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難救心

有關西醫方面,歡迎於此貼!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血管支架難救心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血管支架難救心
時報周刊 No. 1523
報導/邱玉珍




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以為,血管支架是打通心臟的萬靈丹。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裝設血管支架可改善患者胸悶、心絞痛等症狀,也可以讓患者的血流更順暢;但長遠來看,血管支架並不能延長壽命,或降低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裝設血管支架只能改善症狀,並不能延長壽命,國內心臟內科醫師指出,患者如果不嚴格改善生活習慣、按時吃藥,血管再阻塞的機率相當高。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有糖尿病的李登輝,心臟血管一再阻塞,至今心臟已裝設十一支血管支架,即使他天天服用阿斯匹靈、保栓通,也難預防心臟血管的阻塞。

據了解,李登輝的心臟血管一直發生阻塞,跟他愛吃美食、血糖控制不佳有極大關係,醫師必須在他的心臟裝置血管支架,打通阻塞的血管;但心臟內科醫師認為,裝設血管支架只能治標,若要治本,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

本刊採訪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謝元凱、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任侯嘉殷、新光醫院加護病房主任洪惠風,告訴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從日常生活中預防心血阻塞,避免重蹈李登輝的覆轍。

暫時保命

過去的研究顯示,對心臟病發作的患者施行氣球擴張術和血管支架術,可挽救生命;但今年美國心臟科醫學會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植入血管支架確實可改善心臟病患者的不適症狀,但並不能延長患者的壽命。研究還發現,如果患者按時吃藥、嚴格控管生活作息,天天量血壓、血糖,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這項由美國紐約州水牛城大學醫學院波頓教授領導的研究,研究對象為二千三百位冠心疾病患者,有些人的冠狀動脈阻塞已達七十%。研究團隊將病患分為兩組,一組僅用降血脂藥物治療,一組除了用藥外,還安裝血管支架。經過五年臨床試驗發現,兩組病患有十分之七以上不再有心絞痛,但無法降低患者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對此研究,高雄長庚心臟科主治醫師謝元凱表示,血管支架只是暫時救命的工具,它可打通阻塞的血管,讓心臟血流暢通;但裝設血管支架不代表心臟血管不再阻塞,或可延長壽命。他說,很多人把血管支架當成萬靈丹,以為裝了之後,心臟就可以活跳跳,不需任何保養,在門診裡,就曾有一位病人以為裝設血管支架後,心臟就可以暢通無阻,私自停藥,結果一星期後死於栓塞。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血管支架難救心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按時吃藥

新光醫院加護病房主任洪惠風也認為,不僅民眾把血管支架當成萬靈丹,國內有不少醫師也認為患者的血管阻塞了,在心臟裡裝個支架、打通阻塞的血管就好了。他說,心臟血管阻塞就好像山坡地的土石流一樣,一旦崩塌,會阻塞主要道路,血管支架只是把公路打通而已,無法阻擋土石流再崩塌;要避免土石流最好的方法,就是認真吃藥,增加血管壁的厚度。

台北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任侯嘉殷表示,很多患者都以為支架裝置完就高枕無憂了,事實上,無論是使用塗藥支架或傳統支架,術後為了防止支架內產生血塊,造成亞急性支架內栓塞,患者須持續使用至少一年的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aspirin)合併Clopidogrel(保栓通),來預防血管再次阻塞。

國外研究指出,血管支架可以救命也會要命,對此,侯嘉殷持同樣的看法,他說,血管支架對於急性心肌梗塞、不穩定心絞痛的患者來說,可以拯救生命、改善症狀,但無法延長患者的生命;它會造成患者致命的原因,在於以後發生再塞率的機率很高,即使是塗料支架也有高達二至三成的再塞率。

美國心臟醫學會表示,未塗藥支架的缺點是打通後的動脈可能再度堵塞,嚴重者必須再度接受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並植入血管支架,或實施更具侵入性的繞道手術。塗藥支架雖可將動脈再次堵塞的機率降低一半,但新證據顯示,塗藥支架可能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改善作息

所以,患者要預防再塞,惟一的方法就是從改善生活方式開始。洪惠風及侯嘉殷強調,不管是血管支架、繞道手術,還是體外強化搏衝治療系統,都只是治標,不能治本,若不改變生活習慣,血管還是有可能再次阻塞;拒絕「再塞」的最好方法,就是飲食清淡、適度運動,才能讓心臟暢通無阻。

心臟病人應積極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戒菸、運動、藥物等多管齊下,才能確實控制病情,不然等到病情嚴重時,就得做心導管或裝設支架,打通阻塞血管。謝元凱表示,高雄長庚分析心肌梗塞病患發現,抽菸及糖尿病患占最大宗,因此,戒菸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相當重要。

改變生活習慣也很重要。洪惠風說,動脈硬化是老化的過程,研究發現,生活習慣不佳的人(抽菸、喝酒、喜歡吃高熱量食物等),每年血管硬化速度是○.○四至○.○五毫米進行;生活習慣改善後,老化速度則以○.○一毫米進行,也就是說,生活習慣不佳的人,十年內,血管就會硬化,生活習慣好的人,四十年後才會出現硬化。

由此顯示,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減緩血管阻塞的速度,要預防心血管疾病,最好從日常生活做起;曾施行過支架、氣球擴張術的患者,半年內要密切觀察,因為血管有可能發生血栓、破裂及再狹窄,而再次發生缺血性事件。不管是心臟病低危險群的治療,或是裝有心臟支架的患者,建議病患持續服藥及定期回診,才能降低再復發的機率。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血管支架難救心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醫學小辭典

冠心病

冠狀動脈指的是心臟旁邊的3條大血管,提供足夠的氧氣和養分給心臟,維持心臟1天24小時不間斷跳動。

假如其中1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是阻塞情況,便會嚴重妨礙到氧氣和養分的運輸,這樣一來,很有可能會讓心臟因為氧氣不足而缺氧,心臟的肌肉因血液不足而壞死,進而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狀,統稱冠心病。

心肌梗塞

指營養心臟肌肉的冠狀動脈突然阻塞,以至於供應心臟肌肉的血流和氧氣突然中斷,心肌因血流受阻、缺血、缺氧,發生局部或廣泛的組織壞死。

心肌梗塞的致病因子包括抽菸、吃太鹹、膽固醇高、血壓高、睡眠不足、脾氣不好、生活壓力大、缺乏運動、體重過重、血脂高、糖尿病。心肌梗塞急性發作時有些症狀,例如胸痛持續超過30分鐘、全身出冷汗、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噁心、嘔吐、全身虛弱無力、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等。

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是心跳異常的總稱,包含多種異常的心跳模式,心律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或不規則亂跳。有些病人的心跳經年累月都不規則,有些則是久久發生一次。

有些心律不整是原發性,也就是心臟本身沒有構造或功能上的障礙,單純是心律的問題;有些是因其他心臟疾病而引起,如冠狀動脈疾病、風濕性心臟病等。

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是心臟無力履行正常心臟的幫浦功能,無法有效循環血液,以供應身體養分及新陳代謝上的需求,也是所有心血管疾病演變的最後階段。

不論是冠心病、心臟瓣膜疾病、心肺病、心肌炎、心律不整、高血壓、風濕免疫疾病、先天遺傳疾病等因素,皆可能演變為難治的心臟衰竭。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血管支架難救心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注意飲食遠離心病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因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3倍,平日除了應注意血壓、血糖變化,也應注重飲食,以下是國泰醫院營養師邱淑娟提供的飲食法︰

飲食清淡,多吃深海魚

高血壓、高血脂是心肌梗塞高危險群患者,飲食上應避免高膽固醇、高脂肪,像是肥肉、豬皮、雞皮、鴨皮、油炸食物、動物內臟、有殼海鮮、油炸食物等都不宜多食,否則血壓持續升高,或膽固醇不斷累積,都會加速冠狀動脈硬化。建議多吃深海魚,因為深海魚有預防高血脂的功效。

減少鈉的攝取

鈉會影響水分的代謝,使身體水腫,加重心臟的負擔,飲食上應避免含鈉過多的食物及飲料。鹽分過高的食物、罐頭、含小蘇打的運動飲料、產氣的碳酸飲料、番茄汁、加鹽沙士等,應避免多食;含防腐劑的食物,以及部分藥用牙膏都含有鈉,使用上也應注意。

少喝過甜飲料

心肌梗塞高危險群的心臟冠狀動脈,多半已經有部分阻塞,若飲用刺激性的飲料,比如咖啡、茶、可樂等,會增加心臟刺激,使心跳加速,讓症狀加劇。過甜的飲料也容易增加三酸甘油酯,加速心血管阻塞,應該避免經常飲用。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含有許多抗氧化物,可以消除自由基。美國心臟協會表示,無須花冤枉錢去買一大堆抗氧化保健藥品,只要平日多攝取水果、蔬菜、穀物、魚、豆科植物,就可以獲取豐富的抗氧化維他命。

向菸說「不!」

香菸裡的物質會影響血管裡纖毛的收縮,增加血管阻塞的機率;抽菸也會刺激血管壁上的斑塊掉落,增加心肌梗塞的機率;因此,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一定要戒菸。研究證實,戒菸可以降低冠心病50%的發作率。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血管支架難救心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胸悶 小心猝死

二月二十三日晚間十一點多,音樂製作人馬兆駿前往超市購物時突然昏倒,送醫急救不治,疑因心臟病發猝死,得年48歲。

三月三日下午,六十三歲的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魏拙夫登山後返家途中,因為心臟病發在路上求救,隨後被送上救護車,因急救得宜,保住性命。

三月四日下午,知名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廖維德在籃球場上打球時突然昏倒,送醫急救不治,生前疑胸悶不適,得年三十六歲。

近來發生數起猝死案例,新光醫院加護病房主任洪惠風表示,這些人大都是之前曾出現胸悶、心絞痛等症狀,以為只是單純的疼痛,未加以理會,等到發生問題時,為時已晚。

一般民眾發生猝死的機率約千分之○.五至一,心肌梗塞族群則有三十%的發生率,相當驚人;如果曾有猝死經驗被救活者,日後再發的機率高達二十%;心室功能不好者或是心衰竭患者,猝死機率高達十五%。

如果運動時有胸悶、胸痛,但休息後就不痛等症狀時,最好到醫院檢查,有可能是心臟出現問題。為了讓讀者了解猝死,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徐粹烈提供以下資訊供參考。

什麼情況會猝死╱大部分的猝死來得突然,可能是在睡眠中、休息中,或是輕度運動、活動中,突發心跳驟停而猝死;也可能在劇烈運動、精神壓力、情緒激躁、暴飲暴食、過度勞累、過冷過熱等情況下,突發死亡。

猝死前的症狀╱部分冠心病猝死者會出現胸痛、胸悶、心律不整、全身不適、氣喘、噁心、頭暈、冒冷汗、心臟衰竭等徵兆;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

猝死高危險群╱若有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膽固醇過高症,個性偏好動、倔強、易衝動、情緒急躁、有抽菸惡習者,都要特別留意冠心病猝死。家族成員中有人猝死或昏倒,也是猝死高危險群(遺傳性心因性猝死),建議接受相關檢查,及早預防。

分辨痛度三標準

胸痛通常易被忽視,以為只是小毛病;事實上,胸痛也會危及生命,不可輕忽。要分辨自己胸痛的嚴重程度,可參酌以下三個標準:

●胸痛只持續幾秒鐘就結束,可能為神經抽痛,或是胸部肌肉撞傷、筋膜發炎感染所致,也有可能是循環不良缺血、壞死所導致的胸痛。
●疼痛持續五至十分鐘是典型心絞痛,這種情況若持續三至五天,最好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持續三十分鐘或一天的胸痛,若發生在年輕人身上,有可能是二尖瓣脫垂所致,最好到醫院徹底檢查,因為此病來得快去得也快。

如何向醫師陳述病情

胸痛、胸悶的患者到醫院時,醫師需要患者的描述來協助判斷病情,可以注意以下細節,提供醫師參考。

●痛的部位?從哪裡痛?痛到哪裡?
●什麼時候痛?是否在運動、勞動或情緒激動後發生?和姿勢改變有關嗎?
●痛的性質?是抽痛、悶痛或像針扎的痛?
●合併症?有冒冷汗、手發麻或痛到嘔吐等現象嗎?有沒有喘的情況?
●痛多久?心臟疾病胸痛持續的時間大約在一至三十分鐘以內,如果痛幾秒或幾天,比較不像是心臟疾病引起的;此外,如果胸痛第一、二次發作就非常嚴重,得小心,可能是心肌梗塞。


(全文完)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西醫病理、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