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逐年攀升~每7分38秒1人罹癌! 男肝癌、女乳癌分列第一

發表於 : 2008-04-11 , 16:50
MissC
逐年攀升~每7分38秒1人罹癌! 男肝癌、女乳癌分列第一
NOWnews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國人93、94年癌症登記最新報告出爐!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今(11)天公佈國人最新罹癌數據,94年比93年癌症個案新增約1000人,比起92年的8分多鐘一人罹癌,已縮短為平均每7分多鐘就有一人罹患癌症;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國人罹患癌症的風險,男性癌症發生為女性1.34倍,男性的食道癌、口腔癌發生率遠高於女性,研判與男性嚼食檳榔、吸菸、喝酒有關。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全國癌症(不含原位癌)新發生個案數93年統計有67896名癌症個案,平均每7分44秒一人罹癌,94年統計約為68907名癌症個案,平均每7分38秒就有一人罹癌,兩年比較新增約1000名罹癌個案,相較之下,罹癌速度也縮短6秒。

根據92、93、94年三年比較癌症新發生率的變化,男性年齡中位數皆為65歲,女性92、93年的年齡中位數為60歲,94年則降為59歲,男女平均年齡中位數為63 歲。而93、94年比較,男性癌症的發生率為女性1.34倍,每10萬人口中男性由339人增為334人,女性則由259人增為263人,男女合計由299人增為303人。

若以癌症發生部位來看,93與94年男女10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排序皆相同;男性為肝癌佔第一位,其次為結腸及直腸癌、肺癌(氣管及支氣管)、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胃癌、食道癌、膀胱癌、皮膚癌、鼻咽癌;女性第一位為乳癌,其次為結腸及直腸癌、肝及肝內膽管癌、肺癌(氣管及支氣管)、子宮頸癌、胃癌、甲狀腺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卵巢癌。

儘管癌症發生率逐年攀升,但在癌症防治的長期努力下,國內男女癌症5年存活率已有提升,從83年的37%與59%,提高至目前的40%與63%;另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也由91年每10萬人口144人略降至95年139人,降幅3.5%。


io:

Re: 逐年攀升~每7分38秒1人罹癌! 男肝癌、女乳癌分列第一

發表於 : 2008-04-11 , 16:50
MissC
青壯年罹癌率快速攀升! 男罹口腔癌、女罹乳癌居首
NOWnews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癌症連續25年來為國人死因首位,在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今(11)天公佈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中發現,25至44歲的男女青壯年5年(90至94年)罹癌變化情況,口腔癌及乳癌分別快速攀升至首位,相當值得關注。

男性口腔癌發生數已由85年的2029人上升至94年的4310人,每年約2000多名男性死於口腔癌。而90至94年男性口腔癌發生率已攀升為17.89%,其中25至44歲的口腔癌個案數為1099人,粗發生率為10萬分之28.7,比起發生率佔第一的肝癌個案數836人,粗發生率為10萬分之21.8還高。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口腔癌的攀升快速,與檳榔攤興起有關,20年前檳榔西施帶起檳榔攤風潮,也使得嚼食檳榔的男性人口日益增多,國健局調查也發現,男性多半當完兵後踏入社會開始嚼食檳榔,平均年齡約22歲。

至於乳癌則位居女性90至94年癌症變化率的首位,佔22.13%,其次為子宮體癌(20.82%)。統計進一步分析,25至44歲女性癌症居首則為乳癌,罹癌個案數1859人,佔10萬分之49.7,顯見年輕女性罹乳癌機率也有增加趨勢。

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分析,男性罹患口腔癌過去10年來並無明顯攀升,但近4至6年來3、40歲男性嚼食檳榔人數攀升顯著,不過,她說,其實只要戒食檳榔就可預防口腔癌發生,但由於種植檳榔容易、利潤高,仍有不少農民會選擇種植檳榔,也是間接造成口腔癌的因素之一。

此外,乳癌與子宮頸癌發生率過去一直不分軒輊,但排除子宮頸癌的原位癌人數後,乳癌就攀升為第一位,彭汪嘉康也說,這與現代人飲食西化、高油高脂有關,建議應由蔬果579做起、維持規律作息以及定期運動做起,以降低罹癌機率。

至於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中,值得關注的是,子宮體癌名列女性癌症發生率第2位,對此彭汪汪嘉康認為,應與女性肥胖、荷爾蒙補充過量有關,提醒應避免長期過量使用避孕藥、更年期的荷爾蒙補充也應適量,而醫界目前也正積極尋找取代女性荷爾蒙更好的治療方式。


io:

Re: 逐年攀升~每7分38秒1人罹癌! 男肝癌、女乳癌分列第一

發表於 : 2008-04-11 , 16:51
MissC
台灣每7分鐘增1罹癌病患 肝癌乳癌最多
中央社
記者陳舜協台北十一日電



行政院衛生署今天公佈「民國九十三年、九十四年癌症登記報告」,不含治癒率高的原位癌,台灣2004年、2005年癌症新增個案為六萬七千八百九十六人、六萬八千九百零七人,平均每七分四十四秒、七分三十八秒就新增一名罹癌病患,其中,男性發生率第一名為肝癌,女性為乳癌。

衛生署統計新發生癌症個案發現,2004年台灣男、女性新增個案分別為三萬九千零七十五人、兩萬八千八百二十一人,癌症粗發生率男性每十萬人口三百三十九人、女性兩百五十九人;2005年男性新增癌症個案三萬九千四百三十一人、女性兩萬九千四百七十六人,粗發生率男性為百九十九人、女性兩百二十三人。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2004年男、女性新增癌症個案較2003年增加五千三百五十四人,增幅達百分之八點六,研判與2003年台灣發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許多民眾延遲就醫有關;2005年較2004年新增癌症個案一千零十一人,增幅百分之一點五。

統計發現,2004年、2005年男性十大好發癌症沒有變化,依序為肝癌、結腸及直腸癌、肺癌、口腔癌、胃癌、攝護腺癌、胃癌、食道癌,膀胱癌、皮膚癌及鼻咽癌。

2004年、2005年女性十大好發癌症也相同,依序為乳癌、結腸及直腸癌、肝癌、肺癌、子宮頸癌、胃癌、甲狀腺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及卵巢癌。

比較近五年癌症發生率,男性癌症增加百分之三點七,增幅最高的是口腔癌、結直腸癌、攝護腺癌及食道癌,分別為百分之十八、十六、十三及八;女性癌症發生率增加百分之二點一,增幅最高分別為乳癌、子宮體癌、結腸直腸癌,分別為百分之二十二、二十一及八;但子宮頸癌發生率大幅下降,降幅百分之三十一。

趙坤郁分析,男性罹食道癌、口腔癌比例增加,與男性有嚼檳榔、吸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者較多有關;女性子宮頸癌罹患比例持續下降,則與女性接受子宮頸癌篩檢的比例增加有關。

他還說,男性罹癌後的五年存活率為百分之四十,女性罹癌後的五年存活率為百分之六十三,與男性好發癌症中的肺癌、肝癌、食道癌的五年存活率僅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有關。

io:

Re: 逐年攀升~每7分38秒1人罹癌! 男肝癌、女乳癌分列第一

發表於 : 2008-04-11 , 16:52
MissC
口腔癌乳癌快速增加 青壯年男女癌症元兇
中央社
記者陳清芳台北十一日電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今天公佈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以2005年為準,二十五到四十四歲的青壯年男性最容易得口腔癌,女性是乳癌,這兩種癌症也是增加最快的癌症,分別與嚼食檳榔等生活習慣與飲食西化少運動、肥胖、使用荷爾蒙等因素有關。

根據這份報告,青壯年男性的前五大癌症,以及每十萬人口粗發生率依序是:口腔癌 (含口咽及下咽)有二十八點七人、肝及肝內膽管癌有二十一點八人、鼻咽癌有九點六人、結腸及直腸癌為九點三人、肺及支氣管與氣管為五點二人。

青壯年女性前五大癌症及每十萬人口粗發生率依序是:乳癌四十九點七人,甲狀腺癌十二點五人、甲狀腺癌十二點五人、子宮頸癌十二點二人、結腸及直腸癌九點一人、卵巢癌六點七人。

以在所有癌症而言,半數男性病患是在六十五歲得癌症,女性是五十九歲,如果不分年齡,男性的前五大癌症是肝及肝內管癌、結腸及直腸癌、肺與氣管及支氣管、口腔 (含口腔及下咽)、攝護腺癌;女性是乳癌、結腸及直腸癌、肝及肝內膽管癌、肺與支氣管及氣管、子宮頸癌等。

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認為,口腔癌和乳癌都與生活習慣有關,從2001到2005這五年間,口腔癌發生率增加一成八,增幅為所有男性癌症之冠,女性以乳癌發生率增幅二成二居首。

趙坤郁說,尤其這十年來檳榔攤隨處可見,口腔癌已經成為青壯年男性的首要癌症殺手。

中央研究院院士、萬芳醫院副院長兼癌症中心主任彭汪嘉康也同意,並指出,以前口腔癌根本不在國人十大癌症榜內,這四、五年卻快速攀升到十大癌症的第四、五名左右。

至於乳癌的增加,彭汪嘉康分析,一方面是剔除子宮頸原位癌後,子宮頸侵襲癌症的發生率下降,乳癌取而代之,另一方面飲食西化、少運動、肥胖、荷爾蒙的使用,使得乳癌發生率快速增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青壯年女性的子宮體癌(絕大部分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雖未擠入女性五大癌症榜內,但增加率僅次於乳癌,發生原因與肥胖、荷爾蒙、晚生或未生育有關。彭汪嘉康特別提醒女性注意,使用避孕藥、荷爾療法要特別注意。

io:

Re: 逐年攀升~每7分38秒1人罹癌! 男肝癌、女乳癌分列第一

發表於 : 2008-04-11 , 16:53
MissC
預防癌症找上門 善加利用免費定期篩檢
中央社
記者陳舜協台北十一日電



行政院衛生署今天公佈「民國九十三年、九十四年癌症登記報告」,癌症新增個案發生率仍持續上揚,男性口腔癌、結腸及直腸癌、女性乳癌的增幅都達到百分之十六以上。其實,政府對這些增幅驚人的癌症都有提供免費篩檢服務,定期篩檢可早期發現癌症,增加治癒可能性。


衛生署統計發現,2004年、2005年男性十大好發癌症沒有變化,依序為肝癌、結腸及直腸癌、肺癌、口腔癌、胃癌、攝護腺癌、胃癌、食道癌,膀胱癌、皮膚癌及鼻咽癌;2004年、2005年女性十大好發癌症也相同,依序為乳癌、結腸及直腸癌、肝癌、肺癌、子宮頸癌、胃癌、甲狀腺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及卵巢癌。

比較近五年癌症發生率,男性癌症增加百分之三點七,增幅最高的是口腔癌、結直腸癌、攝護腺癌及食道癌,分別為百分之十八、十六、十三及八;女性癌症發生率增加百分之二點一,增幅最高分別為乳癌、子宮體癌、結腸直腸癌,分別為百分之二十二、二十一及八;但子宮頸癌發生率大幅下降,降幅百分之三十一。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男性癌症增加速度很快的口腔癌、結腸及直腸癌,女性癌症增加速度很快的乳癌,其實都可以被早期篩檢出來,而且政府都有提供免費篩檢服務。

目前政府提供的癌症免費篩檢項目包括補助三十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五十歲到六十九歲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攝影篩檢費用、五十歲到六十九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滿十八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可到各地方衛生所進行口腔黏膜檢查。

不過,衛生署統計2007年各篩檢數據發現,除了子宮頸癌三年曾經篩檢率為百分之六十八點三,數據較佳外,高齡婦女每兩年乳房攝影率僅百分之十點三、高齡人口每兩年糞便潛血篩檢率僅百分之十一點二、抽菸嚼檳楖人口的口腔黏膜篩檢率更只有百分之九點六。

趙坤郁表示,口腔癌、結腸及直腸癌、乳癌、子宮頸癌早期篩檢、早期發現的治癒率佳,盼民眾能善用免費癌症篩檢服務,國健局未來除持續辦理這些免費癌症篩檢外,未來還將擴大對十八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人口的口腔癌篩檢規模,同時增加四十二家醫院癌症病人安寧共同照護補助,提高安寧療護涵蓋率。970411

io:

Re: 逐年攀升~每7分38秒1人罹癌! 男肝癌、女乳癌分列第一

發表於 : 2008-04-11 , 16:54
MissC
罹癌元兇 檳榔.飲食西化關連大
中廣
徐韻翔報導



國人最新十大癌症登記報告今天出爐,專家分析,檳榔是導致口腔癌暴增原因,至於飲食西化與晚生子等,則與,年輕女性得乳癌、子宮體癌增加有關;癌症與生活習慣有密切關係,呼籲民眾,應該拒絕檳榔、把握飲食均衡多蔬果原則,勤防曬。

依據國健局統計,近五年來,口腔癌發生率增加17.93%,檳榔攤、檳榔西施多,男性口腔癌患者人數也跟著暴增。

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分析,男性口腔癌過去根本擠不進十大癌症,近十年來快速飆升到排行四、五名,就是檳榔惹的禍,儘管專家多年來也持續呼籲民眾不要吃檳榔,但成效有限,主要是由於農民種植檳榔利潤高,導致近20年來四處檳榔攤林立,年輕人、勞工吃檳榔的人口越來越多。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檳榔已經被列為一級致癌物,口腔癌不斷增加,是在反應長期嚼食檳榔的惡果,再加上口腔癌開刀辛苦,給付又少,新一輩年輕醫師投入意願低,開刀醫師人力不足,也相對影響醫療品質,「不吃檳榔,不種檳榔」就是治標辦法。彭汪嘉康也認為,應該從源頭做起,可以邀集農委會補貼農民,別再種檳榔。

婦癌方面,彭汪嘉康指出,乳癌與子宮頸癌一直是女性癌症的一、二名,罹患原因應該和飲食西化,肥胖有關;此外,晚生子、吃避孕藥,以及更年期使用荷爾蒙療法,都可能是導致子宮體癌快速增加的原因,國內婦產科醫師也都注意到荷爾蒙對子宮體癌的影響,目前正在尋求更適合的療法。

此外,皮膚癌也有增加趨勢,國健局癌症防治組長孔憲蘭說,臭氧層破洞,全世界的皮膚癌都有增加趨勢,國內也不例外,呼籲國人要重視防曬注意皮膚健康。要防癌,一定要把握天天蔬果579原則,有家族史高危險群,要更加注意。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