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打胎盤素 疑致庫賈氏症

發表於 : 2007-08-30 , 20:13
MissC
打胎盤素 疑致庫賈氏症
聯合
記者:修瑞瑩、王紀青/連線報導



成大醫院出現全國首例疑似使用胎盤素感染庫賈氏症病例。患者發病十個月,目前形同植物人,醫院已通報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疾管局庫賈氏病工作小組主持人、神經內科權威陳順勝指出,迄今為止,全世界尚未有因注射胎盤素感染庫賈氏病的報告。

但據了解,工作小組曾就萃取自牛、豬或羊的胎盤素有無可能造成庫賈氏病的感染,進行「知識性」討論,但無定論。

被成大懷疑的首例患者,去年底由家人陪同到成大就醫,當時已步履不穩,須由家人扶持。家人告訴醫師,患者就醫前一個月內記憶嚴重衰退,剛做過的事或剛說過的話,馬上忘記,體力也不好。

經腦波檢查及腦部磁振造影,醫療團隊發現患者腦部有空洞及絲狀組織,與庫賈氏症患者腦部海棉空洞化的症狀相同,加上急速記憶衰退,也與庫賈氏症符合,確定患者罹患該症,安排她住院治療。

患者住院約一個月後出院,但持續回診,一個月後惡化到完全臥床。目前四肢及身體都無法動彈,只能眨眼,雖然意識清醒,但幾乎無法與家人溝通,主要器官功能仍健全,形同植物人,由家人送到安養院照護。

患者就醫時已說不清楚發病狀況,據家人向醫師描述,患者未曾在國外居留,近幾年甚至未出國,未特別愛吃動物內臟,家族中也沒有類似病症,在發病前未曾動過任何手術,唯因從事美容行業,長期注射及服用胎盤素。

成大醫療團隊認為患者不可能經由開刀感染,也沒有家族病史,懷疑感染源可能是染上狂牛症的動物胎盤素製品,進而懷疑是新型庫賈氏症。但因未曾檢驗患者使用的產品,同時無法確定產品來源,加上患者長期使用,也無法釐清究竟是哪批產品帶有感染源,只能懷疑是胎盤素肇禍。醫師表示,即使只是懷疑,仍值得大家注意胎盤素使用問題。

而庫賈氏症腦部損傷無法恢復,致死率相當高,多數的患者從發病到死亡約一年。

醫師指出,過去醫界一再警告,胎盤素有高感染風險,狂牛症及愛滋病都可能經由胎盤素感染,目前國內完全未核准胎盤素,但仍有不少人相信胎盤素療效,長期使用,非常冒險。

成大醫院已將這名病例通報給疾管局,也確認為庫賈氏症患者,但究竟是新型或傳統型的庫賈氏症,疾管局邀請學者、專家討論,仍無法確定,也無法確定感染源是否為胎盤素製品。

io:

Re: 打胎盤素 疑致庫賈氏症

發表於 : 2007-08-30 , 20:14
MissC
胎盤素針劑屬非法藥品 不得進口
聯合
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台灣人真的很敢,明知胎盤素成分來源不明,但還是有一堆人愛用。」台南市一名開業醫師說。法令規定不管是口服或注射的胎盤素都屬非法藥品,不得進口,但只要有門路,不難找到。

國人流行到日本打胎盤素,事實上在國內「要打也不難」,一名長期在台灣施打的王姓婦人表示,不僅診所可以打胎盤素,連美容坊裡也有,但因藥劑來源非法,若不是熟客介紹很難如願。

記者訪談三名曾經施打胎盤素的民眾,是否知道施打有感染狂牛症的危險,他們都表示聽說過,但沒聽過有人因此染病,記者再問他們是否注意胎盤素的來源時,三人都說不會注意。

一名六十多歲的女性表示「盒子上都是英文,看不懂」、「反正拿來就打下去了」,三人都表示施打後精神變好,酸痛也減少很多,整個人覺得年輕起來。

一名藥局業者表示,胎盤素藥劑雖然違法,但偶爾會有人上門推銷,來源大多走私進口,成分可能來自人類及牛、羊等動物胎盤,生產國從包裝上看來,有大陸製也有歐美國家製,但沒有合法管道,不能保證用了不出事,因此他並不會買進;既然有人賣,就表示有一定消費市場。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衛生署表示,為避免民眾使用以動物組織製成的化妝品有感染狂牛症疑慮,衛生署早已公告,含有狂牛症疫區羊、牛組織為原料的化妝品,不得輸入、製造。

衛生署表示,市面上較為常見萃取自動物組織的化妝品,包括胎盤素、膠原蛋白、胸腺萃取物等,這些產品可能是在疫區國家製造,只要原料不是來自疫區國家,還是可以進口。

此外,按衛生署規定,狂牛症疫區牛羊組織提煉出來的胰島素、膽汁萃取液等藥品,及血清疫苗等生物製劑,以及牛骨製作的醫療器材都不得再使用。

至於牛肉部分,衛生署僅開放美加兩國卅月齡以下牛隻,而且,要去除腦、脊髓、三叉神經節和背根神經節等與新型庫賈氏症風險較高部位,帶骨的牛肉也不准進口,只要消費者使用或食用合法管道的產品,應無致病之虞。


io:

Re: 打胎盤素 疑致庫賈氏症

發表於 : 2007-08-30 , 20:15
MissC
胎盤素保養品 皮膚傷口不建議擦
聯合
記者:徐文玲/台北報導




胎盤素保養品號稱可以回春,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士虹表示,因狂牛症疑慮,不建議皮膚有傷口的人擦拭,以免感染。

李士虹表示,施打胎盤素在國內是禁止的,不過,沒有聽說不可以進口胎盤保養品,雖然胎盤保養品的分子較大,不容易為皮膚底層吸收,不過,隱藏在產品中的病毒分子卻極微小,有可能透過傷口進入血液。

有些傷口不容易被發現,例如去角質時被硬物、粗糙物磨傷、指甲刮傷等,就會產生不被發現且無痛感的微細傷口,若擦拭來路不明的胎盤保養品,風險頗高。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