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標靶治療/多重標靶藥物潛力十足 10年內將成抗癌主流!

發表於 : 2007-07-14 , 11:45
MissC
標靶治療/多重標靶藥物潛力十足 10年內將成抗癌主流!
東森
記者:蔣文宜/專題報導



標靶治療10年內將成為抗癌主流!過去5年來,各種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相繼問世,也為不敵傳統化療摧殘的末期癌症病人,帶來一線希望。不過現在有更多研究顯示,於第一線即使用標靶藥物,對於控制癌症不復發成效更好,治療肺癌的艾瑞莎即為一例,不過,標靶藥物昂貴的費用則令人咋舌,有些藥一年甚至得花超過200萬。

不同於以往傳統化療「亂槍打鳥」的治療方式,標靶藥物能更準確將腫瘤當成標靶,集中火力攻擊;但傳統化療則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將好的細胞一倂殺死,因此所產生的副作用大,對身體正常組織的衝擊力也強。目前根據醫界研究顯示,標靶藥物能對症下藥,平均能延長癌症患者6個月到1年的壽命。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指出,標靶藥物對於化療效果不佳的癌症患者而言,的確是另一個延續生命的希望,而標靶藥物具有能更準確殺死癌細胞,對患者身體負擔減少,副作用低的好處,他也表示,在他多年來針對標靶藥物治療研究,對於延緩癌症病人壽命,都有令人滿意成果,臨床上甚至有長達3年仍存活的病人。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標靶藥物大致可分為3大類,第1類是針對癌細胞表面抗原單株抗體的標靶治療,利用針劑施打進身體裡,找到並鎖定追蹤癌細胞的特定接受器,不斷附著結合,避免刺激癌細胞持續分裂增生,以抑制癌細胞生長、最後死亡,例如治療乳癌的「賀癌平」、淋巴藥物「莫須瘤」及大腸直腸藥物「爾必得舒」。

第2類為新生血管抑制劑,訴求以「餓死癌細胞」為主,例如最初適應症為大腸直腸治療的「癌思停」,即屬於此種標靶治療法。第3類則為阻斷癌細胞傳遞生物訊息的小分子藥物,如治療慢性骨隨性白血病的「基利克」、肺癌用藥「艾瑞莎」及「得舒緩」。

通常癌細胞為什麼不會死?戴承正說,就是因為會一直進行分裂,來欺騙身體裡的免疫系統同屬一國,最新的標靶藥物治療,就是利用血管新生抑制劑「餓死癌細胞」的機轉,來達到抑制腫瘤生長或縮小的目的,「癌思停」便具備此種功效。

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則表示,癌症病人體內腫瘤為了存活壯大,會分泌血管生成因子,以刺激新血管生成,以便輸送源源不絕的養分,血管愈密集,腫瘤就愈惡性,轉移機率也提高,此時,血管新生抑制劑就能切斷供給腫瘤養分的管道,不讓癌細胞繼續長大、擴散,搭配其他藥物合併治療,抗癌成效就更明顯。

今年6月初甫獲衛生署核准的口服多重標靶藥物「紓癌特」(SUTENT),即用於治療移轉性腎細胞癌的第一線藥物,對於末期肝癌病患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另外國內尚未核准的Nexavar,近來醫界也針對腎細胞癌、肝癌等病人治療,效果也很驚人。

隨著抗癌藥物中多重標靶藥物新研發,在進入體內更改善單一標靶藥物的不足,換言之,彈頭會分裂,分別瞄準不同標靶,可以同時攻打兩種以上標靶,對於器官轉移的末期癌症病人,則有更好療效,也是醫界未來看好的潛力新藥。

各種新興標靶藥物問世,標靶治療也成為近10年的抗癌主流,但,標靶藥物昂貴的費用仍然令許多病人咋舌。而放眼未來,戴承正也指出,由於現在科技仍無法控制基因,因此必須藉助藥物退而求其次的改變基因,等到基因治療發展成熟後,也許下一個10年就會取而代之。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