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急性肝炎 藥物引起
發表於 : 2007-06-25 , 10:53
九成急性肝炎 藥物引起
時報資訊
記者:【黃庭郁/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指出,八、九成急性肝炎都是藥物引起,患者肝臟因一下子代謝不掉毒性,出現肝功能異常。多數在使用解毒劑後,肝功獲改善,但仍有部分病患肝臟衰竭,最終需仰賴換肝救命。
藥物引起的急性肝炎,近年較常見的包括吞服大量乙醯胺酚類止痛劑(如普拿疼)企圖自殺,以及早期有人吞服舌膽或服用不明中草藥等。所幸毒物科已發展出解毒劑,仍能搶救吞藥者性命。
楊振昌說,急性肝衰竭患者有嚴重黃疸與凝血異常,臨床上卻只能給予支持療法,包括補充水分、血漿及促進腸胃道吸附膽汁藥物。一般俗稱的「洗肝」是透過血漿交換,幫助患者代謝體內毒素。
不過,上述療效都很有限,無法逆轉已衰竭的肝臟功能,僅能幫病人爭取幾個禮拜的時間。且由於肝臟無法正常代謝,最後連腎臟也會衰竭,必須換肝才能救命。
早期換肝只能靠屍體捐贈,來源有限,現在技術進步,活體肝臟移植增加病患換肝機會。但活體換肝要組織配對,加上只限五親等內的捐贈者,有時也有困難。
楊振昌說,目前毒物醫學對藥物引起的嚴重肝衰竭,臨床治療確實有不少限制。幹細胞研究若能為挽救病患搶得一線生機,醫界樂觀其成。

時報資訊
記者:【黃庭郁/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指出,八、九成急性肝炎都是藥物引起,患者肝臟因一下子代謝不掉毒性,出現肝功能異常。多數在使用解毒劑後,肝功獲改善,但仍有部分病患肝臟衰竭,最終需仰賴換肝救命。
藥物引起的急性肝炎,近年較常見的包括吞服大量乙醯胺酚類止痛劑(如普拿疼)企圖自殺,以及早期有人吞服舌膽或服用不明中草藥等。所幸毒物科已發展出解毒劑,仍能搶救吞藥者性命。
楊振昌說,急性肝衰竭患者有嚴重黃疸與凝血異常,臨床上卻只能給予支持療法,包括補充水分、血漿及促進腸胃道吸附膽汁藥物。一般俗稱的「洗肝」是透過血漿交換,幫助患者代謝體內毒素。
不過,上述療效都很有限,無法逆轉已衰竭的肝臟功能,僅能幫病人爭取幾個禮拜的時間。且由於肝臟無法正常代謝,最後連腎臟也會衰竭,必須換肝才能救命。
早期換肝只能靠屍體捐贈,來源有限,現在技術進步,活體肝臟移植增加病患換肝機會。但活體換肝要組織配對,加上只限五親等內的捐贈者,有時也有困難。
楊振昌說,目前毒物醫學對藥物引起的嚴重肝衰竭,臨床治療確實有不少限制。幹細胞研究若能為挽救病患搶得一線生機,醫界樂觀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