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
記者:張靜慧
1999年《康健》曾報導並呼籲各界重視兒童近視;八年過去,教育部也已推動「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劃」,兒童近視增加比率雖趨緩,但整體近視率仍偏高,甚至向幼兒蔓延,幼稚園大班的近視盛行率已近19%,小學畢業時破六成,高中畢業,10人就有8.5人近視。
近視是一種永久的眼疾。愈早近視,愈有可能惡化為高度近視,甚至導致失明,家長和學校都要努力搶救。
園長,你們這裡是不是全美語教學?教不教寫字?」
每次帶家長參觀幼稚園,台北縣私立三民幼稚園園長楊嬪媛就會面對這樣的疑問。當她回答「我們保護幼童視力,不主張教幼兒英文和寫字,也不用電腦、電視教學」,多數家長二話不說,掉頭就走。
「三歲看終身,六歲定未來」,當這句話不只是幼教業者的廣告詞,也成為家長的教育信念時,孩子無憂無慮的童年被過度學習取代,也埋下「惡視力」的種子。
學前篇 幼稚園守護視力健康的起點
楊嬪媛也是教育部視力保健種子教師訪評委員、台北縣教育局幼教輔導員,她去訪視幼稚園時,竟發現小班在寫英文字母測驗卷、中班在學過去式、大班把小學二年級的測驗卷拿來當教材;還有幼稚園強調e化教學,孩子的眼睛暴露在快速閃動的電腦、電視螢幕前。
幼兒的眼睛還未發育成熟,就開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視力未老就開始先衰了。
根據國民健康局委託台大醫院對全國幼兒視力的調查結果顯示,民國83~93年間,學齡前幼童近視的比率快速攀升,尤其是大班幼兒的近視比率從7.34%暴增到18.89%,也就是約每五個5歲左右的幼兒,就已有一個成了「小小四眼田雞」。
台大醫院眼科部主任林隆光指出,一旦近視,度數通常是有增無減,而且研究發現,罹患近視的年齡愈小,度數加深愈快,以後變成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的機會就愈高,容易發生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可能導致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