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皮膚十分嬌嫩,被含有酸鹼性的大小便刺激後,容易引起紅臀,如果大便污染尿道口,還會發生尿路感染,因此,嬰兒大便後應及時洗清小屁股,更換尿布。
洗小屁股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洗屁股用的水溫要適宜,一般在36-37攝氏度左右,大人先用手試一試,不能有燙手的感覺。
2.要採用質地柔軟的小毛巾或紗布洗屁股,每次洗後要搓洗乾淨,並放在陽光下晾曬。
3.洗時要從上向下洗,就是先洗尿道處,再洗肛門周圍,以防止肛門部位的細菌污染尿道口。這對女孩子尤為重要,因為女性的尿道口離肛門近,更容易感染。
幾種洗屁股的姿勢:
1.床邊洗 :在冬季,嬰兒常常被包裹得很嚴實,在更換尿布洗屁股時要注意保暖。上身用小被子蓋好,動作要輕、快,用左手提起嬰兒兩條腿,小盆置於小屁股下,右手用小毛巾從上往下洗淨,再擦乾。
2.「把尿式」洗 :四、五個月後的嬰兒最好有兩個大人配合進行,一人將孩子抱成「把尿式」姿勢,另一人蹲在孩子的對面,從上往下洗。
3.孩子蹲式洗 :比較大、已會走路的孩子可採用這種方法,只需一個大人完成。大人坐在小凳上,兩腿分開,讓孩子蹲在大人的兩腿之間,兩隻小手放在大人的左腿上,水盆放在孩子屁股下,由前向後洗。每次洗完屁股後,要注意檢查尿道口,會陰部和肛門周圍,如發現有發紅,發炎等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
注意:不能用洗臉水和洗腳水洗屁股,以免感染。
文章來源:人民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