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7 頁)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3-28 , 10:51
MissC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時報週刊 No.1518



補充維他命已成為現代人的保命符。很多人以為補充維他命能降低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於是拚命補充;但丹麥一項新出爐的大規模研究顯示,攝取過量的抗氧化補充品,不但徒勞無功,甚至可能會提高死亡率。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臨床干預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彙整了多篇從一九九七年至二○○五年的臨床醫學研究報告,針對二十五萬名以上的受試者,分析飲食中常補充的抗氧化營養品(包括β-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硒)對於人體健康風險的研究發現,對於已經罹患心臟病、癌症的人或是部分健康者,每天補充β-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E,不但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抗癌,還可能會提高死亡的風險。

因此,研究者建議,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時,應該盡量選用低劑量的綜合維他命,避免服用單一高劑量的營養品,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產生危害。

綜合維他命每天一顆

美國國家科學院也認為,儘管民眾普遍相信服用大量抗氧化劑可以增強抵抗力,但尚無充分證據顯示這類補充品可以預防疾病;而且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大量攝取維他命的害處愈來愈多。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服用維他命C可能會加速動脈硬化;美國癌症學會日前的一篇報告也認為,癌症病患若在接受放射線和化學治療時服用大量的維他命C,可能對體內的癌細胞產生保護作用而加重病情。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指出,癮君子若是攝取β-胡蘿蔔素補充劑,罹患肺癌的風險大增;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人員也提及,對已經有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補充高單位維他命E沒有好處。

美國心臟協會(AHA)提出忠告,想要利用抗氧化維他命來預防疾病,最好的來源還是每天吃五分、至少四百公克的蔬菜水果;若想額外補充維他命,每天只要吃一顆綜合維他命丸即可。

對此建議,長庚技術學院營養學講師蕭千佑、馬偕醫院營養課長趙強、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主任蔡敬民、營養師張湘寧也持同樣的看法。他們一致認為,現代人把維他命視為萬靈丹,以為只要每天吞幾顆,就可以預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事實上,維他命跟所有的藥品一樣,能救人也能殺人。

蕭千佑強調,雖然現代人的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但也不需天天單獨補充維他命A、E、β-胡蘿蔔素等脂溶性抗氧化營養補充品,服用一顆綜合維他命就已經足夠了。趙強也說,很多人把抗氧化營養補充品視為仙丹,以為它能預防各種疾病的產生,事實上,用錯時機、方法,它也可能變成身體難以承受的負擔。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3-28 , 10:52
MissC
維他命B偶爾補充


趙強以民眾最常服用的維他命E為例,如果只單純服用維他命E而欲達到功效,必須配合維他命C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抗老。任何一種維他命要在體內達到效果,必須有其他維他命一起配合,才能達到協同作用,對抗體內的自由基。趙強說,維他命在人體內的作用,好比士兵到戰場打仗一樣,必須靠集體作戰才能打贏,單打獨鬥不但無法打敗敵人,還可能遍體鱗傷。

再以葉黃素為例,由於它是惟一證實對眼睛視網膜有效的營養成分,因此很多人為了護眼,猛吃富含葉黃素的營養補充品,但問題是,葉黃素進入人體腸胃道後,再傳遞到眼睛時,也會遭到其他自由基的攻擊,還沒有到達終點,就已經陣亡了。因此他建議,要補充葉黃素,最好不要補充單方,最好搭配一些抗氧化營養補充品,一起對抗體內自由基,讓它能抵達終點,提供眼球所需的營養成分。

很多人把維他命當成每天必須吃的營養補充品,早上吞一顆綜合維他命、一顆維他命B群,中午再吞一顆維他命C、兒茶素,晚上再吞一顆維他命E、Q10,一天下來,總共吞進六顆營養補充品。蕭千佑認為,維他命有缺,才需要補充,以外食族為例,比較容易出現營養不均衡的情況,每天只要補充一顆綜合維他命即可。像他個人,每天攝取大量蔬果,所以不需再額外補充營養補充品;不過,由於維他命B群存於五穀雜糧及動物性食物裡,怕攝取不足,所以每天早上會吃一顆維他命B群,增加身體的能量。

如果把人的身體比作一部引擎,維他命就像火星塞,身體的需要量雖少,卻是維繫生命不可缺的要素。除了維他命D能由人體自行合成之外,其餘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裡,照理說,只要均衡地攝取各類食物,就不用擔心匱乏。

均衡飲食 最重要

「維他命B群是水溶性的,不用擔心會殘留在體內。」蕭千佑說,很多人天天補充維他命E,但食用植物油已含有天然維他命E,而且它屬脂溶性營養素,不需天天補充,兩天補充一次即可。

蔡敬民也認為,功能性維他命不需天天補充,身體發出警訊時再補充,以維他命B群為例,身體易出現疲勞、精神不濟、嘴破時再補充,不然補充了,身體也不會吸收,只是多花錢而已。

天天補充綜合維他命的趙強也說,補充維他命要有正確觀念,就是先讓身體維持一個基礎量、一個平衡,有特殊需要時,再添加強調功能性的營養補充品。像經常在外面跑的業務員以及經常熬夜、工作壓力大、抽菸者,除了需每天補充一顆綜合維他命外,最好能再適時補充維他命B群及抗氧化類的營養補充品,才有足夠的營養素對抗體內自由基,預防疾病的發生。

營養師張湘寧則認為,很多人把維他命當作健康的萬靈丹,其實,營養素需要依照個人的體質適量地補充,過量時,反而有害;尤其是像是脂溶性的維他命A、D、E、K,服用過量會堆積在體內,造成中毒、損害健康,嚴重時反而提高死亡風險。

因此,張湘寧建議,與其擔心缺乏維他命,不如多注意飲食是否均衡,會不會吃得太油、蔬菜水果吃太少?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3-28 , 10:53
MissC
維他命補充法


減肥族

台灣的女人有8成以上都在減肥,經常在家裡吃小孩剩菜的媽媽更是減肥的最大族群,可不要以為減肥的人就不必補充營養素,其實補對營養素,不但讓減肥的人更健康,而且能夠讓減肥效果更快。

減肥族一定不能缺乏的是維他命B群,因為B群除了能讓人更有精神和體力、幫助熱量的代謝外,也能穩定節食後的神經不穩定。

素食族

歐洲的研究發現,素食者的平均壽命比肉食者多7年,但素食者容易缺乏維他命B12,造成貧血問題,因此,純素食族可以補充綜合維他命,彌補無法攝取到的營養素。

營養師表示,全素食者容易缺乏鈣和普遍存在動物肝臟、奶、蛋中的維他命D,故可額外補充維他命D及鈣片,或多攝食豆類、海藻、菇類及芝麻等,也可以多曬太陽來補充維他命D。

壓力族

很多人以為,壓力大的人需補充維他命B群,但馬偕醫院營養課長趙強表示,壓力大時補充B群,反而會愈補愈累,因為精神不濟時補充B群,反而會讓肌肉更緊繃,此時需要補充的是鎂、硒、鈣、磷、錳等微量元素,它們能產生安定神經及消除疲勞的作用。

外食族

必須經常應酬、吃外食的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坊間餐廳的食物為了兼具色、香、味,不是太油、太甜,就是太鹹,太鹹的食物會消耗維他命B群,糖分轉化時也會消耗維他命B1,同時也會影響丙酮酸排泄,讓體內的乳酸不易排出,乳酸和丙酮酸積留過多,不但容易影響情緒,還會產生莫名的煩惱、激動,肌肉也容易痠痛。因此,營養師建議,外食族可適時補充維他命B群。

夜貓子族

由於人體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都是在夜間睡眠時才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在黎明前分泌,主要可促進人體糖類代謝、保障肌肉發育的功能,而生長激素在入睡後產生,能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也能延緩中老年人衰老。

夜貓族最容易有視力惡化、膚質粗糙鬆弛等現象,而維他命A是保護眼睛、黏膜和皮膚等很重要的營養素,因此可多喝牛奶、吃蛋及菠菜、番茄、胡蘿蔔或是補充維他命A及各種胡蘿蔔素。經常熬夜的人也容易出現神經不穩定,可適時補充維他命B群、C,有益腦部、穩定神經、消除疲勞。

電腦族

許多研究發現,電腦的電磁波能干擾電腦族、影響免疫系統,因此,電腦族比一般人更需要注意營養保健。經常坐在電腦桌前的人,平常可以多補充葡萄籽萃取物的前花青素,有助於消除自由基;在視力保護方面,則可以補充葉黃素。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3-28 , 10:54
MissC
服用停看聽


現代人常會懷疑自己的營養不夠,而將維他命視為萬靈丹,長庚技術學院營養學講師蕭千佑表示,維他命雖能補充人體不足的營養素,但並非萬靈丹,服用前要注意以下幾點︰

1.維他命吃太多會產生毒性,如維他命A、D一旦長期大量服用,會累積在體內產生副作用。
2.維他命C雖為水溶性,吃太多會經由尿液排出體外,但吃多了,也會增加尿液酸度。維他命C也會使尿液中的草酸排泄增加,造成腸胃道不適,甚至引起結石。
3.心血管疾病患者常會服用單方維他命E來保護心臟,但劑量過高會產生猝氧化,反而無法保護心臟,建議最好不要服用。
4.吸菸的人在服用維他命時要小心謹慎,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吸菸者為消除體內自由基而服用高劑量的維他命A或β-胡蘿蔔素,反而易罹患癌症。
5.許多癌症患者為預防癌症而服用高劑量抗氧化維他命,但這樣反而會產生猝氧化,活化癌細胞。

最佳補充時間

維他命在不同時間吃,效果會不同。一般而言,水溶性維他命如維他命C,在酸性環境中,比較容易吸收,所以飯後吃,吸收的效果比較好,而且最好低劑量分次吃,可以分兩次在飯後吃。

脂溶性維他命A、D、E、K等,必須在有油脂的情形下才能吸收,所以飯後吃,吸收的情形比空腹好,空腹吃的效果其實很有限,而且過量攝取會有中毒的危險。近幾年來相當流行、強調可轉化壓力荷爾蒙的營養素,則可在睡前服用。

綜合維他命最好在早餐後服用,因為鐵質要有維他命C才能輔助吸收,鈣質也需要在有胃酸分泌下,吸收率才會加強;而且現在很多綜合維他命中的維他命B群都會加倍劑量,如果睡前服用,恐怕會影響睡眠。


(全文完)
io:

發表於 : 2007-04-09 , 12:49
MissC
保健食品功效昨是今非 養生貴在簡單實踐


「想要抗老駐顏防癌護心嗎?多吃維他命A、C、E、β胡蘿蔔素準沒錯」,還有葡萄籽、綠茶、蔓越莓的萃取濃縮成份,「也具有優異的抗氧化功能」,然而,新的研究資料卻說,這些藥丸吃多了,還可能效果適得其反。

這十幾二十年來,哈佛醫學院和公衛學院等知名學府為這些藥丸的神奇效果背書,相關資訊充斥在民眾生活週遭,傳達著「有呷有保庇」的訊息。

但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2006年五月時提出一份報告指出,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一般人補充β胡蘿蔔素,可以降低肺癌危險,抽菸者若是補充β胡蘿蔔素,罹患肺癌的機率還高出28%,應避免服用。

今年初「美國醫學會」期刊收錄一篇文獻回顧研究,丹麥研究人員分析四十七份論文,發現服用維他命A藥丸會增加百分之十六的死亡風險,補充維他命E 會增加百分之四死亡風險,β胡蘿蔔素則會增加百分之七死亡風險,至於維他命C和硒則不會增加死亡風險。

類似的食品安全資訊,讓人無所適從,例如對於網路流言「九層塔致癌」,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醫師說,「沒這回事」,衛生署官員卻說,九層塔中的黃樟素是可能致癌物質。就連應否「每天要喝八杯水」、「吃鹼性食物較健康」也有相反論調,讓人左右為難。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所研究員潘文涵認為,問題的癥結可能是「研究方法」差異,過去採用觀察性、短期間、小樣本的研究方式,為補充特定維他命做成有益健康的結論,近來研究採取隨機雙盲(參加試驗和執行試驗的人,自己並不知道被分配到實驗組或對照組)的大規模臨床試驗,鐵證如山,才推翻了既有的論調。

民眾要瞭解到另一個觀念是「毒性與劑量成正比」,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在毒物學領域,沒有安全的食物,只有安全劑量,即是再安全的水,在美國曾傳出暴飲以致水中毒的報告,某些腎功能不佳的病患,也要限制水份的攝取。

衛生署技監李志恆則傳達「風險」的概念,他說,九層塔、桂皮、八角、茴香、當歸、細辛等香料或中藥材,都含有黃樟素,黃樟素在動物試驗中會導致肝癌,是「可能致癌物質」,而非世界衛生組織 (WHO)認定的最風險「第一級致癌物質」,且與同樣有致癌之虞的香菸、檳榔相較,九層塔是配料而非主食,用量不大,致癌風險遠低於香菸、檳榔。

面對「昨是今非」的保健食品功效,民眾該怎麼辦?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謝宜芳說,「天天蔬果五七九」,男性九份蔬果,女性七分,兒童五份,新鮮蔬果含有天然的抗氧化物質,端上的菜色要種類愈多愈好,顏色愈多愈好。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陳潮宗也重申飲食的「中庸之道」,亦即飲食要清淡,吃要七分飽,多蔬果、全穀類、少量低脂魚類、家禽類、牛奶、豆類、堅果,新鮮不添防腐劑少加工最好,藥補不如食補;更重要的是,規律的生活、愉快的心情及適度的運動,養生說來簡單,貴在實踐。


(中央社)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5-13 , 11:49
MissC
保健食品的正確認知
時報資訊
記者:【劉愛卿(宏信藥品藥師)】



長久以來,國人均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態度,面對親友「善意」地推銷保健食品,再經過電視廣告的宣傳,不自覺越買越多,最後已搞不清楚要如何服用才作罷。

保健食品(Food supplement),在美國FDA有法律規範它的安全與標示,並有DSHEA加強管理合法製造,防止偽造食品和非法營業。日本則由厚生勞動省認可分為三種:(1)特定保健用食品、(2)營養機能食品、(3)健康輔助食品及特殊用途食品,前二種可在標籤上標示保健功效。一般包括維他命及礦物質、天然本草萃取物、機能性天然濃縮食品。

許多人迷失在「這麼胖了為什麼還要補充?」「腎結石患者還要不要補鈣?」「為什麼要補充抗氧化劑?」「只要是保健食品均可毫不思索地吞下去」…等等議題。但健康是來自均衡飲食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均衡地攝取五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是缺一不可的。

當營養攝取不均、壓力過大、老化、藥物等因素而造成營養不足,保健食品的補充有其重要性,而孕婦、成長中孩童或因疾病須補充維他命及礦物質(鈣、鎂、鋅…等)的人亦是。

舉例說明:葡萄糖胺是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之一,葉黃素(Lutein),及玉米黃素(Zeaxanthin)存在人類視網膜上的色素斑點,但會因年紀與自由基的影響,增加攝取的必要性。

除此之外,某些特定病患尚須避開會導致其過敏的食品,如對蜜蜂食品敏感,不宜食用蜂王乳、蜂膠…等產品;腎病患者要注意麥苗的含鉀量;尿酸過高患者對含有高量核酸、胺基酸的食品及含有高嘌林的啤酒酵母均要小心使用。

鈣對於骨骼、神經傳導、血壓均有主要的功能,尤其對成長中的孩童、孕婦、以及長期使用類固醇導致鈣質流失者均有其重要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適量補充鈣質並不會增加結石機率。大多的結石與尿中草酸濃度有關,故患有結石者宜少吃草酸含量高的食物,飲用足夠水分,鈣質以每日不超過2000mg,一次500~600mg,分次服用以利其吸收與利用。

另外,為避免保健食品與藥物產生交叉作用,對於正在服用藥物者,應在醫療人員的指導下,做到補充、保健兩者不相衝突的目標。依據高雄醫學大學對高屏地區的用藥行為調查,有41.3%民眾有服用維他命或健康食品的習慣,高於39.53%的民眾因慢性病而服藥,可見保健食品成為民眾提升健康之標的,一般人了解生病要求助醫生,但更應加強對保健食品的認知與正確觀念。

所以民眾可以在住家附近選擇一位優良醫師與一個專業藥局,作為預防醫學保健與營養的顧問。目前大多數藥局均已結合了藥師、營養師提供健康資訊、均衡飲食及對藥品和營養補充的正確服用,以協助民眾達到預防與治療的雙重功效。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5-16 , 16:32
MissC
維生素B群顧心臟 過量易神經病變
中時電子報
黃庭郁/台北報導



醫界研究顯示,維生素B6有助提升重症患者的免疫力,而維生素B6、B12加上葉酸(俗稱B群)則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甚至對有心臟病或已發病的患者都有協助改善和緩解的效果。

不過,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教授黃怡嘉強調,維生素絕非越多越好。既使是相對於油溶性維生素較安全的水溶性B群,長期過量攝取也會有問題。衛生署建議一般成人每日攝取量為一‧三到一‧五毫克,一天攝取超過二百毫克、吃上一、二年,可能出現神經病變。

她認為,坊間販售的B群維生素劑量都太高,她個人的做法為減半再加周休二日,以不要每天服用為準,以免有攝取過量之虞。

黃怡嘉表示,在與台中榮總合作的研究發現,四十名內科加護病房重症病患由醫院提供營養補充,雖已供應足夠的維生素B6,但由於生病,身體大量消耗,實際血液中維生素B6濃度還是不足,有免疫力低下、住院天數、呼吸器依賴天數長的情況。

研究進一步將病患分成三組,持續十四天、分別每日給予○毫克、五十毫克、一百毫克維生素B6。結果顯示,補充五十毫克組較為符合身體需求,病患的淋巴球、發炎指數都明顯改善,免疫力明顯較其他二組提升;一百毫克組則劑量過高,影響效果。

另外一項針對心臟內科病患的研究顯示,維生素B群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率。黃怡嘉指出,人體血液中的「同半胱胺酸」應該被代謝掉,代謝途徑很多,其中一環與B群有關。若有B6、B12、或葉酸不足或缺乏,代謝就容易出問題,尤其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發現代謝不良狀況。

研究將健康人、門診病人分成幾組並分別給予零補充、高低濃度B6、B群(B6、B12與葉酸),給予B群一組的代謝狀況最理想。證實適量補充B群的確有助「顧心臟」。


\n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5-17 , 12:23
MissC
6星期1劑維他命D 遠離肺結核
時報資訊
記者:【尹德瀚/綜合報導】



一篇刊登於《美國呼吸道暨急病照護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說,每六星期服一劑維他命D,有助於加強人體免疫系統,從而預防罹患肺結核。

抗生素問世前,醫界就使用維他命D治療肺結核,但之前對維他命D如何抑制肺結核菌,一直缺乏評估研究。如今英國瑪麗女王醫學院和帝國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維他命D確實有抑制肺結核菌生長的效果。

研究團隊找來一百三十一位曾感染結核菌的實驗對象,分成兩組,一組服用安慰劑,另一組服用二.五毫克的維他命D。六星期後,研究研究團隊為兩組人抽血,並將血液樣本加入結核分枝桿菌。廿四小時後,研究團隊檢驗兩組人的血液樣本,發現服用維他命組的血液樣本所含分枝桿菌數量,比服用安慰劑組的數量少二○%。研究人員說,此項發現尚待臨床試驗證實,但已顯示維他命D確有預防肺結核的潛力。

缺乏維他命D會使免疫系統衰弱,讓原本蟄伏的細菌趁虛而入。主持此一研究的馬提紐博士說,這項發現顯示,每六星期補充一劑維他命D,足以增強人體對抗細菌的免疫功能,方法暨簡單又便宜。除了口服錠劑,也可把維他命D加在牛乳或橙汁中。

肺結核迄今仍是人類重大問題,全球每年有九百萬人罹患肺結核,兩百萬人因此喪命,上述研究可能使無數人受益。同時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補充維他命D還有其他好處,包括降低罹患癌症和糖尿病的風險,並可強化骨骼。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5-22 , 16:42
MissC
美研究:鈣、維生素D攝取過量恐傷腦? 醫師:多喝水



一般民眾擔心骨質疏鬆都會補充鈣以及維生素D,不過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鈣和維生素D攝取量較高的老年人,腦部損傷程度會更加嚴重,增加知能障礙的風險。不過國內醫師認為這需要更多的研究證實,但也提醒民眾攝取過多的鈣與維生素D,容易對腎臟造成負擔,因此要多喝水。

除了喝牛奶補充鈣質,不少民眾會直接補充鈣片以及維生素D幫助吸收不過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如果老人家攝取鈣以及維生素D過多,腦部損傷程度可能會更嚴重。

美研究主要認為,這些額外攝取的鈣並非全由骨頭吸收,有一部分是被血管壁所吸收,因而容易造成血管鈣化,如果發生在腦部,就可能導致腦中風。北醫神經內科醫師胡朝榮表示,在學理上這是有可能成立,至於是否一定會造成血管傷害,還是腦部傷害,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釐清。

儘管醫生認為這個研究需要更多實証證明,但仍然提醒民眾補充鈣質,還有其他的健康風險,因為鈣跟維他命D主要還是跟腎臟功能比較有關係,如果腎臟功能比較不好的人,這方面可能比較需要注意。

而一天該補充多少的鈣以及維生素D?醫師建議,鈣攝取量一天最好不要超過2500毫克,維生素D一天攝取量約200到400國際單位,過多過少對健康都沒有幫助。


東森新聞報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5-22 , 16:45
MissC
美研究:一週7顆綜合維他命 男性罹患前列腺癌風險增30%
東森新聞報
記者許瑜菁/編譯




很多人都習慣服用維他命,認為對健康有幫助,不過,事實上可能並不盡然。美國國家癌症協會最近研究發現,成年男子一個禮拜服用超過七顆綜合維他命,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竟然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之多。

習慣服用維他命的人現在要注意了,根據美國國家癌症協會的研究,吃太多維他命不僅不會幫助身體健康,可能還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這項研究以2萬9千名成年男性為調查對象,歷經5年的時間,結果發現男性一個禮拜服用超過七顆綜合維他命,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將增加百分之三十,而前列腺癌的死亡機率,更是不服用維他命的人兩倍之多,尤其是家族有前列腺癌病史的人,更是高危險群。

事實上,過去的研究也曾經發現,維他命A和鐵錠具有高含量的毒素,而Beta胡蘿蔔素甚至會增加吸菸者得肺癌的風險;美國國家癌症協會的專家提醒民眾,如果有必要補充維他命的時候,最好先熟讀包裝上說明,以免服用過量的維他命,不僅無法達到幫助健康的目的,反而危害自己身體的健康。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5-22 , 18:07
MissC
吃肉影響維生素C抗癌效果


  英國研究人員近日發現,胃裡存在的脂肪可能阻礙了維生素C的抗癌效果。科學家表示,平時應該多吃蔬菜和水果,適當控制含脂肪的肉類攝入量。

  科學家表示,他們的發現顯示出飲食與特定的胃部癌症有關。在唾液中發現的亞硝酸鹽是由飲食中的硝酸鹽轉變而來,科學家認為它能引發胃癌。

  當我們將亞硝酸鹽吞下,讓它進入胃內的酸性環境,亞硝酸鹽就會自然而然地轉變成亞硝基,將胃內的其他化學物質轉變成可致癌的N-亞硝基化合物。

  英國營養基金會的營養科學家布裡奇特說:「癌症是一種在多年中形成,由很多遺傳和環境因素造成的複雜疾病,因此我們不應該間接指出哪個因素可以『致癌』。然而這項研究非常有意思。」她表示,體內的β-胡蘿蔔素等可兼容脂肪的抗氧化劑也可以中和亞硝基化合物。她提出建議說:「這也是再次強調健康均衡飲食的重要性的另一個原因。健康均衡的飲食不應該經常吃富含脂肪的肉類,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人體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


文章來源: 搜狐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5-24 , 20:07
MissC
《用藥警訊》維他命吃過量 會中毒
時報資訊
記者:【陳怡妏/台北報導】



吃維他命保健身體,不少人以為可以像吃青菜水果一樣隨意服用,這是不正確的觀念。維他命其實也是藥品的一種,服用時仍有諸多禁忌,以維他命C為例,正常人1天補充最多不能超過2公克,尤其尿酸偏高以及有結石體質者更不宜攝取過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主任李佳利表示,國人有吃維他命如同吃蔬果、水果的觀念,甚至像吃糖果一樣想吃就吃,殊不知服用過量會有中毒危機。

李佳利指出,維他命A、D、E、K等油溶性的維他命排出較不容易,易在體內堆積,長期間補充過量會導致維他命中毒;至於水溶性維他命B、C,雖然易隨尿液排出,但補充時依個人體質還是有些許的禁忌與注意事項。

李佳利說,維他命C有幫助鐵質吸收的功用,因此尿酸偏高以及腎結石、結石體質患者就不宜在食物以外攝取太多,否則有可能誘使結石復發;老人家吃鈣片改善骨質疏鬆者,要再吃維他命時最好先經藥師評估,因有些鈣片製劑本身已含維他命D,若再額外補充過度有可能中毒。

除了注意服用量外,服用時間、方法也要注意,李佳利說,維他命在飯後服用才能達到最理想的吸收利用率,不過,現代人生活太過忙碌,有不少人習慣在睡前一次補充,她建議,睡前服用保健品的人,最好多喝水讓各種錠劑或膠囊可以順利下肚,以免停在食道中刺激造成傷害。

李佳利建議,不管任何形式的維他命,服用後都要多喝水,像現在有不少媽媽購買維他命C咀嚼錠當成糖果給小朋友吃,如果吃完沒喝水,長期將使牙齒琺瑯質受損。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6-01 , 11:54
MissC
聰明吃保健食品
康健雜誌
記者:林貞岑



台灣人喜歡吃保健食品,一年消費可蓋半棟101大樓,
但最新研究卻發現,保健食品過量有害健康。怎麼吃才安心?

一位三、四歲的小女孩因厭食、體重減輕求診。
小女孩雙眼無神,不斷抓癢、肌肉緊繃無力,檢查結果發現輕微血尿,腎臟有0.7公分的結石,是鈣片吃太多造成高鈣血症。

原來小女孩的母親擔心她長不高,半年前開始,每天給她吃五、六顆兒童鈣片(每顆300毫克),小女孩一天吞近肚裡的鈣質高達1800毫克,是孩童建議量的三倍之多。

「幸好及早發現,再晚一點就會影響到生長和智能發育,」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主任趙舜卿說。

現代人崇尚養生健康,保健食品(包括維生素、礦物質、營養補充劑、草藥及健康食品)幾乎已經成為每日必需品,根據衛生署統計,國內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在吃維生素。

現代人愛用保健食品,以為來自天然很安全,於是混用及過量使用。
吃兒茶素、蜂膠導致尿毒升高;老人家喝牛奶加鈣片造成鈣中毒,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案例。「以毒物學來說,維生素就是藥物,」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認為,民眾應該要慎用保健食品。

近十多年,已有不少大型研究指出,維生素和補充品過量有損健康。

從治病到可能致命

譬如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針對9500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人長達七年的研究發現,每天吃維生素E達400IU的人,心衰竭機率增加13%。
丹麥研究也發現,對於已經罹患心臟病、癌症或是部份健康的人,每天補充β-胡蘿蔔素、維生素A、E,不但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抗癌,還可能會提高死亡風險。
保健食品的研究結果矛盾衝突不斷,一下可以治病,一下又會致命,身為消費者,倒底該怎麼辦?哪些保健食品比較安全,怎麼吃最安心?
分析多年來的研究報告,維生素A、β-胡蘿蔔素惡名昭彰,對身體造成的危害高居所有維生素榜首,林杰樑認為應該立即停用。

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容易沉積體內造成肝臟毒性。每天服用5萬單位的維生素A,就會造成骨頭痠痛和肝臟病變。
在香港,有位媽媽為了要小孩「吃魚肝油補眼睛」,每天讓孩子吞十多顆魚肝油,導致小孩發育受影響,甚至出現肝硬化。

「(吃魚肝油補眼睛)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林杰樑指出,國人飲食中並不缺乏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這些營養素在木瓜和地瓜中含量豐富,不需要額外補充。
此外,抗氧化劑和免疫類保健食品也要小心使用。

抗氧化物可以清除身體自由基,達到預防疾病效果。但新近研究發現,如果吞服抗氧化物過量,反而會加速身體氧化反應,讓自由基增加。
且抗氧化物過多時會清除掉一氧化氮,造成血管無法擴張導致心臟病。
且多數抗氧化物如茄紅素、花青素、葡萄籽、芸香素等,並沒有每日建議量,「因為這些並非身體所需,」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主任黃士懿說,每日建議量的意義是「維持生理運作最少量」,如果沒有規範,表示身體沒有需求,也不需特別補充,多吃蔬果就可以攝取到足夠的抗氧化物。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6-01 , 11:54
MissC
過度提升免疫力,可能導致反效果

免疫類保健食品也不宜亂吃。對於常見「××可以增強某個免疫細胞功能」的訴求,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謝瑞坤特別提出澄清說,免疫系統在人體內如同蹺蹺板,是整體平衡作用的,「不是單加強哪一部份,就表示免疫力增強了,」他說。
尤其有些免疫食品需要控制劑量,譬如研究發現低劑量(一天25克)的黃耆提升免疫力,但過量反會促進癌細胞生長,和信醫院藥師姜紹青提到。
有些人長期服用中藥來增強免疫力,譬如把黃耆、枸杞泡茶當水喝,也要小心。

不需要每天大量吃某一個中藥材,「會有過量的危險。」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部主任楊賢鴻解釋,一來每人體質不同,同樣的配方不見得對每個人都有效;二來長期服用中藥,也可能會有重金屬累積及藥物過量危險。
過度提升免疫力,反而會使細胞分不清敵我,轉而攻擊自己的細胞,造成發炎反應或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

一位營養師的母親,因肺癌末期全身水腫無法下床,她吃了靈芝後水腫立刻消失,「跟書上寫得一樣神奇,媽媽還很高興下床走動,」營養師回憶說,到了第五天,母親呼吸變喘,原來是嚴重的心包膜積水,開刀後才解決問題。
如果你有自體免疫問題,最好不要使用免疫調節類的保健食品。
至於一般人不需要天天補充,「偶爾身體虛弱時再吃,」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主任黃惠宇建議。

維生素B、C、綜合維生素、魚油較安全

維生素中較安全的是,維生素B、C、綜合維生素和魚油。
前兩者為水溶性維生素,不會累積在體內造成傷害;綜合維生素和魚油,目前為止對身體造成危害的研究報告不多。但仍要注意,不要超過每日建議使用量。
事實上,專家學者都同意,一般人不需特別補充維生素,營養素最好的來源是天然食物。但如果消費者把保健食品當成維持生命的要素,不吃覺得不放心,專家並不反對適量補充。

io:

Re: 活得好/維他命過量小心折壽

發表於 : 2007-06-01 , 11:56
MissC
四守則,安心使用保健食品

有需要再吃
維生素不必天天補充,有需要再吃。
身體對營養素的吸收並非照單全收,有時吃得少,反而會強迫細胞吸收得更好。
每隔兩、三天吃一次,不但減少過量危險,也可以補足身體對營養素的需求。
特殊情況如壓力大、學測考試或經常加班熬夜時,可適量補充維生素。
身兼教學與行政工作,每當黃惠宇教授發現自己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就會吞顆維生素B群補充體力。

此外,如慢性病人也可適量補充維生素B群。
因為慢性病如同處於高壓力狀態中,很容易消耗維生素B群,林杰樑醫師提醒。
其他像咀嚼、食物攝取有問題的銀髮族,也可適量補充綜合維生素,輔大營養系副教授曾明淑建議。

但孕婦和幼童,最好不要隨便補充維生素。因為任何外來物質都會影響到胚胎發育,譬如綜合維生素中含維生素A,過量會造成畸胎,因此在懷孕過程中,最好不要服用維生素和補充品。

至於該不該吃葉酸預防寶寶神經管缺陷?建議可先和醫師及藥師討論後再使用。
在美國,政府嚴格把關四歲以下孩童不能任意使用維生素,須由醫生評估使用。
因為寶寶長高長壯需要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營養素,「光吃維生素是不夠的,」趙舜卿醫師說。

且學齡前是養成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黃金期,應該要讓孩子愛上天然食物的美味,而不是給他維生素藥丸應付了事。

注意藥物交互作用

維生素和保健食品經常與西藥發生交互作用,建議心、肝、腎有問題的人,使用前最好先跟醫療人員討論。

常見藥物交互作用如魚油、大蒜、銀杏和阿斯匹靈併用會產生出血危險。
此外,減肥藥羅氏纖會影響身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因此建議吃藥後3~4小時,再補充一顆維生素。

纖維類的保健食品如車前草等,會減少止痛藥普拿疼藥效,因此最好先服用西藥,等兩小時藥物吸收完畢後再服用保健食品比較安全。
如果已經在服用某種保健食品和西藥,建議兩者都不要隨便停掉,以免影響藥物療效。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講師王莉萱就發現,不少慢性病人情況控制不好,原來是保健食品一天吃一天不吃,影響藥物濃度。
建議慢性病人使用保健食品最好先跟醫師、藥師討論,並隨時觀察自己是否有異常症狀。譬如,發癢表示可能是藥物過敏。
如果心血管病人發現早上刷牙會流血,或身上有瘀青,表示有出血現象,最好回醫院診治。

保肝類保健食品,如菇類等,會啟動身體解藥基因,讓藥物失效,因此最好與西藥間隔3~4小時再用,黃惠宇教授提醒。

不要超過每日建議量

細胞不是鐵打的,保健食品濃度過高也會出問題。
即使安全性高的水溶性維生素B和C,也可能因為排尿少造成累積過量,如維生素B6太多會產生周邊神經病變,維生素C太多,則會出現腎結石及頭痛,「吃維生素時記得要多補充水分,」林杰樑提醒。

且無論是天然或合成,吃過量都會對身體造成毒性和增加代謝負擔。
有人把一天吃三次的維骨力改成一天吃五、六次,結果造成胃痛、低血糖。
維生素及礦物質攝取,最好在每日建議範圍之內。且選擇綜合維生素會比單單一補充劑安全。

目前衛生署的規定是維生素含量可以是建議量的1.5倍,若加上日常飲食,其實已經很足夠。
如何辨識所吃維生素是否過量?可以看營養標示中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RDA),美國為USRDA,標示為100%表示完全符合。
如果是100%×66,表示為建議量的66倍之多,劑量太高會有危險,不建議選用,高雄醫學大學營養部主任黃孟娟說。

此外,要小心mega為開頭的維生素加強錠或是高單位維生素。
專家警告,這類維生素劑量太高,很容易影響藥物或治療,甚或造成肝臟代謝負擔,且一旦停用,身體反而會產生缺乏症症狀,最好不要輕易嘗試,藥師王麗萱提醒。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