑,連酸棗仁這單味藥也不常用,這和每位醫家的臨床思路有關,比較常用的是柴胡清肝湯、龍膽瀉肝湯、天王補心丹等,建議你(妳)如果有治療上的問題,還是請教醫師會比較妥當,而不只是到藥方詢問一個一般的通用方,適合別人的處方,不一定適合你。
有些人服用某些藥方效果不錯,會將藥單介紹給他人,本質是出於好心,但這做法並不正確,因為服用中藥需辨證分型,以適合不同人的體質,不是一張藥方可以行遍天下。

﹒°.﹒‧° ﹒°.﹒‧° ‧°☆∴°﹒°.﹒‧°
        ╭~*╮ ((((   
        /('-')   ('.')
         /■ ..../■  
_____________√√ ....√√________ 

     萬物靜觀皆自得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5.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