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罹啥病 蛋白體研究可預防
發表於 : 2008-06-05 , 18:02
日後罹啥病 蛋白體研究可預防
中國時報
洪祥和花蓮報導
人體有將近3萬個基因,基因的功能則是由蛋白質來呈現,慈濟醫院四日起在靜思堂,舉辦「2008蛋白體研討會」,邀請自英國、新加坡、泰國、香港、大陸及國內共19名學者交流,希望透過蛋白體的研究,找出治療疾病的方式。
慈濟醫院副院長王立信致詞,蛋白體研究可協助病患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他指出,「蛋白體」意指,1個細胞或組織中,表現遺傳基因所有蛋白質的集合,有助醫生提早發現病患罹病的可能。
蛋白體:遺傳基因蛋白質集合
研討會上,台灣蛋白體學會理事長陳水田表示,近年來,蛋白體研究日顯重要,國內外相繼投入大量研究人力與資金進行此方向的研究,國內希望能結合研究人員資源與力量,以提升台灣在蛋白體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地位共同努力。
陽明大學生物研究所學生團隊發表研究成果,從老鼠蛋白體實驗發現,甘胺酸甲基轉移酵素基因(GNMT)在體內有抑制肝癌發生的功用,GNMT的缺陷將會導致自發性肝癌發生,若能即早發現病患有此基因缺陷,即可預防罹病的機會。
王立信表示,蛋白體研究可分析複雜蛋白質樣品,找出特殊生物標記,治病於未病之時,才是治本之道,藉由舉辦研討會的機會增加國內外研究交流,可提升國內蛋白體研究水準,未來有助增進「預防醫學」的技術。
慈濟醫: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會中發表30篇論文,包括由腦神經細胞內蛋白質體的變化,造成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從蛋白質質譜上的變化,可以明顯看出正常人與病人的差異,也希望能從研究中找出有效的治療方式,為許多因病所苦的人,帶來一道曙光。

中國時報
洪祥和花蓮報導
人體有將近3萬個基因,基因的功能則是由蛋白質來呈現,慈濟醫院四日起在靜思堂,舉辦「2008蛋白體研討會」,邀請自英國、新加坡、泰國、香港、大陸及國內共19名學者交流,希望透過蛋白體的研究,找出治療疾病的方式。
慈濟醫院副院長王立信致詞,蛋白體研究可協助病患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他指出,「蛋白體」意指,1個細胞或組織中,表現遺傳基因所有蛋白質的集合,有助醫生提早發現病患罹病的可能。
蛋白體:遺傳基因蛋白質集合
研討會上,台灣蛋白體學會理事長陳水田表示,近年來,蛋白體研究日顯重要,國內外相繼投入大量研究人力與資金進行此方向的研究,國內希望能結合研究人員資源與力量,以提升台灣在蛋白體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地位共同努力。
陽明大學生物研究所學生團隊發表研究成果,從老鼠蛋白體實驗發現,甘胺酸甲基轉移酵素基因(GNMT)在體內有抑制肝癌發生的功用,GNMT的缺陷將會導致自發性肝癌發生,若能即早發現病患有此基因缺陷,即可預防罹病的機會。
王立信表示,蛋白體研究可分析複雜蛋白質樣品,找出特殊生物標記,治病於未病之時,才是治本之道,藉由舉辦研討會的機會增加國內外研究交流,可提升國內蛋白體研究水準,未來有助增進「預防醫學」的技術。
慈濟醫: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會中發表30篇論文,包括由腦神經細胞內蛋白質體的變化,造成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從蛋白質質譜上的變化,可以明顯看出正常人與病人的差異,也希望能從研究中找出有效的治療方式,為許多因病所苦的人,帶來一道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