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洗腎病患易得泌尿道癌症 風險高達48倍

發表於 : 2007-06-21 , 14:13
MissC
洗腎病患易得泌尿道癌症 風險高達48倍
中央社
記者陳清芳台北電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張宗興發表研究指出,長期洗腎的病患容易罹患泌尿泌道上皮細胞癌,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十八倍。

張宗興解釋,導致病患洗腎的原因是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馬兜鈴酸中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這些也是後來導致罹患泌尿道癌症的原因。

五十四歲的林先生和五十歲的黃太太即是典型案例,兩人分別服用含馬兜鈴酸保肝中藥及長期服用止痛藥,後來都被診斷出一期的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所幸並未遠端轉移,在開刀後,兩人持續洗腎及觀察治療中。

張宗興等研究人員收集1993到2002年十年間新光醫院的一千五百三十七位洗腎病患,患者的洗腎史是四十六點五個月,其中二十六例診斷罹患泌尿道上皮細胞癌,發生率為百分之一點六九,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十八點二倍,尤其在五十到五十四歲的女性族群更為顯著。

這份研究報告發表在今年四月號的「癌症(CANCER)」期刊上。960621

io:

Re: 洗腎病患易得泌尿道癌症 風險高達48倍

發表於 : 2007-06-22 , 10:54
MissC
洗腎罹泌尿道癌 增48倍
蘋果日報
高麗玲╱台北報導



新光醫院昨發表研究首度證實國內洗腎者罹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是常人四十八倍,且與服中草藥及止痛藥有關。醫師說洗腎者每年應做一次腎臟超音波檢查。


與服用中草藥有關
新光醫院腎臟科收集該院一九九三至二○○二年,共一千五百三十七名長期洗腎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共有二十六名罹患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其中三名切片後證實服用中草藥及止痛藥致腎衰竭;二十二名以問卷加檢查間接證實與中草藥及止痛藥有關。
進行此研究的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張宗興說,研究發現,女性洗腎患者罹患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是一般女性六十五倍,而五十至五十四歲女性洗腎患者更是同齡女性一百七十三倍。
國泰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馮祥華說,洗腎者最好能定期和主治醫師討論身體變化及各項檢查結果。


洗腎病人注意事項
◎洗腎時若發現血壓下降、血色素偏低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身體有發炎現象等警訊,應進一步檢查
◎洗腎患者不可吃楊桃;罐頭食品或含亞硝酸鹽食物也要少吃
◎每年應做1次腎臟超音波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泌尿道上皮細胞癌
◎定期和醫師討論身體變化及檢查報告結果
資料來源:腎臟科醫師馮祥華、張宗興


io:

Re: 洗腎病患易得泌尿道癌症 風險高達48倍

發表於 : 2007-06-22 , 13:19
MissC
2007.06.22  中國時報
濫服藥物 洗腎患者罹癌機率大
黃天如/台北報導



   罹患泌尿道癌是常人的48倍癌患以中年女性為多與長期服用止痛藥及不明成藥有關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張宗興歷經10年研究證實,台灣洗腎病人得到泌尿道上皮細胞癌的比例約是一般人的48倍!意即,濫服藥物及環境毒物不但可能導致慢性腎病變,患者必須終生洗腎,罹癌機率也將爆增。

   50歲的黃太太因末期腎病洗腎4年,有長期服用止痛藥病史,日前她突發無痛性血尿,經腎臟超音波發現患者左輸尿管有腫瘤,進行內視鏡摘除手術時確診為泌尿道上皮細胞癌(TCC)第一期,術後狀況穩定,但仍須持續洗腎。

   新光醫院以1993至2002年10年間在該院洗腎的1537名病患作為追蹤研究對象,結果其中有26名病患(14名女性、12名男性)被診出罹患TCC;除罹病機率是常人的48.2倍,罹癌者也以中年女性為多。

   張宗興強調,一般非洗腎TCC患者多以70歲以上的老人為主,主要原因是老人的免疫力較低;又非洗腎TCC患者性別比例為男多於女,洗腎患者則為女多於男,在在都顯示洗腎病患罹患TCC的背景因素,不同於一般。

   根據研究對象的病史、藥物史及臨床表現等,這26名罹患TCC的洗腎病患中,有10人曾服用中草藥、8人曾服用止痛藥。

   此外,這26名患者中有2人還有糖尿病、3人有高血壓、1人有慢性腎盂炎,惟前述原因都只是病史推測。

   最重要的是,另有3名病患經腎切片證實為中草藥腎病變及慢性腎間質炎,罹病原因幾乎可以斷言是患者長期濫服中、西藥,或遭受環境中殘留的鉛、鎘等重金屬污染所致。

   張宗興大膽推測,非洗腎TCC患者以中年女性為多,很可能是因為她們比較容易焦慮、頭痛,很多都有長期服用止痛藥的習慣;此外,也有很多女性為了減肥、美容、保養等因素,習慣性濫服來路不明的成藥。

   更甚者,很多民眾都會落入「天然ㄟ尚好」的迷思,以為中草藥隨便吃、多吃都不打緊,反正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孰不知臨床已證實長期服用中草藥馬兜鈴酸會導致腎病變,另醫界對硃砂、雷公籐、金線蓮等中草藥的副作用,也有高度的懷疑與關注。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