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研究:聽力突然喪失 可能是中風前兆

發表於 : 2008-06-27 , 18:17
MissC
研究:聽力突然喪失 可能是中風前兆
路透紐約26日電



根據今天公布的台灣台北醫學大學林恆慶博士的一項研究報告,突然喪失聽力可能是即將中風的早期警告。

林恆慶和他在台北醫學大學的同僚曾找出在1998年住院,且曾首次發生聽力暫時喪失現象的1423名成年病患,將每一位這種「案例」的病人配以4位「對照」病人。

研究調查人員說,聽力喪失組的病人明顯的較可能得到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

在進行追蹤調查後的5年內,有180位曾聽力喪失的病人 (百分之13)和441位(百分之8)對照組的病人中風。在經過性別、收入、都市化程度和共同性疾病的因素調整後,聽力喪失病人的中風風險高了1.64倍。

而在這些曾聽力喪失的病患中,百分之12的中風是在3個月內發生,百分之31在一年內發生,百分之51是在第2年年底前發生。

將刊登在醫學期刊「腦中風」(Stroke)十月號的這項研究報告,今天先刊登在網路上。

林恆慶和他的同事建議,突然喪失聽力的人,特別是那些已經有其他血管毛病的人或老年人,應立即找醫生進行全面的檢查。

由於一半以上的中風是在聽力突然喪失後兩年才可能發生,林恆慶等人因此進一步建議,在首次發生一時聽力喪失後,連續幾年都應進行定期健康檢查。中央社(翻譯)

io:

Re: 研究:聽力突然喪失 可能是中風前兆

發表於 : 2008-06-28 , 19:55
MissC
突然失聽力 恐為腦中風前兆
5年內發病風險達1.6倍 宜及早檢查

蘋果日報
【邱俊吉、劉怡女╱綜合報導】



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曾罹患突發性耳聾者,耳聾後五年內發生腦中風的風險,約為常人的一點六倍,顯示突發性耳聾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專家建議,若無中風、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卻突然喪失聽力,應進行腦部核磁共振等檢查,以了解自身的腦血管是否健康。


最新發現
路透昨報導,這項由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林恆慶所進行的研究,將於今年十月刊登於美國心臟學會知名期刊《中風》。林恆慶昨受訪時表示,該研究是從台灣健保資料庫中,選取全台在一九九八年首次出現突發性耳聾而住院的患者一千四百二十三人,作為研究組,並選取與中風、突發性耳聾皆無關的盲腸炎病人五千六百九十二人,當對照組,再分析兩組人在之後五年發生腦中風的情形。
結果顯示,突發性耳聾者在失聰後三個月,有約百分之十二者發生腦中風;失聰後一年,約有百分之三十一者發生腦中風;失聰後兩年,約有百分之五十發生腦中風。整體而言,突發性耳聾者在失聰五年內發生中風的風險,高出對照組一點六四倍。


無高血壓糖尿病史

林恆慶指出,這項研究已排除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中風史等可能因子,也排除年齡、社經地位及地理分布不同等因素,顯示曾有突發性耳聾者,有預防腦中風的必要性。
中國醫藥大學腦中風中心副院長周德陽表示,以往沒有研究分析突發性耳聾與腦中風的關係,但該結果「合乎邏輯」,因「血管硬化是全身性的」,當動脈硬化發生時,提供耳神經養分的血管也可能有硬化,而當此血管硬化,便有可能影響聽神經造成聽力損傷。建議民眾一旦發生突發性耳聾,可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看腦血管是否已硬化。


耳聾留心血管健康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振吉指出,一般出現突發性耳聾有兩個主因,一是病毒感染,另一是小血管阻塞,而北醫的研究團隊發現突發性耳聾與腦中風的相關性,可提醒突發性耳聾患者注意血管健康。


預防腦中風注意事項

.高血壓患者要小心控制血壓,保持情緒穩定
.飲食保持清淡、避免高鹽
.可適當進補,但要避免高膽固醇飲食而增加血管負擔
.規律運動有助血液循環暢通
.研究發現,突發性耳聾患者,罹患腦中風風險較高。若有聽力突然喪失情形,建議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以了解腦部血管是否健康
資料來源:周德陽醫師、林恆慶教授


io: