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不良傷腰椎 新腰椎術 彎腰很自如
陳旻苹╱台北報導
現代人習於久坐辦公室或是使用電腦時間過長,姿勢長期不正之下,加速椎間盤退化。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主任陳文哲醫師表示,八成以上的成年人都曾有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經驗,而因為腰椎問題求診的患者年齡層,有逐年明顯下降的趨勢。
陳文哲指出,椎間盤突出或脊椎滑脫或狹窄常造成患者肢體疼痛,輕者下背痛、彎腰困難,嚴重者無法行走。若保守治療無效,傳統的開刀方式是以融合手術固定脊椎為主,術後患者需穿戴3個月以上的背架以保護脊椎。背架還可能導致行動不便、身體悶熱引起皮膚疹,更因融合手術造成開刀部位僵硬無法活動,同時容易造成融合節段的上下節脊椎負荷增加,加速上下節脊椎退化或不穩定,有些患者會面臨再次開刀的問題。
新的腰椎非融合手術利用人工輔助器的觀念,用最新的動態性脊椎輔助器加裝在脊椎後方穩定脊椎,是由鈦金屬骨釘、人工韌帶、人工血管套管等組合而成,較傳統融合手術符合人體工學。陳文哲表示,由於新的脊椎人工輔助器本身有彈性,可輔助已損壞的脊椎關節、避免滑脫加劇,減緩鄰近椎間體的退化,保留椎體間的彈性伸展等功能,使患者術後可以彎腰自如。
52歲果農黃先生20年前車禍腰椎受傷,接受椎間盤切除手術,因工作關係需長期搬運重物,導致腰椎舊疾復發,忍痛長達半年之久,黃先生今年初接受建議,接受新式非融合手術,現在可以跑、跳、彎腰,昨日受訪時,笑容滿面、行動自在,還說等一下要趕搭高鐵。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賢德指出,新式非融合手術是罹患早期性脊椎問題患者的福音,在國外已有10多年的臨床經驗,歐美目前已施行3萬多個案例,台灣引進非融合手術近1年多,目前有300多個案例。
陳賢德說,由於新式非融合手術保留較多的脊椎結構及肌肉軟組織,術後疼痛比傳統融合手術減輕許多,手術時間短、約4﹣5天出院,患者可不用穿戴背架,術後6周避免提重物以及騎摩托車,之後可循序漸進地進行復健。
陳賢德醫師提醒民眾,要少做劇烈運動,短時間內勿重複同一動作或長時間的搬運重物,平時應留意正確坐姿、走姿。當腰椎出現疼痛症狀時,勿採信偏方,應儘速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才不會延誤最佳治療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