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用藥一個月後抽血檢測C肝 縮短療程有望

發表於 : 2008-06-20 , 16:59
MissC
用藥一個月後抽血檢測C肝 縮短療程有望
自由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C型肝炎引發的肝癌是台灣肝癌死亡率逐年攀升的主因!和一般需治療半年的C肝病患相較,高達二十四萬的C肝第一型病毒病患,因病毒複製能力最強,最好治療一年,以提高病毒根除率。但許多人無力負擔十多萬元醫藥費,放棄治療。高雄醫學大學肝炎研究團隊最近在《肝臟學》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並非每個病患都需要治療一年。

測不到病毒 可省10萬醫藥費


研究顯示,用藥一個月後抽血檢測就能知道答案,運氣好的病患,將能少治療半年,省下至少十萬元醫藥費。

高醫團隊發現,只要在用藥治療一個月時,血中測不到病毒,不必延長療程,就可殲滅肝臟中殘存病毒,半年治療成功率與一年相當;該團隊過去也發現,第二型病毒若在第一個月治療見效,可將半年療程縮短三分之二,治療十六週即可。

有如「醫學算命」般,醫師透過檢測病患與病毒的基因,先預知病情進展,再設計最佳的療程與用藥組合,以對症下藥,這就是最新的「量身訂做」治療概念。

C肝的治療成敗,要等停藥後半年才能得知,因此最初就得擬定最佳治療策略,否則一旦失敗,就得從頭再來。

C肝病毒有六種基因型,在台灣四十萬C肝病患中,高達六成感染到複製能力最強、最致癌的第一型病毒,根據醫界共識,應將半年的標準療程,延長一倍,提高病毒根除率。

研究計畫主持人、高醫肝膽胰內科主任莊萬龍表示,C肝的干擾素治療引發的倦怠、惡心、發燒、憂鬱等副作用強烈,根據病毒基因與數量檢測設計療程,將能減輕病患煎熬並節省醫療資源。

醫師籲健保放寬給付期

健保目前給付半年的C肝療程,莊萬龍呼籲,健保應放寬給付規定,照顧需要延長治療的病患,不應任經濟弱勢者自生自滅,這不但對他們不公平,等到其病情惡化,社會所損失的生產力與健保資源將更多。

干擾素搭配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這項當前通行國際的C肝標準療法,是由台大肝炎研究團隊所建立。

近年研究顯示,C肝病毒引發肝硬化與肝癌的速度不但較B肝更快,若不及早治療,還可能影響新陳代謝,終至引發糖尿病,使病情如雪上加霜,治療上更棘手。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