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搶救睡眠大作戰
發表於 : 2007-05-13 , 13:10
孕媽咪搶救睡眠大作戰
媽咪寶貝雜誌
\n
懷孕期間,孕媽咪總是因為心理、生理等因素而睡不好,整夜在床上翻來覆去。初期,可能是因為嘔吐、心理因素影響睡眠;到了中、後期,體型改變明顯,夜裡翻身成了難事,懷孕帶來的種種生理變化都讓「一夜好眠」成為夢想!其實只要了解失眠的根本原因,再對症下藥並且改變日常生活的小習慣,就能讓妳順利進入夢鄉喔!
睡眠障礙主因
初期
1. 平滑肌鬆弛:懷孕初期因黃體素分泌增加,使得腸胃道平滑肌鬆弛、蠕動減慢,食物消化吸收速度隨之減緩,在睡覺時容易引起食道逆流,進而產生不適感及嘔吐。
2. 體溫升高:孕期體溫受黃體素影響平均升高0.5℃,孕媽咪易有燥熱感而睡不好。
3. 頻尿:頻尿主要是因為子宮壓迫膀胱所引起。膀胱的位置就在子宮的正前方,懷孕初期,子宮逐漸擴大而壓迫膀胱,使得膀胱容積變小,產生頻尿,這也就是孕媽咪老會在半夜被「尿意」吵醒而睡不好的原因了。但三個月後,子宮已從骨盆腔擴大到腹腔,膀胱受壓迫的現象會消失,頻尿狀況自然也會因此改善。
4. 情緒不穩:孕媽咪在剛懷孕時往往會有較大的情緒波動,一方面擔心自己的生活習慣是否會為胎兒帶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也處處擔心著胎兒的健康,晚上夜深人靜時腦袋一樣轉個不停,也就難怪會失眠了。
中期
一般來說,懷孕中期是整個孕期最舒適的階段,這是因為子宮已上升到腹腔,壓迫膀胱的情形消失;另一方面,人體也具有適應的機制,孕期過了三個月後,身體已逐漸適應體內的各種改變,肚子又尚未明顯隆起,因此,孕媽咪可要把握這個孕期最舒適的黃金階段唷!
後期
1. 頻尿:懷孕後期,胎頭下降,進而壓迫膀胱,頻尿的情形再度出現。
2. 胎動明顯:寶寶發育完全,活動力也越來越大,常常在半夜裡大展身手,使得媽咪睡不好。
3. 抽筋:一般來說,抽筋在懷孕後期最為常見,這是鈣質缺乏、下肢循環不佳所引起的情況。由於胎兒會直接從媽咪身上吸收鈣質,因此若鈣質補充不足,媽咪很容易因缺鈣而引起抽筋,往往會在睡夢中因抽筋疼痛而驚醒。
4. 下背痛:孕期荷爾蒙分泌使得骨盆寬鬆,下背部組織結構也變得較鬆散,再加上胎兒的重量使媽咪重心前移,下背部自然會承受較大的壓力,累積一天後的疼痛可能全在夜裡放鬆時發作,自然就妨礙睡眠了。
其他病狀
以下三種屬病理性的原因,若過於嚴重應尋求醫師治療。
1. 腿部不寧症候群
指足部或腿部有不舒服的感覺,常會忍不住去動動腳,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常常從黃昏開始加重,到了晚上上床睡覺時達到高峰,也因此嚴重干擾睡眠,造成身心負擔。
部份患者與缺乏鐵質有關,孕婦在孕期往往容易缺乏鐵質,因此有這類問題的孕婦必須檢查是否有缺鐵性貧血,通常補充鐵劑之後便會改善。
2. 打鼾
國外曾有研究指出,孕前女性打鼾的機率約為4%,懷孕後的第一個三月期(1~3個月) 增為29.7%,第二個三月期(4~6個月)為40.5%,最後則為46.2%,這是因為懷孕後體重明顯增加,產生肥胖與水腫現象,容易使呼吸道變得較狹窄而引起打鼾,單純的打鼾並不算是疾病,也不會影響胎兒,只是容易吵到自己或使枕邊人睡不好,若是情況嚴重可至耳鼻喉科請醫師開局部用藥降低腫脹。
3. 睡眠呼吸中止症
如果只是單純的打鼾,並不算是疾病,但若是嚴重打鼾或合併睡眠呼吸中止時,鼾聲就成為一種警告信號,在睡眠中易猝醒、睡不安穩,以致白天出現昏昏欲睡的現象,長期下來,情緒更會受到影響,變得急躁、注意力不集中。
孕婦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的情況,在學理上,雖會使血氧濃度降低,影響胎兒血液供應的品質,使胎兒體重偏輕,但是目前在臨床還未曾發現孕婦因嚴重打鼾,造成胎兒明顯或永久的腦部傷害。「睡眠呼吸中止」也會使血壓與血糖狀況惡化,增加孕婦發生高血壓的機會,少數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甚至還可能會發生腦部缺氧,或是突發性心臟病而猝死。因此,家人不妨注意孕婦的鼾聲是否會有忽然停止的現象,並且掙扎著想要呼吸,等到再度呼吸的瞬間發出好像嗆到的巨聲,這種情形就應視為疾病,須立即就醫,請醫師診斷。

媽咪寶貝雜誌
\n
懷孕期間,孕媽咪總是因為心理、生理等因素而睡不好,整夜在床上翻來覆去。初期,可能是因為嘔吐、心理因素影響睡眠;到了中、後期,體型改變明顯,夜裡翻身成了難事,懷孕帶來的種種生理變化都讓「一夜好眠」成為夢想!其實只要了解失眠的根本原因,再對症下藥並且改變日常生活的小習慣,就能讓妳順利進入夢鄉喔!
睡眠障礙主因
初期
1. 平滑肌鬆弛:懷孕初期因黃體素分泌增加,使得腸胃道平滑肌鬆弛、蠕動減慢,食物消化吸收速度隨之減緩,在睡覺時容易引起食道逆流,進而產生不適感及嘔吐。
2. 體溫升高:孕期體溫受黃體素影響平均升高0.5℃,孕媽咪易有燥熱感而睡不好。
3. 頻尿:頻尿主要是因為子宮壓迫膀胱所引起。膀胱的位置就在子宮的正前方,懷孕初期,子宮逐漸擴大而壓迫膀胱,使得膀胱容積變小,產生頻尿,這也就是孕媽咪老會在半夜被「尿意」吵醒而睡不好的原因了。但三個月後,子宮已從骨盆腔擴大到腹腔,膀胱受壓迫的現象會消失,頻尿狀況自然也會因此改善。
4. 情緒不穩:孕媽咪在剛懷孕時往往會有較大的情緒波動,一方面擔心自己的生活習慣是否會為胎兒帶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也處處擔心著胎兒的健康,晚上夜深人靜時腦袋一樣轉個不停,也就難怪會失眠了。
中期
一般來說,懷孕中期是整個孕期最舒適的階段,這是因為子宮已上升到腹腔,壓迫膀胱的情形消失;另一方面,人體也具有適應的機制,孕期過了三個月後,身體已逐漸適應體內的各種改變,肚子又尚未明顯隆起,因此,孕媽咪可要把握這個孕期最舒適的黃金階段唷!
後期
1. 頻尿:懷孕後期,胎頭下降,進而壓迫膀胱,頻尿的情形再度出現。
2. 胎動明顯:寶寶發育完全,活動力也越來越大,常常在半夜裡大展身手,使得媽咪睡不好。
3. 抽筋:一般來說,抽筋在懷孕後期最為常見,這是鈣質缺乏、下肢循環不佳所引起的情況。由於胎兒會直接從媽咪身上吸收鈣質,因此若鈣質補充不足,媽咪很容易因缺鈣而引起抽筋,往往會在睡夢中因抽筋疼痛而驚醒。
4. 下背痛:孕期荷爾蒙分泌使得骨盆寬鬆,下背部組織結構也變得較鬆散,再加上胎兒的重量使媽咪重心前移,下背部自然會承受較大的壓力,累積一天後的疼痛可能全在夜裡放鬆時發作,自然就妨礙睡眠了。
其他病狀
以下三種屬病理性的原因,若過於嚴重應尋求醫師治療。
1. 腿部不寧症候群
指足部或腿部有不舒服的感覺,常會忍不住去動動腳,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常常從黃昏開始加重,到了晚上上床睡覺時達到高峰,也因此嚴重干擾睡眠,造成身心負擔。
部份患者與缺乏鐵質有關,孕婦在孕期往往容易缺乏鐵質,因此有這類問題的孕婦必須檢查是否有缺鐵性貧血,通常補充鐵劑之後便會改善。
2. 打鼾
國外曾有研究指出,孕前女性打鼾的機率約為4%,懷孕後的第一個三月期(1~3個月) 增為29.7%,第二個三月期(4~6個月)為40.5%,最後則為46.2%,這是因為懷孕後體重明顯增加,產生肥胖與水腫現象,容易使呼吸道變得較狹窄而引起打鼾,單純的打鼾並不算是疾病,也不會影響胎兒,只是容易吵到自己或使枕邊人睡不好,若是情況嚴重可至耳鼻喉科請醫師開局部用藥降低腫脹。
3. 睡眠呼吸中止症
如果只是單純的打鼾,並不算是疾病,但若是嚴重打鼾或合併睡眠呼吸中止時,鼾聲就成為一種警告信號,在睡眠中易猝醒、睡不安穩,以致白天出現昏昏欲睡的現象,長期下來,情緒更會受到影響,變得急躁、注意力不集中。
孕婦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的情況,在學理上,雖會使血氧濃度降低,影響胎兒血液供應的品質,使胎兒體重偏輕,但是目前在臨床還未曾發現孕婦因嚴重打鼾,造成胎兒明顯或永久的腦部傷害。「睡眠呼吸中止」也會使血壓與血糖狀況惡化,增加孕婦發生高血壓的機會,少數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甚至還可能會發生腦部缺氧,或是突發性心臟病而猝死。因此,家人不妨注意孕婦的鼾聲是否會有忽然停止的現象,並且掙扎著想要呼吸,等到再度呼吸的瞬間發出好像嗆到的巨聲,這種情形就應視為疾病,須立即就醫,請醫師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