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少商穴 L-11{手太陰肺經}

發表於 : 2008-06-26 , 8:15
懸壺子
少商穴 L-11{手太陰肺經}

11 少商  
井穴,屬木。 
[別名] 鬼信。 
[穴義] 肺經體表經脈的地部經水由本穴經內部通道回歸肺臟。
[名解]
1)少商。少,與大相對,小也,陰也,指穴內氣血物質虛少且屬陰。商,古指漏刻,計時之器,滴水漏下之計時漏刻也。少商名意指本穴的氣血流注方式為漏滴而下。本穴物質為魚際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經過上部諸穴的分流散失,因而在少商穴的經水更為稀少,流注方式就如漏刻滴下。少商穴在拇指之端,其滴下的位置是從地之上部漏落到地之下部,即由體表經脈流向體內經脈。
2)鬼信。鬼,與神相對,指地部或陰類之物。信,信用。鬼信名意指本穴流注的地部經水遵守其規律而執行。因本穴為地之天部與地之地部的連通之所,肺經體表經水的執行為漏滴般滴向肺經體內經脈,有如計時之器的漏刻般遵守其執行規律,故名鬼信。
3)肺經井穴。井,地之孔也。因本穴的流注是從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並從孔穴通道而流,故為肺經井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內容。本穴氣血物質的流注方式是經水從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而溫熱水濕之氣則從地之地部向天部蒸發,此向外蒸發的溫熱水濕之氣因其水濕含量較大只能上行於天之下部,只表現出木的生發特性,並不表現出火的炎上特性,故其屬木。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天部之氣,經水量極少,經氣量較多。
[執行規律] 經水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經氣則由地之地部外出天部。
[功能作用] 將肺經體表經水匯入體內,排泄體內肺經之氣。
[刺灸] 點刺出血。
[藏象] 由膜質包裹密閉的肺臟有如一個鍋爐,心室提供的熱源則如爐堂內的火,肺臟內的陰液則如鍋爐內的水,肺臟內的氣則如鍋爐內的高溫氣體,中府穴則如鍋爐的放氣閥,肺經體表經脈亦如與放氣閥相通的輸氣管路,而少商穴及其與肺臟相通的內部經脈則如鍋爐下部的回水管口,同時,少商穴還是輸氣管路和放水管路的交會點。經過上述比喻,我們就不難理解了肺經的內外經脈、氣血物質、少商穴和其它穴位了。少商穴作為井穴,它能夠主治心下滿,它的作用機理有如鍋爐的放水塞放水一般,是通過肺經的體內經脈的洩水而實作的。
[注] 井穴皆可治“心下滿”,心下滿所描述的對象是心,而少商穴能調節心的狀態是通過肺之母臟來實作的。“心下滿”是指心的狀態為滿實之狀。實又有陰之實與陽之實之分,陰為液、陽為氣,氣為無形之物,無滿之狀,即使是在密閉的容器內也祇有鼓脹和凹陷之別,心的滿是陰液的滿。心與肺相連,僅以膜質相隔,心與肺都可看作是在胸腔限制空間內的軟質皮囊,心內的陰液不可能被肺內的氣體壓縮成滿實之狀,祇有肺內的陰液才能使心內的陰液擠壓成滿實之狀。而少商穴通過井穴與肺經相通的體內經脈放洩了肺內的陰性水液,減少了肺內水液與心內水液的空間爭奪,心的膜質皮囊得以舒張,心內陰液的水位得以下降,心之皮囊內的滿之狀即得以消除。
-少商L11.jpg

Re: 少商L11(肺)

發表於 : 2008-06-26 , 8:17
懸壺子
少商
[定位] 在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正中神經的掌側固有神經的末梢神經網。

[主治] 咽喉腫痛 ,咳嗽 ,鼻衄 ,發熱 ,昏迷,癲狂。

[配伍] 三稜針點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腫痛;配中衝治昏迷,發熱。

[刺灸法] 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

[附註] 手太陰經所出為“井”。

Re: 少商L11(肺)

發表於 : 2008-06-26 , 8:30
懸壺子
少商

<<取穴法<;>

手掌微握拳、拇側向上、以拇指甲內上角與第一節橫紋頭做一直線、復將爪甲底延長、當兩

<<穴性<;>

開竅、醒神、清熱。

<<主治<;>

咳嗽、咽喉腫痛、中風昏迷、抽筋。

<<臨床應用與配伍<;>

1.本穴為喉科要穴、因其有瀉肺清熱作用、可配合商陽、少 衝、關衝、中衝點刺、效果?

2.流行性腮腺炎(痄腮)點刺本穴、能迅速退熱消腫。

Re: 少商L11(肺)

發表於 : 2008-06-26 , 8:33
懸壺子
少商
拇指橈側去指甲角0.1寸許取穴。
泄熱通竅,回陽救急,利咽鎮痙。 喉痺、咳嗽、氣喘、重舌、鼻衄、心下滿、中風昏迷、癲狂、中暑、嘔吐、熱病、小兒驚風、指腕攣急。

Re: 少商穴 L-11{手太陰肺經}

發表於 : 2008-11-04 , 8:07
懸壺子
少商.jpg

Re: 少商穴 L-11{手太陰肺經}

發表於 : 2008-12-26 , 7:53
懸壺子
少商
大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肺脈所出,為井木,宜以三稜針刺之,微出血,
泄諸臟熱,湊不宜灸。主頷腫喉閉煩心善噦心下滿,汗出而寒,欬逆,痎瘧振寒,
腹滿唾沫,唇乾引飲,食不下,膨脹,手攣指痛,掌熱寒慄,鼓頷,喉中鳴,
小兒乳鵝。唐刺史成君綽,忽頷腫,大如升,喉中閉塞,水粒不下,三日,
甄權以三稜針刺之,微出血,立愈,瀉腸熱也。素注,留一呼,明堂灸三壯,
甲乙灸一壯。

針灸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