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記者程啟峰高雄十四日電
準副總統蕭萬長嘴唇長水泡參加博鰲論壇,頗受矚目,高雄市阮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劉昭宏今天說,這是第一型單純庖疹的典型症狀,須經歷刺痛、水泡、潰瘍、結痂四階段,病毒從潛伏期到傷口完全癒合期間都具有傳染力,不能輕忽。
他進一步說,俗稱口唇庖疹的第一型單純庖疹是經接觸傳染,幼童被父母長輩抱抱親親,或者與患者共吃同一份食物飲料、共用毛巾都容易被傳染,一旦感染,病毒將終生潛藏體內神經節裡,碰到感冒、熬夜、失眠、憂慮、壓力大、女生經期或是日曬過度等身體抵抗力較差時,病毒就可能發作。
他表示,最近門診臨床上曾診斷一位因中風住院的老先生,嘴巴上整整長了一圈水泡,這是因老先生抵抗力變差所誘發的;也有作完雷射、脈衝光或磨皮的民眾,因為嘴唇週圍皮膚受傷、發紅而刺激庖疹病毒發作的病例。
劉昭宏指出,第一型庖疹通常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有口服及外用兩種,因口服藥可降低再發作的嚴重程度,建議在發病初期就進行治療,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他又說,個人衛生也相當重要,患者應避免接觸患部,接觸後須立刻以肥皂和清水洗手並確實擦乾,同時應避免摳挖病灶,因為病毒可能會趁機傳播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或引起手部細菌感染,更注意要避免在皮膚上使用刺激性清潔劑。
他強調,預防復發方面,規律的生活可增強皮膚對病毒的抵抗力,除攝取均衡營養,保持充足的運動及睡眠更是必要的。對經常復發口唇庖疹的患者,可以常備抗病毒藥膏,一旦發現復發就立即塗藥,以達到抑制病毒、縮短病程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