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公共場所 將廣設傻瓜電擊器

發表於 : 2008-01-30 , 17:07
MissC
公共場所 將廣設傻瓜電擊器
聯合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必要時,電擊能夠救人一命。衛生署決定要先在人口大量聚集的大型場所、偏遠觀光旅遊地區設置「傻瓜電擊器」,搭配心肺復甦術救命。

傻瓜電擊器也就是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署立台北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曾富詮昨天表示,國外許多公共場所都有設置,一旦民眾突發性意識喪失或心跳停止,可以先給予「救命一擊」,再緊急送醫。

衛生署計畫第一波設置場所包括車站、機場、捷運站、法院以及遍遠觀光地區,教育部也將選定偏遠地區學校優先設置;衛生署辦公大樓也將率先設置傻瓜電擊器二到三台。

曾富詮說,最常造成突發性心臟停止的原因是心室顫動,除了心臟病患,溺水、中毒、被閃電打到的民眾都可能發生心室顫動。他說,這類患者摸不到脈搏,也沒有呼吸,心肌因為顫抖無法正常狀縮,即使進行心外按摩,也無法把血液擠壓出去。

曾富詮說,傻瓜電擊器目的是去除心室顫動,但同時必須搭配心肺復甦術;電擊後,馬上胸部按壓卅次、人工呼吸兩次,做滿五個循環的心肺復甦術,再視患者狀況,緊急送患者就醫。

國外資料顯示,若能在一分鐘內給予電擊,心跳回復正常節律的成功率可達九成,每延遲一分鐘,救回命的機率就減少百分之七到十,一旦沒了心跳超過十分鐘,就會腦死。

衛生署醫事處表示,傻瓜電擊器價格每台約新台幣十二萬元到廿萬元,最新一代的傻瓜電擊器只有電源、電擊兩個按鈕,貼上電擊貼布,打開電源後,機器就會自動判斷患者需不需要電擊;若機器發現患者沒有心室顫動的問題,會告知不需電擊,應該直接進行心肺復甦術。

家裡要不要備有傻瓜電擊器?曾富詮說,傻瓜電擊器操作簡單,但還是要先經過心肺復甦術與傻瓜電擊器操作訓練。

io:

Re: 公共場所 將廣設傻瓜電擊器

發表於 : 2008-01-30 , 17:08
MissC
CPR加簡易電擊 救命更有效
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CPR添助力!為提高醫院外CPR存活率,衛生署即日起全面推動「CPR+AED」訓練,初步優先鼓勵車站、機場、捷運站、法院、偏遠觀光旅遊地區,設置如「傻瓜相機」般、操作超簡單的「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配合相關人員訓練,預估可救活更多人。

 署立台北醫院急診室主任曾富詮表示,據統計,多數人突發性喪失意識或停止心跳、呼吸,最常見原因是心室顫動,表面上測不到心跳、脈博,實際上心肌仍呈顫動狀態。此時心臟無法發揮功能,還徒增耗氧量,削減CPR對患者的幫助。

 去顫減耗氧 衛署推動設置

 他說,若能及時使用AED「去顫」,先讓心臟處於停止狀態,再透過正確、有效的CPR設法讓患者恢復正常心跳,比直接CPR更能發揮急救效率。

 衛生署長侯勝茂說,AED在各先進國家已相當普遍,尤其西方人心臟病罹患比例比東方人高,以美國為例,目前多數機場、長程班機、運動場甚至賭場,都有此項輕便的急救設備,每台約新台幣十二至廿萬元。

 曾富詮說,AED在醫界有「傻瓜電擊器」之稱,因為操作非常簡單,最新機種甚至只有「電源」及「電擊」兩個按鍵。

 他說,操作者僅須將內附兩片電擊貼片貼在患者右鎖骨下與左乳頭之側胸部,打開電源,儀器便會自動分析患者需不需要電擊,以及需要多少能量的電擊(一般約三六○焦耳),每一個動作都有語音導引。

 傻瓜電擊器 語音導引判讀

 曾富詮強調,理論上,只要是需要CPR的一歲以上患者,都有可能需要AED,若患者就在眼前倒下,最好第一時間就為他裝上AED,由儀器判定患者是否為需要電擊的心室顫動患者,再施行CPR。

 若不確定患者倒下的時間,或確知對方已失去意識四、五分鐘以上,建議先CPR兩分鐘,再配合AED儀器操作。

io:

Re: 公共場所 將廣設傻瓜電擊器

發表於 : 2008-01-30 , 17:09
MissC
機場2乘客 靠傻瓜電擊器閃過鬼門關
聯合
記者曾希文/台北報導



衛生署規畫在車站、機場、捷運站等地設置傻瓜電擊器,醫師認為,電擊能有效爭取急救時間,但必須廣泛教育民眾使用方式。

台北榮總急診部主治醫師高偉峰說,月初桃園機場才發生兩位乘客心臟停止,需要急救,就是靠傻瓜電擊器救回一命。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文翰表示,施行人工呼吸時,最重要步驟包括趕緊打一一九,目的就是希望醫護人員帶來電擊器,未來公共場所有傻瓜電擊器,應能有效爭取救命時間。

高偉峰評估,傻瓜電擊器使用風險應在百萬分之一以下,曾有國外調查,飛機上加裝傻瓜電擊器救活一個人的成本約三萬美元,成本效益優於汽車安全氣囊的五萬美元,所以,傻瓜電擊器在歐美很常見。

但電擊效果還是得看病況。高偉峰說,若是嚴重的心臟主動脈破裂、腦中風或氣喘發作而失去生命跡象,就算電擊可能也無效。

高偉峰說,口對口人工呼吸,很多人學過就忘記,傻瓜電擊器操作簡單,只要打開電源,貼好電流貼片,就會自動分析心電圖,如果需要電擊,還會用中文講「請離開病人」,簡單明瞭。但國內對傻瓜電擊器教育不普及,學校裡也沒有教,比起國外,國人認知還是缺乏。

張文翰認為,因電擊器有電流,民眾如何在關鍵時刻不畏懼緊張,並於第一時間在定點取得電擊器,將是急救成功的關鍵;另外,電流貼片如果貼錯地方,也將失去效用。他建議,相關場合的警衛、保全都要學習使用傻瓜電擊器,負責保管的單位則要注意有無損壞,及時維修。

張文翰說,傻瓜電擊器相對於口對口人工呼吸更為高階,人工呼吸僅維持氧氣供給和循環,「有電擊有機會,電不回來的,還是只能送醫。」


io:

Re: 公共場所 將廣設傻瓜電擊器

發表於 : 2008-01-30 , 17:10
MissC
小檔案》傻瓜電擊器 其實很聰明
聯合
陳惠惠



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俗稱傻瓜電擊器,只比筆記型電腦略大。

連結的兩條電線前端各有一張電擊貼片,分別黏貼在鎖骨下方,以及左側乳頭旁的側胸部位,按下電擊按鈕,電流可讓心臟暫停顫動。

雖然名之為傻瓜電擊器,衛生署台北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曾富詮說,這電擊器其實非常聰明,按下分析鈕,只要短短幾秒鐘,機器就可自動判讀病患是否需要電擊。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