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左金丸

發表於 : 2007-11-24 , 13:20
懸壺子
左金丸(瀉火之劑)
  總  結:肝火                                                                    
  編  號:010                                                                    
  組  成:黃連、吳茱萸。                                                          
  主  治:
          1.治肝火燥盛,左作痛,吞酸吐酸,筋疝痞結。
          2.亦治噤口痢,湯葯入口即吐。
  歸  經:此足厥陰葯也。                                                          
  方  義:
          1.肝實則作痛,心者肝之子,實則瀉其子。
          2.故用黃連:瀉心清火為君,使火不剋金,金能制木,則肝平矣。
          3.吳茱萸:辛熱,能入厥陰,行氣解郁,又能引熱下行,故以為反佐。一寒一熱,寒
              者正治,熱者從治,以熱治熱,從其性而治之,亦曰反治。故能相濟以立功,肝居
              於左,肺處於右。左金者:謂使金令得行於左而平肝也。
  變化方:
          1.茱連丸:本方加炒芩、蒼朮、陳皮。治同。
          2.戊己丸:本方和芍葯等分為丸。治熱痢熱瀉。熱瀉者,糞黃肛濇也。
          3.連附六一湯:本方除吳茱萸加附子一兩,治胃皖痛,寒因熱用也。
          4.抑青丸:本方用黃連一味,吳茱萸湯浸一宿為丸。大瀉肝火,治左脅作痛。
          5.瀉心湯:單黃連煎服。治心熱。
  煎服法:水丸                                                                    
  備  註:又名茱連丸

in>: 醫方集解  清朝  汪昂

Re: 左金丸

發表於 : 2010-03-11 , 9:55
懸壺子
左金丸


《中國藥典》:左金丸
【處方】 黃連600g 吳茱萸100g
【性狀】 為黃褐色的水丸;氣特異,味苦、辛。
【炮製】 以上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
【功能主治】 瀉火,疏肝,和胃,止痛。用於肝火犯胃,脘脅疼痛,口苦嘈雜,嘔吐酸水,不喜熱飲。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貯藏】 密閉,防潮。
【摘錄】 《中國藥典》
《丹溪心法》卷一:左金丸
【別名】 回令丸(《丹溪心法》卷一)、茱連丸(《醫方集解》)。
【處方】 黃連180克 吳茱萸30克或15克
【制法】 上為末,水丸或蒸餅為丸。
【功能主治】 清肝瀉火,降逆止嘔。治肝火犯胃,脅肋及脘腹脹痛,嘔吐口苦,吞酸嘈雜,噯氣,口乾,舌紅苔黃,脈弦數。
【用法用量】 白湯下50丸。
【備註】 本方治證為肝失條達,鬱而化火,以及肝火犯胃所致。方中重用黃連苦寒瀉火為君,佐以辛熱之吳茱萸,既能降逆止嘔,制酸止痛,又能製約黃連之過於寒涼。二味配合,一清一溫,苦降辛開,以收相反相成之效。
【摘錄】 《丹溪心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