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治療/罹肝轉移的胃癌~ 72歲老伯標靶輔化療效果好
發表於 : 2007-07-14 , 11:46
標靶治療/罹肝轉移的胃癌~ 72歲老伯標靶輔化療效果好
東森
記者:蔣文宜/專題報導
95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出爐,癌症蟬聯25年仍為國人主要死因, 顯見癌症仍為奪走國人生命的頭號兇手。日前台塑集團少東王文洋元配陳靜文因胃癌病逝,從發現4期胃癌到離世僅約短短5個月,也令人不勝唏噓。
近年來專門研究各類標靶藥物治療為主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指出,因為胃癌4期開完刀後,搭配輔助性化療,成功率僅有5成,也使得胃癌的治療面臨兩派的爭議。
他舉例臨床上遇到肝轉移的胃癌病患,是名72歲的老伯,2年前曾開過刀,不過腫瘤並未完全切除乾淨,前一陣子經檢查發現已有肝轉移,目前採用標靶治療搭配傳統化療的1/6劑量,治療並追蹤至今3個月,並無復發現象,腫瘤指數(Cea)從原本高達近200,現已降低到正常值5以下。
胃癌目前在國內癌症排名的第5順位,戴承正說,目前醫學界對於胃癌的成因不明,研判是因為飲食引起,胃癌病人通常於初期都會有胃痛徵兆,不過很多人會因為胃痛吃胃藥或忍忍就過去的心態,拖到最後才變為嚴重的胃癌。他也指出,日本人罹胃癌比例很高,應與進食較多醃漬食物有關。
他進一步提到,臨床上也有一些肝癌病人使用標靶藥物治後,腫瘤開始縮小或生長受到抑制,而可以開刀摘除腫瘤的案例。一位病人肝腫瘤20多公分,原已活不過3個月,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後,現在已活超過9個月;另一名病人則從11公分肝腫瘤,標靶治療後縮小為6公分,從不能開刀到能夠開刀割除腫瘤。因使用標靶治療後,腫瘤縮小、消失的案例時有所聞。
戴承正不諱言,在多年的標靶藥物經驗中,他認為成功關鍵在於如何將標靶治療用到極限,讓藥性能百分百分發揮,他也提到自今年已發表累積兩年的乳癌治療經驗,從前半年療效僅5、6成,到後來幾近百分百,乳癌轉移患者8成以上腫瘤消失或縮小。
他指出,近來一名30歲的女性病患,罹患肺轉移的乳癌末期,3年前已割除乳房,但今年發現癌細胞竟轉移到兩邊肺部,來時喘的很厲害,甚至已無法躺著入眠,通常這類病人活不過3個月,在進行標靶治療後,隔天已能躺著入睡,一周內照X光,發現腫瘤已消失一大半。其他在難治的腎細胞癌、胰臟癌治療方面,也有不錯的成效。
戴承正說,除了肺腺癌用藥艾瑞沙與得舒緩有研究指出,與化療倂用效果未必更好,其他不同的標靶藥物與化療倂用的治療法正在發展中,也是未來趨勢,以新生血管抑制劑「癌思停」來說,主要為大腸直腸的適應症,目前就有搭配運用在治療乳癌、肝癌等成效良好的案例。
有別於以前將癌細胞殺光光的觀念,現在醫界更認為應想辦法「與癌共存」,藉由標靶治療抑制住癌細胞,因為有一天甚至能變成好細胞也說不定。

東森
記者:蔣文宜/專題報導
95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出爐,癌症蟬聯25年仍為國人主要死因, 顯見癌症仍為奪走國人生命的頭號兇手。日前台塑集團少東王文洋元配陳靜文因胃癌病逝,從發現4期胃癌到離世僅約短短5個月,也令人不勝唏噓。
近年來專門研究各類標靶藥物治療為主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指出,因為胃癌4期開完刀後,搭配輔助性化療,成功率僅有5成,也使得胃癌的治療面臨兩派的爭議。
他舉例臨床上遇到肝轉移的胃癌病患,是名72歲的老伯,2年前曾開過刀,不過腫瘤並未完全切除乾淨,前一陣子經檢查發現已有肝轉移,目前採用標靶治療搭配傳統化療的1/6劑量,治療並追蹤至今3個月,並無復發現象,腫瘤指數(Cea)從原本高達近200,現已降低到正常值5以下。
胃癌目前在國內癌症排名的第5順位,戴承正說,目前醫學界對於胃癌的成因不明,研判是因為飲食引起,胃癌病人通常於初期都會有胃痛徵兆,不過很多人會因為胃痛吃胃藥或忍忍就過去的心態,拖到最後才變為嚴重的胃癌。他也指出,日本人罹胃癌比例很高,應與進食較多醃漬食物有關。
他進一步提到,臨床上也有一些肝癌病人使用標靶藥物治後,腫瘤開始縮小或生長受到抑制,而可以開刀摘除腫瘤的案例。一位病人肝腫瘤20多公分,原已活不過3個月,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後,現在已活超過9個月;另一名病人則從11公分肝腫瘤,標靶治療後縮小為6公分,從不能開刀到能夠開刀割除腫瘤。因使用標靶治療後,腫瘤縮小、消失的案例時有所聞。
戴承正不諱言,在多年的標靶藥物經驗中,他認為成功關鍵在於如何將標靶治療用到極限,讓藥性能百分百分發揮,他也提到自今年已發表累積兩年的乳癌治療經驗,從前半年療效僅5、6成,到後來幾近百分百,乳癌轉移患者8成以上腫瘤消失或縮小。
他指出,近來一名30歲的女性病患,罹患肺轉移的乳癌末期,3年前已割除乳房,但今年發現癌細胞竟轉移到兩邊肺部,來時喘的很厲害,甚至已無法躺著入眠,通常這類病人活不過3個月,在進行標靶治療後,隔天已能躺著入睡,一周內照X光,發現腫瘤已消失一大半。其他在難治的腎細胞癌、胰臟癌治療方面,也有不錯的成效。
戴承正說,除了肺腺癌用藥艾瑞沙與得舒緩有研究指出,與化療倂用效果未必更好,其他不同的標靶藥物與化療倂用的治療法正在發展中,也是未來趨勢,以新生血管抑制劑「癌思停」來說,主要為大腸直腸的適應症,目前就有搭配運用在治療乳癌、肝癌等成效良好的案例。
有別於以前將癌細胞殺光光的觀念,現在醫界更認為應想辦法「與癌共存」,藉由標靶治療抑制住癌細胞,因為有一天甚至能變成好細胞也說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