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自殺 大家來關懷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防治自殺 大家來關懷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3.21  中國時報
防治自殺 大家來關懷
張翠芬/台北報導



 高危險群常會有警訊,精神科醫師鼓勵婆婆媽媽一起動員,實地關切。

 「醫生,今天是我最後一次來看你的門診!」坐在診間的是位40幾歲的中年男子,丟了工作還欠一大筆債的他神情沮喪,醫師聽出他言詞中的警訊,刻意把他留下好好商談。

 ■中年男子遇挫 意圖輕生

 這是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周勵志碰到的案例,他說,越來越多中年男子因經濟壓力、生活不順,而有輕生的意圖,這位男子原本就有憂鬱傾向,中年失業,加上債台高築,身心俱疲的在門診中說他最後一次來看診,形同是一種「自殺預告」。

 身為精神科醫師當然有所警覺。周勵志當下先接受他的情緒,體諒這位男子生活確實很苦 ,才會讓他有輕生的念頭;在初步的情緒接納後,醫師進一步分析自殺的成本很高,而且不是死了就一了百了,應該可以再試試別的方法。

 男子最後被說動了,不過,周勵志要求他密集回診,同時開了一些情緒穩定劑來控制他的衝動行為,經過持續的追蹤,這位男子情緒回復穩定,也打消自殺的意念。

 ■異常行為 透露自殺念頭

 周勵志說,有自殺念頭的人通常會有一些警訊,例如:言談與平日不同、突然交待把心愛的東西送人,刷卡花大錢買保險送人大禮等舉動,周遭的人發現異常,第1個月是關鍵期,尤其是有憂鬱病史者,最好持續以藥物控制,以免在情緒低落時,走上絕路。

 為了落實自殺防治工作,台北馬偕醫院是國內第1所率先成立自殺防治中心的醫院,精神科兼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劉珣瑛醫師表示,自殺防治中心成員包含醫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除了有固定編制人員,全院精神科醫療團隊也是當然兼職成員,另外再整合社會服務室、院牧部、協談中心等相關單位,迄今服務自殺企圖個案與高風險人次,去年達6716人次, 較前1年足足成長了4倍,幫助不少無助絕望的人們,重獲生機。

 ■可仿家暴 啟動社區服務

 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強調,自殺防治絕不是只靠醫療體系就能落實,對走投無路想要輕生的人,應比照家暴體系,鼓勵婆婆媽媽一起動員,從里鄰等社區啟動,實地關懷這些弱勢的高危險家庭。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