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赤足種菜、田野戲水...腳有傷口 小心鉤端螺旋體感染

發表於 : 2008-04-11 , 16:57
MissC
赤足種菜、田野戲水...腳有傷口 小心鉤端螺旋體感染
NOWnews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赤足種菜、田野間戲水,小心鉤端螺旋體順著傷口入侵體內!一名79歲的張老太太,退休後閒暇時喜歡種點菜,日前10多天斷斷續續發燒超過38度、尿量減少,還伴有全身酸痛,起初她以為是感冒,直到就診經過抽血檢查,才發現有黃疸現象,而且腎功能指數飆高至正常人的5倍,最後確認為鉤端螺旋體感染作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說,張老太太去年的腎功能指數皆正常,但這次抽血過後卻發現腎功能中的肌肝酸飆至7.3(正常人應為1.5以下),加上肝功能指數異常,也出現眼睛發黃的黃疸現象,由於老太太並未飼養寵物,也沒有出外旅遊,平日的嗜好僅為種菜,因赤足不慎由傷口感染到鉤端螺旋體,所幸施以盤尼西林、利尿劑治療後,腎功能也已恢復正常。


夏末秋初是鉤端螺旋體的好發感染季節,又常見於熱帶地區,以中國大陸、韓國及泰國較多病例,台灣則尚屬少見,一年約有20至60名病例不等,嚴重可能致命,死亡率高達5至10%。


王登鶴指出,感染後的主要症狀為發高燒、全身肌肉酸痛,部份患者會出現結膜紅腫、小腿酸痛,而抽血後的肝腎功能異常則是判斷的指標之一。


王登鶴提醒,鉤端螺旋體主要寄居於動物的腎,經由動物排泄後使土地、河水受到污染,若腳上有傷口就容易被傳染,他建議到田地工作要穿雨鞋,而接觸動物的工作者,也得戴手套,以免不慎碰觸尿液提高致病風險。


io:

溼地赤腳 感染鉤端螺旋體

發表於 : 2008-04-13 , 16:15
MissC
2008.04.12  中國時報
溼地赤腳 感染鉤端螺旋體
陳怡妏/台北報導



 腳上有傷口,到田地、泥濘地要提防,以免不慎被動物排泄物細菌傳染。

 一位76歲的張老太太退休後喜愛種菜休閒,經常打赤腳在菜田裡走動,日前出現發燒、咳嗽、咳痰等症狀,開始以為只是小感冒,沒想到病況愈來愈嚴重,一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感染鉤端螺旋體,腎功能嚴重受損,險需洗腎度日。

 ■人畜共通疾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表示,鉤端螺旋體是一種人畜共通疾病,牛、羊、狗、豬、老鼠等都會感染,細菌潛伏在腎臟中,老太太下田時沒留意腳上有傷口,才會不慎被感染,細菌培養發現可能是被老鼠傳染。

 王登鶴指出,鉤端螺旋體感染好發在熱帶地區,致死率有5%到10%,主要症狀有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眼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食慾不振、噁心及嘔吐等,還有9成的人可能發生腦膜炎、肺出血、肝腎衰竭等嚴重症狀,台灣1年通報感染個案平均有60人,尚數少見。

 ■水中能存活數月

 王登鶴表示,鉤端螺旋體菌體喜冷溼環境,在河水、水中能存活數日甚至數個月,田地、泥濘溼地都是細菌活躍的地方,因無法確知有無老鼠等動物留下排泄物,因此民眾要到這些地方時,最好不要赤腳,非得赤腳也最好先確定腳上沒傷口,以防感染。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