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口氣不佳 多因口腔疾病

發表於 : 2008-04-23 , 16:01
MissC
2008.04.22  中國時報
口氣不佳 多因口腔疾病
陳旻苹/台北報導



 9成口臭來自口腔問題,需檢查是否有發炎,其次是唾液量夠不夠。

 口腔有奇怪味道或是口臭,許多患者就醫順序是先到內科,無法改善,轉到耳鼻喉科,最後才到口腔牙科。台大微生物免疫學博士、口腔內科主治醫師孫安迪指出,這是嚴重的錯誤,雖然口臭是全身性疾病的指標之一,但是90%問題出自口腔疾病,民眾果真有口臭困擾,先看口腔牙科、再到耳鼻喉科,最後才看內科,較為妥當。

 ■先找出原因 區別診斷

 孫安迪醫師表示,要減少口臭,需先找出原因,區別診斷,看問題來源是扁桃腺、牙齒、鼻竇炎或肺炎…等,若實在不清楚,可選擇家醫科幫忙轉至正確科別就診。

 孫醫師說,約有9成患者口臭來自口腔疾病,首先需檢查是否有口內發炎,其次是口水量夠不夠。口內的細菌感染,像是牙周病、蛀牙、智齒發炎等,加上脫落的表皮、食物殘渣(特別是蛋白質類)等,經格蘭氏陰性厭氧菌(Gram Negative Bacteria)分解產生硫化氫及甲基硫醇,當累積到一定量時便有異味產生,主要來源是舌及牙齦,其次為蛀牙、牙齒表面沉積物、不乾淨的假牙等。有些人早上起床刷舌苔、漱口,就是要減少殘餘細菌量。

 ■口乾、服藥也會有口臭

 口乾、口水量不足會有口臭,有人睡覺以口呼吸,使得具有殺菌、沖洗作用的唾液分泌減少,另外,部份會讓口水減少的止痛藥、抗憂鬱藥物、某些降血壓藥、安眠藥等,服後也會有口臭困擾,有研究顯示,抑制唾液的藥物逾4百多種。 孫安迪說,門診中,曾有患者口內有阿摩尼亞味(尿味),顯示腎臟出了問題;而口內有果香味,顯示糖尿病變嚴重;肝硬化患者會散發腐臭味、魚腥味;少數神經系統患者嗅覺異常,自覺口氣如金屬味。還有一些身體器官、系統疾病也會引起口腔腥臭味,但因胃部上方有括約肌賁門、下方有括約肌幽門,平常呈鎖住狀態,味道會從口腔跑出來,表示病情不輕。

 這些來自全身性疾病所產生的口臭少於5%。另有5%因鼻液倒流、慢性鼻炎、鼻竇炎、慢性扁桃腺炎、咽喉炎患者因細菌而引發口臭。

 ■初步可採自我鼻嗅檢驗

 自我檢驗初步可採鼻嗅方法,來判斷口臭來自口腔或呼吸系統。孫安迪說,可以先掩鼻、口呼吸,若加劇,則可能來自口腔;再以口閉、鼻呼出,若加劇,則可能來自呼吸系統。基本上,口腔、耳鼻喉問題即佔95%,若兩種鼻嗅方法味道都重,顯示有可能跟全身性疾病相關,可能呼吸道病變產生臭味,或由血液把病變器官的代謝物隨著循環帶到呼吸系統而呼出。

io:

Re: 口氣不佳 多因口腔疾病

發表於 : 2008-04-23 , 16:02
MissC
2008.04.22  中國時報
《小撇步》舌頭刷牙動作 刺激唾液分泌
陳旻苹/台北報導



 想改善口腔異味,台大微生物免疫學博士、口腔內科主治醫師孫安迪說,刺激唾液分泌、多吃具有沖刷作用的纖維質食物,以及常做舌頭刷牙動作,都很重要。

 若經醫師檢查並非全身性疾病引起口臭,可定期洗牙來做預防,平時可用含Chlorhexidine(CHX)的漱口水,含量約0.5%至1%,殺菌力較好,1天約2至3次。吃完飯以牙刷、牙線清潔後即可使用漱口水強化,約含漱2至3分鐘。

 他說,市面上有些濃度太高的漱口水,曾造成患者口腔灼傷,要小心選擇。還有些口腔有黴菌的患者,則需使用抗黴菌漱口水來改善。

 飲食方面,多吃纖維質高的蔬果、多喝水,讓排便順暢,避免毒素累積(毒素愈多,排便愈黑愈臭),可吃益生菌、酵母菌等,讓腸道腐敗菌壓抑下來並且排泄掉。

 孫安迪說,不要因為怕口臭,就不吃高蛋白質食物,為了營養,每公斤體重仍需吸收1至1.5公克的優質蛋白質,如肉、牛奶、蛋。有些食物代謝後也會有口臭,如:洋蔥、大蒜、韭菜等。

 另外,也要注意紓壓,情緒緊繃也會導致口臭而影響人際互動。

 至於舌頭刷牙動作,孫安迪表示,即以舌在齒面來回做上下、裡外全口刷牙,可刺激唾液腺分泌,活絡心經、肺經等經絡,任何時地皆可做。

io:

Re: 口氣不佳 多因口腔疾病

發表於 : 2008-04-27 , 20:50
MissC
口臭持久不散 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
自由
記者吳幸樺台南報導



口臭可能是身體健康發出警訊,值得注意!成大醫院家醫科醫師趙啟淵指出,大約9成以上的口臭原因,來自口腔的疾病,若口中有奇怪味道持久不散,即使刷完牙之後,仍有餘味裊裊,應該考慮先找牙醫師檢查;若沒有這方面問題,可以再找家醫科醫師評估,以找出真正的原因。

趙啟淵指出,一般人在睡眠、餓肚子、精神緊張時,唾液的分泌量會減少,或多或少會有口臭,這是因為唾液本身具有清潔口腔的作用,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過於擔心;其他包括個人口腔衛生不好、口腔細菌感染、舌苔太厚、鼻腔鼻竇、咽喉病變、消化道疾病、食物或藥物影響等引起;還有一種是別人都聞不到,只有他自己以為有口臭,檢查不出原因的「心因性口臭」。

趙啟淵表示,絕大部分的口臭病因是口腔不清潔,因此首要改善口腔衛生,雖然可以用清涼劑、漱口劑或喉糖來暫時改善口臭,但是治標不治本,不適合長期每天使用。

趙啟淵也提出保持清新好口氣的5招:

●認真刷牙,務必清潔牙縫,與使用牙線。

●清洗舌頭,每次刷牙時,用牙刷輕刷舌頭2、3次即可。

●每天正常吃3餐,常喝白開水,每天約1500cc。

●好好吃頓早餐,因為早餐可清潔口腔,促進唾液分泌。

●吃完像大蒜、洋蔥、咖哩與咖啡等味道重的食物之後,要清潔口腔。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