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攝護腺腫大 下探45歲

發表於 : 2008-01-21 , 16:19
MissC
攝護腺腫大 下探45歲
自由
〔記者方志賢/高縣報導〕



台灣泌尿腫瘤學會昨發表一份臨床調查,顯示以往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男性的攝護腺腫大,已下探至四十五歲。

食物精緻 刺激腺體增生

醫師分析,這個現象與現代人多肉、少蔬果、過於精緻或過多加工添加物的飲食,及生活壓力有關,因而刺激攝護腺腺體的增生,提醒男性從四十五歲起,就必須留意排尿狀況,若發現有夜尿、頻尿、排尿困難或有殘尿感,應儘早請教醫師並接受治療。

這份臨床調查以問卷方式訪問北、中、南三十名泌尿科醫師,九成的受訪醫師,認為一般民眾對攝護腺肥大「一知半解」,相關衛生教育亟待加強。

灣泌尿腫瘤學會暨高雄長庚泌尿科主任江博暉表示,調查顯示,患者對攝護腺肥大的迷思,以「攝護腺肥大和自慰或性行為頻繁有關」位居榜首,其次攝護腺肥大會變成攝護腺癌、可食用利尿保健品治療攝護腺肥大、治療會影響性功能,以及必須洗腎等錯誤觀念。

保健對策 四不一沒有

約六成五的受訪醫師認為攝護腺肥大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平均年齡下降至四十五歲開始便會出現頻尿、小便變細,和排尿無力症狀。

調查也發現,攝護腺肥大患者求診高峰期以「冬季」居冠,原因是冬季氣溫冷、交感神經興奮所引起攝護腺收縮,加劇排尿障礙。

有七成的受訪醫師表示「年假塞車潮久坐憋尿」及「過年打麻將久坐」也造就另一攝護腺肥大求診高峰期。

江博暉則提出「四不一沒有」的攝護腺保健對策,分別為:不憋尿、不久坐、不吃辛辣食物、不忽略異常排尿症狀、沒有錯誤性迷思及早接受治療。

io:

Re: 攝護腺腫大 下探45歲

發表於 : 2008-01-21 , 16:20
MissC
認識攝護腺肥大
自由
資料來源:江博暉醫師
整理:記者方志賢



罹病比率:

國內男性罹患攝護腺肥大的比率,六十歲以上男性有六成、七十歲以上男性有七成,到了八十歲以上有八成都有此疾病

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有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抗乙醯膽鹼及荷爾蒙抑制劑等。手術治療:症狀嚴重且健康情形良好的患者,尿道攝護腺切除術以及傳統開腹手術。綠光雷射治療,以高能量的綠光雷射,透過汽化方式,在幾乎不出血的情況下除去多餘的攝護腺組織。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