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如果出現心悸、冒汗、發抖、無力及感到飢餓時,小心引發低血糖危機!醫師提醒,糖尿患者應隨身攜帶方糖或代糖食品,當出現不適可立即補充約10至20公克,不過似乎已陷入昏迷狀態時,就應立即送醫,以免延誤造成腦部功能受損。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兆啟表示,糖尿病患者常見低血糖的情況,會發生在使用過量的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運動量增加而胰島素劑量沒有調整,或運動時缺乏適當的食物補充,以及在服用降血糖藥物後,卻沒有補充足夠食物熱量。
一位65歲男性糖尿病患者,7、8年來血糖控制不佳,結果近來改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但在家裡施打的結果疑似施打過量,使用第2天晚上便發生頭暈、冒冷汗、虛弱無力、反應遲鈍的狀況,當時在家中測得血糖值為65毫克/百毫升,隔天早上情況未改善,到醫院看診後,測得血糖僅為45毫克/百毫升,經過葡萄糖靜脈注射治療後血糖回復97毫克/百毫升,患者明顯獲得改善。
林啟兆指出,當血糖值低於60~70毫克/百毫升以下,就會出現低血糖的飢餓、心悸、冒汗等症狀,只要適當的補充糖分,症狀就會消失,嚴重低血糖時,則可能影響到腦部功能,造成頭暈、頭痛,視力模糊、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無法恢復。糖尿病患空腹血糖應維持在90~130毫克/百毫升為佳。
林兆啟強調,糖尿病患血糖過高過低都是危機,他提醒平日飲食要定時定量外,含糖分的食物也要避免攝取過多,並且要定時運動,運動時間以30至1小時為佳,若超過1小時就應立即補充食物,以免血糖過低釀成危機。
醫師也提醒,喝酒過多、腸胃炎、肝腎功能不佳及老年人也都比較容易發生低血糖症,應特別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