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食療

有關內科方面,請在此貼!
頭像
Enmo
石斛養胃陰者
石斛養胃陰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8471
註冊時間: 2006-01-03 , 13:08
個人狀態: 開心享受幸福
性別:
來自: 直達你心 ^o^

哮喘食療

未閱讀文章 Enmo »

【明報專訊】上星期與大家簡單的談到中醫「哮病」(即俗稱的「哮喘」)的成因和防治原則,這次筆者想跟讀者介紹本病的食療原則。


「哮病」是因為體內「伏痰」受外界的誘因激發所致,所以根治伏痰是防治本病的關鍵。 正如上星期提到「脾為生痰之源」,脾胃的運作失職容易導致水濕內停,而成「痰飲」,所以祛除「伏痰」應從調理脾胃著手


補脾要循序漸進

很多人都認為脾胃失調就是「脾虛」,所以常說要「補脾」。其實,很多原因也可導致脾胃失調,而脾虛僅是其中一種。胡亂地補,有時會帶來反效果,尤其是小朋友的脾胃功能尚未成熟,所以古人早已提出「脾宜運則健」,就是指平時消化和吸收功能正常便起「健脾」的作用。


當然,遇有脾虛時,我們也主張補脾,但也不能急於一時,而是緩緩的補。


「二陳湯」是一條常用於祛痰的方劑,由四味藥所組成﹕法半夏、陳皮、茯苓(亦稱為雲苓)和炙甘草(煎熬時加入生薑)。法半夏較少作食療之用,而其餘三種藥物大家也都耳熟能詳。陳皮有「理氣健脾,化痰祛濕」功效、茯苓能「健脾滲濕」、炙甘草本身可「補益心脾」而它在方中又起「調和諸藥」的作用。所以家長日常用茯苓、陳皮煲湯亦起「健脾化濕」以防止「伏痰」內生的作用。


中醫的醫聖張仲景在他的著作《傷寒染病論》中指出要以「溫藥」來治療「痰飲」。 這個溫藥的「溫」字可以解作「溫和」,也可以理解為選用「溫熱」性質的藥物。「二陳湯」內的四味藥,性溫而平和,合乎仲景所提出的原則。「苓桂朮甘湯」是仲聖創造治療痰飲的方子,只用四味藥﹕茯苓、桂枝、白朮和炙甘草。白朮具「健脾化濕」的功效,食療時常與茯苓和陳皮合用以加強功效。


另外,若按照醫聖提出的原則,治痰飲要用溫藥的話,那我們可從另一個角度再思考一下,就是哮病患兒應盡量避免寒涼及生冷的食物,正因為這兩類食物最容易導致脾胃失調而生伏痰。

中醫師 沈成豪

有你在,真的很幸福  ...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5.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