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糖 患者自己來 胰島素注射 輕而易舉
發表於 : 2008-03-07 , 15:57
2008.03.06 中國時報
控制血糖 患者自己來 胰島素注射 輕而易舉
黃天如/台北報導
以往不少患者怕打針,現在可攜式筆針配合長效型劑型,操作簡單,老、小病患都能輕鬆學會。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說,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超過1百萬,醫界初估其中至少有20%的病患,因為生活型態特殊容易忘記按時服藥,或口服藥物劑量已調到最高血糖控制仍不理想,評估需要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惟調查顯示,國內糖尿病患3成以上都對胰島素治療強烈抗拒。
病患怕痛 抗拒胰島素治療
台北榮總衛教師龐憶琴說,根據她個人在院內所作的問卷調查,糖尿病患抗拒胰島素治療最大的原因是「怕痛」,其次則是認為「打針是醫師、護士才有的專業與技術」,一般人很難學會。
更令龐憶琴訝異的是,連高知識分子都對胰島素存有嚴重的錯誤迷思。她舉例,有位31歲的女碩士在被診斷發現罹患第2型糖尿病時,由於胰臟功能只剩不到50%,醫師建議她直接接受胰島素治療,但她立即拒絕,理由竟是「注射胰島素可能導致洗腎」。
龐憶琴強調,確有小部分糖尿病患的罹病後期必須配合洗腎,但那是長期高血糖未控制得當衍生的後果,跟胰島素治療無關。
所幸該位女碩士最終選擇接受了專業建議,而她原本居高不下的血糖指數,也在胰島素的控制下迅速且及穩定的下降,一段時間後,她還驚喜地發現自己懷孕了呢!
胰島素注射已從早期以玻璃空針自藥瓶抽出藥劑施打,一直進步到近年的可攜式筆針,配合長效型劑型平均1天僅須打4針,且因操作簡單、刻度辨識容易,不論6、7歲的小病患,或是老花眼的銀髮病患,都能輕而易舉學會自己打針。
阿嬤的心事 首部糖尿病友電影
為向社會大眾宣導正確糖尿病治療的正確觀念,一家藥廠特別製作了台灣首部糖尿病友專屬電影「阿嬤的心事」,透過大愛電視台導演的掌鏡,將病友張?妹的真實故事拍成短片。
昨天60歲的張妹阿嬤本尊也在大哥陪同下,帶著金孫宥宥出席記者會,她說,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後,她的血糖控制理想,嗜睡、體力不濟等症狀也大大改善了,照顧、陪伴金孫長大,完全不成問題。

控制血糖 患者自己來 胰島素注射 輕而易舉
黃天如/台北報導
以往不少患者怕打針,現在可攜式筆針配合長效型劑型,操作簡單,老、小病患都能輕鬆學會。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說,台灣罹患糖尿病的人口超過1百萬,醫界初估其中至少有20%的病患,因為生活型態特殊容易忘記按時服藥,或口服藥物劑量已調到最高血糖控制仍不理想,評估需要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惟調查顯示,國內糖尿病患3成以上都對胰島素治療強烈抗拒。
病患怕痛 抗拒胰島素治療
台北榮總衛教師龐憶琴說,根據她個人在院內所作的問卷調查,糖尿病患抗拒胰島素治療最大的原因是「怕痛」,其次則是認為「打針是醫師、護士才有的專業與技術」,一般人很難學會。
更令龐憶琴訝異的是,連高知識分子都對胰島素存有嚴重的錯誤迷思。她舉例,有位31歲的女碩士在被診斷發現罹患第2型糖尿病時,由於胰臟功能只剩不到50%,醫師建議她直接接受胰島素治療,但她立即拒絕,理由竟是「注射胰島素可能導致洗腎」。
龐憶琴強調,確有小部分糖尿病患的罹病後期必須配合洗腎,但那是長期高血糖未控制得當衍生的後果,跟胰島素治療無關。
所幸該位女碩士最終選擇接受了專業建議,而她原本居高不下的血糖指數,也在胰島素的控制下迅速且及穩定的下降,一段時間後,她還驚喜地發現自己懷孕了呢!
胰島素注射已從早期以玻璃空針自藥瓶抽出藥劑施打,一直進步到近年的可攜式筆針,配合長效型劑型平均1天僅須打4針,且因操作簡單、刻度辨識容易,不論6、7歲的小病患,或是老花眼的銀髮病患,都能輕而易舉學會自己打針。
阿嬤的心事 首部糖尿病友電影
為向社會大眾宣導正確糖尿病治療的正確觀念,一家藥廠特別製作了台灣首部糖尿病友專屬電影「阿嬤的心事」,透過大愛電視台導演的掌鏡,將病友張?妹的真實故事拍成短片。
昨天60歲的張妹阿嬤本尊也在大哥陪同下,帶著金孫宥宥出席記者會,她說,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後,她的血糖控制理想,嗜睡、體力不濟等症狀也大大改善了,照顧、陪伴金孫長大,完全不成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