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治療 降低c型肝炎肝硬化 肝癌發生率
中央社
記者程啟峰高雄電
慢性C型肝炎儼然成為肝硬化、肝癌的隱形殺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四家醫院以臨床分析C型肝炎患者發現,以干擾素為基底的治療可大幅降低C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這也是全世界治療慢性C型肝炎的首選。
近年來台灣在B型肝炎疫苗接種成效見著後,C型肝炎對國人肝臟健康的威脅也日漸被凸顯出來,高醫大肝膽胰內科、林口長庚醫院、高雄長庚醫院及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等四家醫院自2001年起共同合作進行大規模C型肝炎治療研究,探討接受以干擾素為基底的治療對C型肝炎患者長期預後影響。
這項研究共分析一千六百一十九位慢性C型肝炎病患,包括一千零五十七個接受以干擾素為基底,二十至四十八週治療的慢性C型肝炎病,以及五百六十二個未接受過任何抗病毒治療的慢性C型肝炎病患進入此研究,其分別接受平均五點一八年及五點一五年的追蹤、最長達十六年的追蹤。
結果發現,一千三百八十六位原本無肝硬化的患者,成功的抗病毒治療可將未來發展成肝硬化的機會大幅降低六成以上(肝硬化年發生率自百分之二點二六下降至百分之零點七四);在所有一千六百一十九位患者的追蹤中發現,成功的抗病毒治療可將未來發展出肝癌的機會大幅降低七成以上(肝癌年發生率自百分之零點九五下降至百分之零點三三);而成功的抗病毒治療更可將死亡率大幅降低六成以上(年死亡率自百分之零點四一下降至百分之零點一一)。
這些結果均已發表在世界知名的醫學期刊「Antiviral Therapy」及「Alimentary Pharmacology&Therapeutics」。
高醫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余明隆說,台灣治療慢性C肝已有十五年以上經驗,目前以長效型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Ribavirin)治療慢性C型肝炎的效果最佳,治癒率平均可達六成以上,對某些C型肝炎基因型其治癒率甚至可高達九成,以十六至四十八週的長效型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已是全世界治療慢性C型肝炎治療的首選。
他說,C型肝炎接受干擾素的合併治療,除了能使病毒清除外,還可以使原已纖維化、肝硬化的情況逆轉獲得改善,降低C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他呼籲,如果發現罹患有C型肝炎應該要儘早接受抗病毒治療,才能減低肝硬化、肝癌發生率及死亡率。96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