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境外移入今年首例
黃天如/台北報導
此菌不會人傳人,人類主要感染途徑,是經由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汙染的土壤或水所致。
衛生署昨(26日)公布今年首例類鼻疽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個案為1名台北縣53歲男性,2月中旬前往馬來西亞旅遊返國後,隨即出現發燒、咳嗽、食慾不振等症狀,經通報檢驗確認為類鼻疽陽性病例,目前仍在醫學中心胸腔病房治療中。
疾病管制局發言人林頂表示,根據疫調,該名男子原本就有糖尿病、肝硬化及酗酒習慣,故免疫力較弱;又今年2月9日至2月14日赴馬來西亞旅遊期間,曾經參觀動物園,懷疑可能是過程中不慎遭到感染。
■也會感染馬、羊、豬
林頂說,類鼻疽是我國公告的第4類法定傳染病,致病原為類鼻疽桿菌,此菌常存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除了人類之外,也會感染馬、羊、豬等囓齒類動物,屬人畜共通傳染病。
惟類鼻疽不會人傳人,人類主要感染途徑是由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汙染的土壤或水所致,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汙染的土壤、水或塵土而感染。
林頂強調,雖與東南亞國家相比,台灣的類鼻疽病例數並不算特別多,但近5年仍累積了146例,內含本土病例140例,其中死亡病例便多達17例,其中又以2005年死亡人數多達12人,最令人印象深刻。
■症狀有發燒咳嗽、食慾差
他說,類鼻疽感染者一般症狀包括發燒、咳嗽、食慾不振等,且可能衍生吸入性肺炎、肺膿腫、膿胸,平均須接受12到20周的抗生素治療;惟一旦不幸出現猛爆性敗血症,死亡率將高達3成,不可輕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